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思考】《幽微的人性》(1)

对于李玫瑾教授,我并不陌生,多年以前,我曾是《今日说法》的忠实观众,那个时候,就经常听到李教授对案件的点评。后来,又专门看过几集李教授的访谈节目,觉得李教授的观点非常现实,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非常有借鉴意义。

《幽微的人性》是李教授的访谈笔录,上架建议为“心理学”。人性,本身是一个非常深奥的话题,但是,本书用“幽微”来描述人性,我觉得非常贴切。

很多时候,人性并不会赤裸裸地显现在别人面前,甚至连他本人、他最亲近的人都一无所知,往往都是出事了,案件发生了,人们回过头去思考,才分析出他潜藏着这样的性格特征。

今天看了本书第一至第三章,谈谈我的收获。

《幽微的人性》目录1
一、不要去妄议一个人,口下留德。

这是我第一个想到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我们经常会对身边人发表一些评论,有时候是贴一些负面的标签。

殊不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表象,真正认识一个人,需要了解他(她)的成长环境,早期的家庭教育,个人成长的经历等等,仅仅从一件事,就得出对他人的评价,是片面的,也是有失公正的。

就像马加爵案,如果在打牌的时候,同学不揭露他的隐私,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对一个人,真的不要轻易说:我了解他。知人知面不知心。

二、要心存善念,做母亲的要教会孩子善待别人。

很多人犯罪,是因为没有被社会善待过。特别是电子产品普及的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比以前更难了,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冷漠。这肯定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家长特别是母亲要经常教孩子一些善意的行为,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教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让孩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等等。

三、教育孩子,要经常有意识地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观念。

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有意识的“喂养”。李教授说,孩子的很多观念,往往来源于小时候家长的一次不经意的聊天,一个无意识的举动,并且,这种观念伴随他(她),甚至在关键时刻,影响他(她)的一生。

就像那个撞了人还杀人的林某某,那一刻他的脑中竟然闪过“农村人很难缠”的念头,他没有接触过农村人,这个观念是从哪来的?会有人特意去教吗?

所以,家长要有这个意识,你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言传身教不是简单的四个字,而是要刻在自己的骨子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四、注重养心。

说到这个,我想起了最近发生的青岛15岁女孩勒死母亲的案子,我还想到了已经归案的北大才子吴谢宇,毋庸置疑,这两个孩子都受到过最好的文化教育,可是,最后却都做下了天理难容的事,为什么?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关注他(她)的身体,关注他(她)的成绩,可是,我们关注过他(她)的内心吗?一切可见的东西都在成长,唯独不可见的内心缺失了养分。

为人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毕竟,我们养育孩子,初衷是为了让他(她)健康快乐成长。

五、要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这个问题,我本来模糊着很少思考,但是李教授用她的亲眼所见让我相信了这个问题。

《幽微的人性》P78

人类渺小,认知有限,宇宙间存在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做人做事,要问心无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与思考】《幽微的人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