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情调


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小女孩拿到分数很差的测试卷,悄悄把一个错误答案擦了,填上正确答案,去找老师改分数。 老师看穿了女孩的心思,但没有点破,而是在她的试卷上加上分数,还说:“哦,也许是我错了,有错就改嘛! ”还加了一句话: “人就该诚实,对吗? ”意味深长的话让孩子不安了好一阵子,最后小姑娘向老师坦白了自己的错误。

这是近来被安利的马克斯·范梅南和李树英合著的《教育的情调》中的一个案例,作者以此来说明什么叫“教育机智”。明明洞察了孩子的内心,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地满足孩子并不光彩的要求,而“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孩子羞愧万分,最后主动认错。这就是教育机智。

按我的理解,所谓“适合教育”,就是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事件、不同情境、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做出的解决方案,这种决不雷同、无法复制的做法,就是“教育智慧”。不可能用某种方法而攻克所有的教育问题,因为教育从来就没有“万能钥匙”。越是具体的教育难题,其破解的方法越具有“唯一性”,因而是无法复制的。甚至同一老师,也不可能有一种方法能够“一劳永逸”解决自己遇到的所有难题。

《教育的情调》中说:

教育学是一门复杂而细腻的学问。教育学指向的是一种能积极地分辨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的能力。我们很难说这里存在着一些具体的规定或一般性的原则。

培养和提高一个人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机智就是在迎接这样一种挑战——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教育行动。智慧的教育者形成了一种对独特性的独特关注,他们关注孩子的独特性、情境的独特性和个人生活的独特性。

世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孩子们也不可能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去体验相同的情境。……没有一条明确的规则可以确保我们获得恰当的教育敏感性和机智。

这些话可以说句句击中了我,因为它们让我联想到自己所遇到的一个个教育问题。我相信也会击中每一位真诚的教育者,因为《教育的情调》围绕这些话题所描述的一个个教育案例,会让读者想到自己的教育故事。

《教育的情调》用一个又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小故事,来表达其对教育智慧的理解,但又不是简单地罗列琐碎的现象,或肤浅地讲故事,而是适时要言不烦地揭示出一些现象所蕴含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情调》其实通篇都在告诉我们如何获得“教育的智慧”——它在“唤醒”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唤醒教育智慧应该关注的领域:“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纪律的教育学意义”“孩子对秘密的体验”“气氛的作用”……在作者看来,和“教育智慧”相关的因素是“反思”“体验”“敏感性”“独特性”“人文情怀”“儿童立场”……

书中还说:

教育学本质上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技术。然而,研究者通常以一种实证的“科学”的方式处理和研究它。

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教育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

长期以来,教育学研究的理论化、抽象化、概念化,使得人们失去了对孩子鲜活生活世界及生活体验的敏感性,使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抽象的“教育物件”,而非“具体的孩子”。

书中写了一位心理医生面对孩子丹尼的哭泣,面无表情,而是“客观”“冷静”地记录孩子哭泣的时间和强度。作者评价道:“那位心理医生沉浸于关于儿童成长的研究文献中,熟练地运用诊断工具,精确地写出科学报告——一位彻头彻尾的临床医生。他诊断过数以百计的孩子。但是,他似乎对小丹尼此时此地的体验一点也不敏感、不在意。……这位专业人士拥有很多的临床‘知识’,但是却缺乏‘敏感性’——一种周全的、充分体贴他人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是一种特殊的知识。”

作者大声疾呼:“教育的对象不是容器,而是教育的主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而且,每一个“生命体”都不是格式化的整齐划一,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

教育智慧不是为了“摆平”“搞定”班级的手段,不是为了“收拾”“制服”学生的“兵法”。只有站在教育人性的高度看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大智慧——拥有这样的大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真正的“情调”。

这是我读《教育的情调》受到的启示。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