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2-10-29《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读书笔记3

老师的内在状态,说起来好像是一个很虚的概念,实际上对课堂的影响很大。老师内心的状态是可以通过潜意识传递的,有时候我们所说的“气场”,就是一个人的内心状态通过潜意识的表达。心理学背景的姐妹雪儿曾说,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不同人自带的能量不一样。对老师而言,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状态,比知识储备更难养成的是对好的内在状态的维护。

一个老师如果仅仅是热衷于做知识的搬运工,把各类教育教学热点、理论、知识堆积起来,仅仅想借此在认知上拉开与学生的差距,让学生崇拜和仰慕,补充学生认知范围之外的知识和能力,课堂很可能会成为说教的中学,无法形成对话的状态。毕竟,有效学习都是学生内在自我对话的结果,而所有外在对话都只是促成内在对话的手段。

中国古人尊崇“天、地、君、亲、师”,老师成为备受世人尊重的社会角色,也是因为有着一份情怀。为什站在讲台上?一定要有一个超越了个人利益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关照不好,绝对不可能有真正恒定高尚的情怀或理想。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包含有一个递进的状态。如果工作和事务要求一个人不停前进和消耗,个人却无视自己状态的调整,身心大概率就可能会有问题甚至油尽灯枯,这是我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理解“修身”为什么要排在第一位的原因之一。

当远大的目标给人一种极度的渴望但又伴随个体接近它的无力感和沮丧感时,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我们需要暂时把它放下,返回到普通的生活里去,通过普通的正常人际交往获得社会支持,通过亲情友情爱情获得心灵的滋养,还有,去处理生活的鸡零狗碎,去解决堆积已久的日常生活问题,去面对可能一直搁置而未处理的生活困境。只有调顺了生活,调顺了自己的内在状态,人才可能蓄积力量再出发。

曾经经历过因为工作疲惫不堪的日子,那时候,有的朋友鼓励我再接再厉,再给自己加点码,然后苦熬苦扛过去,以为这样就能够给我打鸡血并获得正面的体验,继而用更高的力量压倒困难。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并没有让我获得多少能量,反而变得更加焦躁不安、紧绷疲惫。但另一位朋友简单的几句话抚慰了我——“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照顾好自己。”“要那么多能量干什么?简单一些反而更接近生活的本质。”安顿好自己,建立起积极愉悦的神经元回路,是促使我们回归自己,拿回自己力量,继而走得更远的保障。而我们作为老师的所有状态,都是通过非语言、潜意识传递给学生的。所有在知识、认知层面采取征服模式的教育教学,可能都会把老师变成维护知识或自证道理的辩护律师,老师没有自己的生命力,活得疲惫和辛苦,自然缺乏感染力和感召力,学生享受不到课堂上美滋滋的状态,看不到老师作为独立生命个体自带的鲜活感,他们凭什么跟随?教育更是一个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周恩来总理很小的时候,说过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话语背后的那个自我是谁,动机是什么,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当年战乱频繁,但是教育把学生的自我系统滋养得很好。

态度是附着了浓厚情感的认知,技能是能够付诸行动的认知。如果把剔除了情感和排除了实践的知识技能当成教学的全部,很容易培养出胸无大志的青年,或者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学生,自我系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很少得到过关注和滋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11】2022-10-29《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读书笔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