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日记 11月20日

       在我看来,学习乃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只有在其过程中不断犯错、改正和总结经验,一个人才能学有所得,同时当一个人犯的错误越多,他提升的空间也就越大,克服错误后收获的也越丰硕,因此就算一个人达到了百分百的正确率,他也应该有事没事地给自己找点茬子、挑点毛病,并在试错和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得到长足的长进和更上一层楼的飞跃。就拿我写的这首曲子来说吧,从构思、制谱、编曲、混音、视频编辑到最后的成品出炉总共只花了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因为之前写曲子的过程已经为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驾轻就熟的我并没有在同一个地方走太多的弯路,成曲之后导出音频发到朋友圈也如料想之中得到了所有人不绝于耳的溢美之词,如果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方式,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也就应该满足了,但或许是我头脑少根筋的缘故吧,尽管已经写出了一部算得上是成功的作品,但我脑海中总是萦绕着“如果将其中的某一段改成什么什么样,或许会更打动人一些”、“如果在局部添枝加叶,曲子会不会展现出一种不一样的效果”、“其实我的曲子编得并不好,朋友圈那些不懂音乐的朋友只不过是在敷衍我而已”的奇怪念头,于是满脑子古怪想法的我像是得了强迫症一样地重新打开编曲软件,把已经成稿的音乐作品添了又改、改了又添,在这里加上一段、在那里减去一段,试图创造出一种耳目一新的效果,有时候为了测试某一段到底如何安排才能给听众不同以往的感觉,我甚至换了好几种音符的编排方式、折腾了一两个小时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却一无所获,但我并不觉得这是在受罪,相反我却沉浸在“将胸中之竹跃然纸上”的欣喜之中,在不断为自己吹毛求疵地找茬挑刺,改了又听、听了又改地忙活了一整天,整个过程爆肝了八九个小时候以后,我终于有一种自己的曲子能够得上一种完美标准的感觉了,仅当如此我才能放下自己的执着,简单地洗漱后躺上床睡了一个安稳觉。

       我始终明白不管自己再怎么努力,曲子在普通人眼里仅仅是比起原来的稍微好听了一点点而已,绝大多数人也理解不了为了一首根本就赚不到钱的破曲子何必费那么大的劲,凡事都要产生经济价值,没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做了又有何意义?同时,现代人做事的原则都讲究多快好省:我能花五分钟做完一张卷子,其正确率达到90%,绝不会多花额外的一分钟去研究如何才能降低那10%的错误率;我用两天时间编的一段程序能实现一个贸易公司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就绝不会多花额外的一个小时去优化自己的代码,以至于自己的编程能力在行家看来会更专业一些;我每天只要花一个小时看书,坚持两年就能通过自学考试,在这种情况下我就绝不会多花一分钟搞一些课外读物来提高自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因为我看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既然目的达到了,我又何必去做无用功?通常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都会传授给我们一些固定的解题策略,只要熟练地掌握这些解题思路,一个人就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高的正确率通过考试,同时只有那些错误率最低的人才被视为优秀的学生,换句话说,只要你犯错,尤其是那些低级错误,你就还没有学到家,你犯的错误越多就越是配得到所有人的鄙夷和唾弃。在这种畸形的教育体制下,每个十年寒窗、从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被培养成一个个没有任何发散性思维、只懂得以最大正确率复述老师课堂传授内容的考试机器,一旦顺利通过考试,花大力气背下来的知识立马抛到九霄云外,大学本科毕业的即便解不开初中的算术题也并无大碍:老子可是大学生,你解题厉害的有本事给我考个985的本科试试?文化是如此,作曲也何尝不是如此?早在音乐学院念书之际,老师就会帮我们把音乐分为不同的体裁和结构、把每首曲子的重点拎出来逐个帮我们分析、将写曲子的基本框架灌输给我们,以至于每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都遵循着一种“套路思维”:按照套路A就能写出奏鸣曲、循着套路B就能搞定交响乐、掌握好套路C就能成为弦乐四重奏的砖家,等等等等,同时为了达到高效率,每个学生在应付音乐学院日常课程的同时,创作出的音乐即便能达到老师所要求的标准,也不可能写出什么新意,或是因别具一格、独具匠心而从浩如烟海的音乐文献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乐坛的一朵奇葩,因为穷于应付大大小小、各种门类考试的学生根本就没有精力和雅兴在考试之余花一丁点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什么样的音乐更能够打动人心、如何才能把握住音乐的本质、写出来的音乐如何才能别具一格,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即便能顺利从音乐学院毕业,充其量也不过是被锻造成了一个个合格的艺术工匠,在琴行里面代代课赚赚钱,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足和谋生而已。

       我做音乐的风格虽然得不到所有人的理解,但我就是执拗地认为只有像我这样才能做出屹立乐坛而不被所有人诟病的音乐,一个人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不是应该选择逃避,一个人也不应该将学习理解为最大程度地避免犯错,因为只有跌了跟头一个人才会意识到“原来这里有一个坑”、“只要一脚踩下去自己就有翻船的危险”,在下一次迎头遭遇困难的时候,他才不至于在同一个地方跌跤,在不断犯错、改错的过程中,一个人也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当一个人的经验丰富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他就有丰富的准备应付突发情况,并在这过程中解开所有人都可望而不可及的难题,因为每当遇到此类问题之时,他都会轻车熟路地将其拆分成不同的小问题,并根据以往的经验逐一攻破,用不了多久横在他面前的这道疑难杂症也就迎刃而解了,久而久之他也就锤炼成了一个大佬级的人物。

       这就是我对学习的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灌水日记 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