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故事悟算理增信心——数学学困生的学习之路

新年到,七上数学新课结束了,立即转入期终复习。有理数四则运算,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基石,“得计算者得数学”。复习有理数四则运算前,我做了个有理数四则运算理解掌握情况学情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对于有理数四则运算法则,仍然懵懵懂懂,稀里糊涂,要么会背不会用,要么能算点不理解,计算能力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习得。比如,一个今年初三数学学困生,三年前不会有理数加减运算,今年还是不会。不去主动克服的学习困难,困难不会自行解决。

难道学困生真的不是数学学习的料?真的一辈子就是数学学习的“弱智者”?错!学困生在数学接受学习上,慢了半拍,还没找到适合自主学习的路子,得过且过,糊糊涂涂过日子。

有理数四则运算法则、练习,已经做了不少,举例归纳,模仿应用,学困生看似在有模有样地学习,但是不理解,不去主动弄明白,吃了夹生饭,基本数学知识技能始终难以掌握。

学困生习惯了“不会不懂,将我奈何不得”,混天聊日;老师顾全进度、大局,难以陪学困生耗下去。“一个不能放过!”萦绕在耳边。如果期末复习,再抓不住学困生,放归“混学”,也许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就终结了。

反思当时新知学习,也编故事,帮助理解,中上等生学会了,学困生接受慢,跟不上……

“编故事,讲出来,说清楚。”有意义学习法,一个一个过关,不信学不会。

分类且有区分度地编拟有理数四则运算口算题。先编成欠债还钱问题,直接给出答案,然后观察思考,分类总结,联系有理数四则法则,理解消化掌握,学困生一下子开窍了,一个一个地来到教师跟前,编故事,算结果,说法则,练口算。

如:(-3)+5=?想:欠同学3块钱,拿一张五元的钱去还,结果口带袋里还有2块钱。想想看,原式与得数间的对应关系,联系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异号两数相加法则,不难悟出算理来。如此反复,渐渐的,一题一题地做好了。过去怎么教也不会的问题,一下子给解决了。且慢,不要高兴太早。学困生暂时掌握了,可能又要遗忘,“隔三差五”地复习,口算练习,不叫一日闲过。会做会学,增加学习信心,辛苦点但分明看到学习进步的足迹,心中充满了希望!

为什么现在关注了一个一个的学困生,他才知道朝前赶路。原来,学困生的惰性思维,懒散习气,得过且过的性格,淹没了数学潜质,只有耐心细心用心指导监督激励,才能拂去久封的尘土,自行发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习内驱力,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也是数学学习的料!

少说教多鼓励,低门槛严要求,多表扬少讽刺,多向学生学习,少否定学生。唤醒沉睡的学习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编故事悟算理增信心——数学学困生的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