在东西方历史上,分别有一位歼灭战大师: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和古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两人的军旅生涯中,都曾创造出了超迈古今的辉煌战绩,其中以山地歼灭战“长平之战”和平原歼灭战“坎尼会战”最为经典。因这两场战役,白起被称为“杀神”,“坎尼”成为歼灭战的代名词。
长平之战
说到长平之战,很多读者都会想到一个成语:纸上谈兵。的确,长平之战以赵国战败、赵括自刎、赵国四十万精锐烟消云散作为结局。事实上,由此便断定赵括无能还有失偏颇。毕竟,与他对决的,是当时唯一的超级大国秦国,和戎马倥偬一生的歼灭战大师白起。
言归正传,我们今天要讲的,不是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的结果,而是这场战役的过程,来细细品味它作为经典战役的精彩瞬间。
我们首先看看长平之战的整个过程: 前奏: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的野王城,切断上党郡和韩国的联系。上党郡首不愿投降秦国,转而归附赵国。赵孝成王决定接收上党郡从而直面秦国大军。第一阶段:公元前261年4月(一说前262年),秦国进攻上党,廉颇领兵20万驰援。两军交战赵国败多胜少,廉颇退守长平,据长城抵御秦军。战争转而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第二阶段:双方对峙数月至公元前260年夏,秦军使用反间计促成赵国临阵换将。赵括取代廉颇指挥赵国大军。秦国也偷偷用白起换下王龁指挥战役。第三阶段:赵括主动出击但被秦军截断后路,中伏被围。第四阶段:赵括筑垒坚守46天,粮绝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全体投降。尾声:白起假意纳降,实则坑杀,史载“四十万赵军,一夜俱尽”。
因为是研究长平之战的战术成就,因此对秦赵两国的间谍战和王龁廉颇对峙阶段均不作评述,仅讨论最后决战阶段。
公元前260年夏,赵括替代廉颇,接管长平前线四十五万赵军。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原有的军事部署和防守战略并撤换大批中下级军官,收缩兵力准备主动出击,企图一战歼灭秦军,收复上党。秦国得知消息后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抵达长平接替王龁指挥秦军。白起针对赵军的动态,以丹河东岸的长平为依托,沿丹河东岸的天然髙岗构筑起长达十八公里的主阵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东仓河北岸,以抵御赵军主力的进攻。另安排二万五千人在决战开始后切断从石长城出击的赵军退路;另五千骑兵遮绝留守石长城的赵军与出击的赵军主力之间的联系。至此,秦赵两军的战前部署均告完成,这场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空前会战即将拉开帷幕。
赵括在对秦军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指挥主力出击屯扎在故关前的秦军部队。秦军按照白起的将令,接战不久后便诈败,沿直通长平的大道逃跑,把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到预设战场。赵括不知中计,指挥全军猛攻秦军阵地,给予秦军重大杀伤,但秦军顽强抵抗,赵军无法攻破。此时赵军主力已经远离故关十二公里。预伏在小东仓河北岸的两万五千名秦军突然出击占领韩王山,切断了赵军的退路。五千骑兵也兵临故关前,使留守故关的赵军不敢支援。赵军被完全分为两段。赵军出击主力失去后勤保障,留守部队空守粮草辎重不敢增援。秦军抓住有利态势,从两翼攻击赵军。赵军分兵作战,不能取胜,赵军主力被秦军压缩在了秦军防御壁垒所在的将军岭与韩王山所夹挟的一片低凹的山谷。
9月,在被困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伤病饿殍无法再战,只得全体投降。秦军俘虏赵军近40万人,己方伤亡过半。至此,长平之战以秦胜赵败结束。
在这场战役中,白起高超的战争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孙子兵法》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逃之,敌则能战之”。也就是说,按照传统的战争法则,只有兵力达到敌军十倍以上时,才能实施围歼,否则只能正面强攻。而白起恰恰没有收到固有思维的束缚,他突破了传统的桎梏,也恰恰突破了赵军的思维模型,出其不意,利用晋西南广袤的山区地形,合理摆布兵力,将赵军牢牢困住。同时,在关键节点部署优势兵力,死死顶住赵军困卒和赵国援军的两面夹击,确保了整场战役的胜利。
坎尼会战
坎尼会战,发生于公元前216年,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此前迦太基军队主帅汉尼拔入侵意大利,并且屡败罗马军队。为了截断罗马之粮食补给,进一步打击其士气,汉尼拔于是进兵至被称为“罗马粮仓”的意大利南方城市坎尼。8月2日,迦太基军与罗马军相遇,大战爆发。汉尼拔运筹帷幄,成功地以少胜多,击溃了由罗马执政官保卢斯与发罗二人所统领的大军。此战虽然并没有令迦太基彻底击溃罗马,但汉尼拔战术运用之高妙,使之时至今天,仍被誉为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
8月1日,汉尼拔向瓦罗挑战,相约于明天正式交战。瓦罗拒绝了,当其要求被拒绝后,汉尼拔意识到奥非都斯河对罗马军队的重要性,于是派出骑兵向正在河边取水的罗马士兵进行骚扰。对于发罗来说,汉尼拔派出的这些骑兵直接对罗马军营进行骚扰,掠夺并干扰罗马军水源供应,是不可容忍的行为。瓦罗因此被激怒,并于次日,即公元前216年8月2日,集合南北两营大军,在与汉尼拔军营隔岸相望处布下战阵,向汉尼拔挑战,要与其决一死战。
兵力方面,罗马军团由两位执政官率领,共有七万名步兵、二千四百名罗马骑兵与四千名同盟骑兵(在会战里上阵的),并在两个军营留守二千六百名重装步兵与七千四百名轻装步兵(合计一万名步兵),所以罗马在战场上的总兵力达至八万六千四百人。而迦太基军则有大约三万名重装步兵、六千名轻装步兵与八千名骑兵,这包括了主战场上的兵力与分队兵力。
当时传统的阵形是步兵置中军,骑兵置两翼。罗马人依照此法摆阵,但选择加厚中军的纵深而不是加阔其战线阔度(这是因为其军队数量多于迦太基的,所以其战线可以与迦太基人的等长),并希望以此迅速击溃汉尼拔的中军。事实上,这样的布局并非不合理,在特拉比亚会战中,罗马步兵曾突破迦太基的中军。
汉尼拔为了应付罗马军的优势兵力,选择了不同于传统的阵形,其将最低素质的两万五千名的高卢新兵放于中军,并辅以八千名久经沙场的西班牙重装步兵,而一万二千名骁勇善战的非洲重装兵则分列两边。而两翼则分置骑兵。汉尼拔依据各兵种的特性与战斗素质来布阵。其使用了各兵种的优势与缺点来实行其计划。其计划首先命令其两翼的精锐骑兵先击溃较弱的罗马骑兵并从后攻击罗马步兵,此时那些罗马步兵会因数量上占优而将汉尼拔的中军逼向后撤,而汉尼拔此时则可将原先安放在两侧的非洲重装兵向中间进攻,对罗马军队形成包围。
李维与波利比奥斯指出大约有四万七千至七万名罗马士兵战死,并有大约三千至四千五名罗马士兵被俘。这包括罗马军队的统帅、执政官卢基乌斯·埃米利乌斯·保卢斯本人与两位前任执政官,两位刑事推事,四十八位军团将校里的二十九位,与八十位罗马元老(当时罗马元老院只有不到三百位成员,这个数字已包括了政府成员里的百分之二十六至三十)。另外有一万名驻守两个罗马军营地与邻近村落的罗马士兵在翌日投降。总的来说,本来的八万七千名罗马士兵里可能有超过七万名被杀或投降,超过总兵力的八成。
汉尼拔的兵力完全处于劣势,但最终能以少胜多,取决于其能够审时度势,合理运用战法。从阵地所处的位置看来,汉尼拔铁心要打一场包围战,但迦太基军队的数量远少于罗马人,包围敌人是相当困难的,也是貌似自杀的行为(从这里可以看出汉尼拔的过人的胆识),不过汉尼拔把左翼直接摆放在了奥菲杜斯河的一个拐弯处,这样河水就充当了迦太基左翼的保护伞,罗马人不可能穿越河水去包围他们。既然左翼得到了地势的保护,那么原本用来保护左翼的重骑兵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机动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迦太基重骑兵是汉尼拔取胜的关键,他选择西班牙和高卢骑兵是有其特殊用意的,甚至由他的亲弟弟哈斯德鲁巴率领。他们从迦太基左翼出发,直接击溃了对面的罗马骑兵,从而从罗马军队后方完成了对其的战略包围。迦太基右翼的努米底亚骑兵则起到了拖延敌军的作用,他们把罗马右翼的骑兵限制在一个地方动弹不得,虽然他们并没有左翼重骑兵那么强大的攻击力,但其优秀的机动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这些骑兵主要投掷标枪)使他们完美的配合了其他兵种的作战。汉尼拔另一个高明之处是他对步兵的部署。迦太基的步兵阵型是一个新月形,或者说是弓形。两侧的非洲重步兵是坚持不动的,中间的漫长阵列却可以像弓弦一样来回摆动。在作战中,迦太基中央地带的步兵不断后退,慢慢把罗马军队引入一个大的口袋中,两翼的非洲重步兵则逐渐向中央靠拢,这个口袋在慢慢收缩。如果把罗马人比喻成被装在袋子里的猎物,那迦太基骑兵则可看作猎人打向袋子的棍棒。对罗马人来说,即使他们突破了迦太基的中央阵线,他们也改变不了被消灭的命运,因为前方就是奥菲杜斯河,罗马人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来重整部队,那将又是一次“特拉西米湖”式的屠杀。
总结
两场战役几乎同时期发生在东西方两个战场,体现了当时两种战争文化的最高成就。战后,汉尼拔创新的战略战术为罗马名将阿非利加努斯·西庇阿发扬光大,并最终襄助罗马扫平地中海。白起被封为“杀神”,长平之战使得秦国一强独大,加速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两位名将的战略战术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不拘泥于成法,实事求是,能够根据战场态势和双方兵力对比制定切实可行的战法,并坚决贯彻。作为歼灭战的光辉典范,相信,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长平之战和坎尼会战都将具有无尽的学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