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看得见

…………(此处省略100字,近期形式不能做太多描绘,不然不给发表呀)

不能逛商场,不能和朋友聚餐把酒言欢,不能在外面自由的活动,这就已经让很多人抓耳挠腮了,如果再有一个不去上学的十岁熊孩子也一起在家,光想想,是不是都觉得快崩溃了?

妈妈成长群里每天都有妈妈发出的各种焦虑求救:孩子上网课不专心,写作业拖拉磨蹭,小动作多,一会上厕所一会喝水,玩起手机就没头,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也不睡觉,家里也弄的乱七八糟的,让干嘛偏不干嘛,时不时的还和我对着干,真是鸡飞狗跳的。

昨天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也给家长们开了视频会,叮嘱孩子们要好好听课,好好写作业,好好做眼保健操,好好做运动,还特别叮嘱家长的是:千万不要打孩子。有一个家长和老师开玩笑,问老师的定位,看样子家长是想把孩子给老师快递过去了。

这个特殊时期,真是挺考验孩子和我们自己的。

我想说说布赫这阶段在家的状态。

布赫这段时间在家,睡觉饮食都很规律,每天在家里看电视、阅读、打球、做手工,画画,写作业,玩手机,每天都挺高兴的。这其中,我觉得有两件特别值得称赞的事,真是挺了不起的,一件是他能自主完成他的学习任务和作业,一件是能够自律的使用手机。

作业方面,他有自己的安排,每天都是晚上睡前完成,听网课,写作业,拍照,上传,这些都是他自己弄。玩手机是每天早晨起床那会,一个小时的时间,时间到了就会自己主动的放到一边,然后一整天都不会再去摆弄它。

看到那么多家长被孩子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我一方面为布赫的良好状态感到欣慰、为自己感到庆幸,一方面也为那些被困其中的家长们感到着急。

其实孩子都是一样的孩子,是很多家长不懂家庭教育的知识,才把自己和孩子弄的焦头烂额的。

很多家长都没有读过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也没有学过相关的课程,他们一直在用从上一代或是身边人那里学来的经验在养孩子,孩子小的时候还好,没有那么多问题,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冲突矛盾就层出不穷,家长就会觉得处处碰壁。

就从培养孩子自律性这件事来说吧,孩子的自律绝不是我们家长多唠叨多督促多批评多惩罚就能得来的,这些作法,不仅不能促使孩子自律,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越是这样孩子就离自律越远。这是比比皆是的事实啊!

所以,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自律?什么不是自律?家长说什么做什么才会促使孩子形成自律,怎么做是背道而驰?什么是自律的基础?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自律?

我觉得只有当我们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我们才能真正的走在培养孩子自律的正确道路上,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才行啊。

有一本书叫《恰如其分的自尊》,里面就讲,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决定了他的自律水平。我们平时听过有人说,“别总打孩子,都打皮了”。打皮了就是孩子的自尊水平降低了,他已经不在乎了,你打你的我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但是一个人只有建立了较高的自尊水平,他才会有自我约束的能力,才会自律,这是科学。

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公式,能解释很多父母的困扰,就是: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如何对待父母=孩子如何对待别人=孩子如何对待自己。

所以,孩子的自尊从哪来呢?是从父母的尊重而来。这时任务就落在了父母的一言一行中了,我们能不能情绪平和的对待孩子?能不能用更好的沟通方式?孩子能不能感受到你的爱,理解和信任,这些都很重要。

有人会问,那自律也应该是从他律而来啊?家长不还是得管控吗?自律确实会从他律而来,但前提是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个他律,或者将这个他律整合为自己的自律。如果父母总是用贬损,批评,斥责、惩罚的方式逼迫孩子做事,哪怕这件事孩子本来是喜欢做的,到最后都会厌恶起来。想想过往的我们自己就会知道,只有温和,理解,支持,鼓励的语言和态度,才会让人发自内心的接受外部的他律。所以一定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时家长的他律,才有机会变成孩子的自律。

拿我儿儿玩手机这件事来说,也是经过一番波折的。

开始时,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样,玩不够,约定好了一个小时,但是到时间了,你不提醒他就一直玩,甚至在你看不到的时候还会偷偷的在屋子里玩,面对他这样的状态,我的做法是:开始时是提醒,温和的提醒,“儿儿时间到了”,有时他会应付你,说着嗯嗯,好的,但眼睛还是接着看。有时候他为了把当前看的视频或是游戏玩完,就跟我说,“”等我几分钟,马上了妈妈”,这时我就会说,“好的,那看完这个就停下哈”。大部分时候他都会准时停下了。

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因为他多出的几分钟就上纲上线的说不行,理解他看了一半的视频想看完的这种心情。不要批评他,给他贴标签,比如“你总是说话不算话,一点都不自律”,这种话坚决不要说。有时我还发现他在另一个屋子偷偷的玩上了手机,我就用嗔怪的眼神看看他,然后默默的把手机拿走。那些“你怎么偷玩手机?你说话不算话,甚至迁延到长大以后如何如何的话”,也坚决不能说。让他知道你不同意他在其它时间玩手机就可以了。我记得这期间,布赫和我说过,“”妈妈,手机的吸引力太大了,我总是想玩,我好像控制不住自己”这时我就会说“儿儿,真的是,妈妈也觉得它吸引力太大,我有时候也控制不住呢”然后他就说。妈妈,你把手机放起来吧,不然我看到它就想玩。我就赶紧说好的,然后配合他。

后来,我就想完全从对他的提醒中退出来,试着不去提醒,可是看他看了那么久的手机,心里真是像有蚂蚁爬是的,实在挺不住了,我就换一个方式,比如告诉他饭做好了,或者找一些其他的话题跟他说,他就会意识到他时间到了,然后就会放下手机。

最近我又向前迈了一步,在他玩手机的时候,我就上我的课,我会提前跟他说“儿儿妈妈去上课了,你自己掌控好时间奥”。让我欣喜的是,布赫那天玩差不多的时候,自己就放下手机出来了。我太激动了,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我赶紧给他一个大大的抱抱和亲亲,用很开心的语调跟他说“哇,儿儿,你玩完手机啦?你的时间掌控的真好。儿儿你现在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玩手机的事了,妈妈真高兴”

然后接下来的几天就一直这样,每次他走出来我都给他亲切的微笑和抱抱。现在他每次玩完手机就把手机放在床上,虽然触手可及,但是我至今还没发现他拿起手机偷偷的玩。

总结这样一个过程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每个孩子都一样的,是父母给他的回应不一样,才导致了孩子行为的不同。在手机这件事上,我们一定不要和孩子发脾气,不要用指责打骂控制这样的手段对孩子,不要给他贴标签,这样只能把我们放在孩子的对立面。而且,及时的真诚的肯定和夸赞,也是必不可少,它也是孩子能更好的约束自己的动力。

总之,控制自己的情绪,共情孩子玩手机的心情。会沟通,好好跟孩子说话,尊重孩子这些就是他能自律的全部技巧。

另外,作业问题也是很多家长的痛,网上有太多被孩子作业逼疯了的家长,看着真是又好笑又无奈。家长的常见问题就是:你不看着他,他真是不写啊;你不看着他,他真是不好好写啊;你不盯着他,未来不就废了吗?…………我想说,这样一直盯着,他的未来才是真废了。

有这样问题的家长,最先做的是要意识到,这样监工地做法,有几点危害,一是会让孩子离自律越来越远,因为一直处在他律中,孩子根本没有形成自律的机会,而一旦父母们这个他律消失了,孩子就很容易放纵自己。这就是很多孩子离开父母之后,出现很多问题,哪怕是到了大学,仍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一样。二是影响孩子大脑的成长发育,脑科学的研究证明,长期处在这种慢性压力下的孩子,他的创造力,想象力,罗辑思维还有很多的大脑功能都会受限和关闭。这一点最容易理解,就是为什么人在紧张的时大脑会一片空白一样。我想这是父母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吧。三是容易形成孩子的自卑心理,想一想每天都有这样一个人,在你耳边告诉你这不对,那不对,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会怎样?特别是孩子,他会很容易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己不聪明,自己是不好的。要知道,自信对人的一生有多重要啊,也要知道,人的自信,是从父母的相信开始啊。

很多家长会说,那眼看着孩子不写作业,不好好写作业,我就不管了吗?还是那句话,不是漠不关心的不管,是不要硬管,不要用蛮力,要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当你懂了之后,你就会发现很多现在我们觉得解决不了的焦头烂额的问题,那时你可能都会觉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我想说,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流露出来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还有犯错的权利,要给他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形成孩子内在的成长动力,如果孩子一直处在家长的指导和监督的状态下,那他什么时候才能形成真正的自主和自律呢?放手不意味着对孩子不管不问,漠不关心,放手比监督更需要父母对孩子内心精细的观察和同理,更需要父母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以应对孩子的不同表现,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行,这比拿着棍子教育孩子难多了,愤怒、发脾气谁不会呢?可是只会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它也没法让孩子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做的是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甚至是脑科学的技能武装自己,用其他更有智慧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才会越来越好。

以前我也不懂家庭教育,自己焦虑不说还在养育过程中撞了一头的包,给孩子和自己都带来伤害。后来才发现,原来身边还有那么多的亲人和朋友们也都不懂,他们也都在“无知”的焦虑中苦苦挣扎呢。我要呼吁父母们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而且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千万不要因为我们的无知,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啊!

最后推荐书单《非暴力沟通》、《好妈妈胜过好老师123》、《PET父母效能训练》、《正面管教》系列、《自驱型成长》。

希望能帮到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律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