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5024240

关于3岁的涛涛的生活习惯记录分析表

一、幼儿情况分析

在幼儿园实习期间,涛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岁的涛涛处于小班第一学期,我观察到他的自我意识特别强,但缺乏自信,还不太会与小伙伴友好的玩游戏,有独占欲。另外,涛涛有较好的作息习惯,但生活自理能力差,对成人有极强的依赖性。例如:我观察到他自己就可以穿好袜子,但是他就不穿,假装自己穿不上去,举手要求得到生活老师的帮助。

二、原因分析

  1、涛涛来自独生子女的家庭,在生活自理方面,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像穿衣、穿鞋、喝水、吃饭、上厕所基本上是由家长全权代理,没有给幼儿留有自我锻炼的机会。

  2、在现代家庭中,孩子的主要玩伴是成人,大多数孩子独享家长给予的食品、玩具,养成了孩子们的独占意识,同时家长不注意教育引导,造成幼儿不爱惜物品。

  3、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涛涛年龄小,突然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幼儿园,他会产生分离焦虑。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排斥,缺乏自信,不合群,不知道怎样友好的与小朋友相处。

  三、因势利导促进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1、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充满爱的环境,让幼儿体会到爱与关怀,帮助他们迅速摆脱分离焦虑。

在观察中我发现了一个总喜欢抢占派头,喜欢插队,喜欢跟老师站在一起的孩子。我想到,孩子们抢占排头无非是想站在老师身边与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我教育孩子们:“我要跟站的最整齐、不推也不挤的孩子握握手。”孩子们迅速就站好了,也没有推挤的现象。给皮肤接触,满足孩子的心愿,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对小班幼儿来说很重要。在日常活动中,我也注意培养幼儿与伙伴间的亲密接触。如,音乐游戏“ 找一个朋友,抱一抱。”使孩子们感受到集体的快乐,喜欢老师、喜欢小伙伴、喜欢来幼儿园。

2、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大多数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能形成良好的作息,但个别幼儿在家形成的作息很难一时之间改过来。这种不良的作息有时也会影响到幼儿入园的愉快情绪。教师要开展个别教育,达成家园共识帮助 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鼓励幼儿早睡早起,坚持早锻炼,坚持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在观察中我还发现有一些幼儿存在着挑食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了带幼儿去参观厨房做饭过程,让幼儿体会饭菜来之不易的活动。还进行了个别指导,关注个别幼儿的就餐情况,及时表扬幼儿的进步。最后开展了谈话活动,“谁长的壮,他为什么长得壮!”的话题讨论。使幼儿明白不挑食的对身体的好处,逐步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3、重点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在最初尝试自我服务时总会不自信,孩子们常会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对于孩子们的这种反应,我觉得要耐心引导、循循善诱,鼓励幼儿自我尝试、表扬幼儿的点滴成长进步。在集体中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题活动。用红花栏肯定幼儿进步,同时还可引导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碗、整理玩具、图书等。在体育活动中,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教育。如“谁的皮球拍的快又好”、“比比叠衣服”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4、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爱不爱交往,合不合群是孩子能否与外界社会融洽相处的重要问题,而幼儿园就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

最后,家园合作也很重要,我们要形成家园教育合体,给家长提供家教指导,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生活、行为习惯要求,并要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使形成良好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从而为孩子一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反思

  1、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要做到爱心、细心、耐心。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才能使幼儿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从而喜欢幼儿园,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2、因材施教,关注每一名幼儿。每一名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一名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肯定、鼓励的方式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积极地去从事各项活动。

3、重视家园合作,幼儿的成长不是孤立的割裂开来的,而应是一个环境的共同作用,仅仅靠某一方都达不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只有家园合作,才能实现教育的长效型,使教育发挥其功能。

综上所述,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同成长、共进步。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而教师在观察、反思中获得了实践、理论经验,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成长与进步。通过这次活动,我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也总结了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收获颇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42502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