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勇气【1】

第一章 人都有自卑感

个人印象最深的事就是阿德勒应邀拜访我家的那一次。
我紧张极了,想要一切都尽善尽美,无论是家宴菜单,家中陈设,还是孩子们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完美。
这一切被阿德勒看到眼里。
他不露声色,对我说:“做个女强人不容易吧?”
这并不是句客套话,唤醒了我的关注。
正是在这次聚会上,阿德勒的这番话振聋发聩,对我的治疗和人生都影响至深。
——引自《回忆阿德勒》

人是一种怀有自卑感的存在。

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怀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他甚至断言“人是一种怀有自卑感的存在”。

阿德勒如此断言是有据可循的。

关于人怀有自卑感,在理论上已有明确的定论。阿德勒认定每个人都有自卑感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孩童时留下的烙印。孩子们都是弱小无力的,相比之下,成年人总是那么强大有力。无论何时,孩子面对大人总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不知不觉就留下了自卑的烙印。

二是每个人都想要追求更高的目标,但我们怀揣的理想总是高于现实,没有人的梦想会比现状更差。因此,我们的理想总是尚未实现的,一直处于努力追求的状态会让人感到焦虑,这是自卑感产生的第二个原因。

假如目标达成,人一定会有更多更高的目标。因此,人们最终也难以摆脱这种自卑感,永远都会感到自卑。

要知道,谁都会有自卑感。

自卑不同于自卑感。
自卑是客观事实,自卑感是主观认知,而主观认知可能出错。

在阿德勒的心理学中,自卑和自卑感有明确的区分。自卑是指存在劣势的客观事实。比如,身体残疾对生活造成障碍,被称为“器官的自卑”。

与此不同,自卑感是指由于存在劣势而产生的主观认知。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即便客观上不存在劣势的事实,主观上依旧会产生自卑感。自卑感只是一种错误的主观认知,完全没有客观依据。

比如,某学生在一百个人参加的考试中排名第二。一般来说,这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当时人在主观上却认为自己“没能拿到第一名,自己实在是太没用了”,这就是自卑感在作祟。

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过度的自卑感造成的,它并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主观认知。如果能弄清楚这不过是主观感受。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就能够有效减轻自卑感。没有必要追溯过去,改变生活或教育环境。只要能够改变主观想法,就能立刻改变现状。

改变思维方式,就能减轻自卑感。

世界是客观的,但是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却是主观的。

当被人问到“你有自卑感吗?”人们会回答:“没有,正好相反,我很自信。”
人们不仅向周围人隐藏自卑感,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自卑感的存在。

阿德勒说“人人都有自卑感”,与此同时,“人人都在隐藏自卑感”。

他还说过:“就算自己感到自卑,也会矢口否认,说自己没有自卑感。”

不仅如此,甚至有人会说:“恰恰相反,我感到自己比周围的人都要优秀。”

那么,为什么人们要拼命隐藏自卑感呢?

阿德勒是这样解释的。

一般认为,自卑感是弱小的表现。被发现自己弱小是让人羞愧的事,所以理所当然地会倾向于隐藏自卑感。事实上,当人们竭力隐藏自卑感的时候,就连自己都难以察觉。

这是十分危险的——全然不顾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只是一味地加以掩饰,装作一副若无其事地样子,自欺欺人。这并不是健康的心态。

不刻意隐藏自卑感,坦然承认自卑感的存在,并且以自卑感为动力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样才称得上是健康的心态。

不要隐藏自卑感,大大方方地承认吧!

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
为了消除自卑感,人们不断树立一个又一个目标,成为自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人人都有自卑感,然而自卑感令人痛苦。人们为了摆脱这种痛苦,设定目标采取行动。

例如,由于成绩差而感到自卑的学生就会设定目标,立志“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以行动弥补自身不足,自卑感会成为努力的动力。阿德勒将弥补自身不足,自卑感会成为努力的动力。阿德勒将弥补自身不足的行为称为自卑补偿,将设定目标的行动称为追求优越性。

正如阿德勒所说,对于优越性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人们只有在目标达成的那一刻才会感到安心,但这也只是一时,因为每个人都会设定更高的目标,促使自己追求更多。

正因如此,自卑感绝不是个坏东西,而是推动人们进步的动力。另一方向,由于它促使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因此当目标无法实现时,又容易让人产生更严重的自卑感。

自卑感可以成为人们设定目标和行动起来的动力。

自卑感是成功的基础,同时也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自卑感是一把双刃剑。自卑感有利有弊,因使用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东西,由此得益或受损是因人而异的。

假如我们发挥自卑感的负面作用,自卑感就是引发我们所有问题的根源,造成人际不和、性格孤僻、做事拖沓,甚至导致精神疾病等问题。人生路上困难无数,自卑感贯穿问题的始终。

反过来,假如我们能发挥自卑感的积极作用,自卑感就会成为使人向上的强大动力。我们不断设定目标去补偿自卑感,追求优越感。不懈的自我努力,会使我们一步一步向成功靠近。阿德勒强调,阿德勒心理学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找到善加利用自卑感的方法。

我们所能做得既不是消除自卑感,也不是刻意隐藏它,而是在承认自卑感的基础之上,对其善加利用。

你能善加利用自卑感这种强大的动力吗?

文明、文化、科学、艺术。
人类的历史就是克服自卑感的历史。

阿德勒说,与老虎或老鹰相比,人没有锋利的抓呀,也无法独自在自然界存活。正因如此,人总怀有自卑感,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努力为未来做准备。正是这些促进了人类文明、文化、科学和艺术的进步。阿德勒说,人类的进步全都得益于自卑感。

这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收益。比如,发明能防雨、防寒、防暑的建筑,发明保暖的衣物,建设便于通行的道路;此外,还制定法律、规章、制度,建立将个人有序集中的组织,等等。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要弱小得多,因而总是怀有自卑感,结果反而因此受益。

另外,阿德勒用贝多芬、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弥尓顿、荷马等人举例,用以说明由于身体缺陷产生的自卑感,反而成就了他们的伟大。

自卑感不是病态,相反,它是常态,能刺激人努力超越自我。人类的历史,正是尝试消除自卑感的历史。

将自卑感转化为动力,科学、艺术等领域才得以繁荣发展。

当自卑感过于强烈,就会过分追求优越性,结果就会产生自卑情结。

正如前面所讲,自卑感和作为补偿的追求优越性不是病态,而是迈向成功的动力,对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有些情况下它们也会起到消极作用。自卑感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反而被用作借口来逃避人生课题,表现为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陷入这两种情结呢?阿德勒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情结的发生机制,其中一种情况就是自卑感过于强烈和过分追求优越性的时候。

如果自卑感过于强烈,人就会对未来产生恐惧和不安,认为“过去曾经历过失败,所以这次一定也会遭遇不幸”。于是,人会对未来产生过度恐惧,并且做好准备以避免再次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人会夸大自己的强大或弱小,放弃或逃避本可以应对的任务挑战。阿德勒称之为情结,认为其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性都应适可而止,否则就是过犹不及。

只要躲进情结里,就算不努力也没有关系。
然而,这种低级的伎俩不过是在自欺欺人。

所谓情结,就是以自卑感为借口逃避人生课题的倾向。它有时表现为优越情结,佯装强大来糊弄人。实际上,这并不是真的强大,不过是做足面子功夫,逃避人生中需要努力和解决的课题罢了。此外,有时它因人而异,会表现为自卑情结,让人在人生的课题面前止步不前,显摆失败的理由或是自己的弱小无力,等待别人出手帮助或是博取他人的同情。

这两种情结的本质都是拿自卑感做借口,逃避本应该完成的课题。自己不努力,还想一切尽在掌握,然而,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这样做既不能解决人生的课题,又无法克服自卑感。就好像魔术师的戏法,能从高筒礼帽里变出大捆钞票,但是,用戏法变出来的钞票不会真的让人变得富有。正如阿德勒所言,“无论哪种情结,都只是自欺欺人,他(她)的自卑感依旧还在。”

就算躲进情结中,有时也无济于事。当你开始直面人生课题,不再用自卑感做托词,就是改变真正开始发生的时候。

不再躲进情结之中,积极面对人生的课题吧。

胡作非为也好,装病示弱也罢,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让他人为自己服务,都源于孩提时的成功经验。

如果能基于对人生有利的宗旨设定追求优越性的目标。积极面对人生的课题并为之努力,人们就会对社会有用,并最终获得成功。

另一方面,有的人在无益于人生的方面设定追求优越性的目标,就会陷入用胡作非为支配他人的优越情结,或陷入用眼泪攻势支配他人的自卑情结。

阿德勒认为,优越中藏着自卑(或者说自卑中藏着优越),自卑和优越是一体两面的。选择自卑还是优越,取决于我们收到的教育。换言之,我们应在实际经验中选择最优有效的方法。比如,孩子在生病的时候,体验到不用做任何努力就被人宠爱的滋味,就可能会得到“生病就能如愿”的“教育”。于是,就算长大成人后依旧会故技重施。

对此,阿德勒的批判十分犀利:“这两种行为的目标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自己不做任何努力就获得优越感,从而改变自卑的现状。”

“追求优越性的目标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就像是每个人自己创作的独特旋律。”如果不顾结果,选择不利于人生的道路,那就糟糕了。无论是胡作非为还是装病示弱,这两条路都对人生毫无益处。

有勇气的人努力翻越艰难险道,缺乏勇气的人逃避努力,寻找近路。
一心想要抄近路,前途只会一片惨淡。

任性妄为的优越情结和佯装弱小的自卑情结都与过去受到的教育相关。两种表现都让人讨厌,因为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将人生导向歧途。没有谁愿意成为不幸的人。

那么,有的人陷入情结,有的人发挥自卑感对人生的积极作用,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阿德勒的答案直截了当,两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勇气。那些失去勇气和自信的人,他们的目标就会从有益于人生的方面转向不利于人生的方面。

所谓的勇气就是一种感觉,即觉得自己有能力为他人做贡献,自己有被需要的价值。满足了以上两点,人就会迸发出克服困难的活力。如果拥有勇气,人就算遇到艰难险阻,也会选择正确的道路。然而,失去勇气的人害怕受伤,为了避免努力就会耍一些手段伎俩,选择追求“成功假象”的歧途。

选择有益于人生的正道,还是不利于人生的歧途,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勇气。

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勇气,就会选择有益于人生的正道。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因为不想改变,所以产生了害怕受伤的感情。正是因为不想改变的目的,所以我们才会一次一次的受伤,我们才会深陷其中,想要走上人生的正道,勇气是必不可少的。

娇生惯养会让孩子变成寄生虫,不做任何努力就想得到赞赏。

无论一个人表现出自卑情结还是优越情结,原因都在于缺乏勇气。一些孩子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受挫,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为他人做贡献,毫无价值”,因而可能落入依赖他人来解决人生课题的情结。

阿德勒反复强调,受挫的原因之一在于溺爱。娇生惯养的孩子常常会变成什么事都要靠别人的寄生虫。溺爱孩子所导致的后果极为严重,娇生惯养的孩子往往会变得人人讨厌。

娇生惯养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自己解决问题的锻炼。但凡遇到什么困难都由父母代劳,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故意什么都不干,却又想不断引起父母的关注和赞赏,同时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一旦步入社会,谁也不会把你当作孩子来宠爱。这些孩子于是不知所措,甚至抱怨:“为什么周围的人都不帮我?”他们之所以被周围的人讨厌,都是娇生惯养惹的祸。

不要宠溺孩子,而应协助他们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大多数人都不会用语言去表达自己追求优越的目标。
硬要说的话,不过是在职业目标上,比父母更上一层楼。
如果父亲是警察,就以法官为目标;如果母亲是护士,就立志做医生。

每个人都有“想要成为那个样子”的目标,这也可以说是理想。但是这个追求优越的目标,几乎没有人会说出口,大多数人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只有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一些人才有可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一般人在考虑的不过就是努力实现怎样的职业目标而已。

即便是确立职业目标,也同样需要他人的帮助。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会以父母的职业为出现点来树立目标,通过超越父母来确定出自身追求的卓越目标。比如,如果父亲是警察,孩子就会以法官或律师作为职业目标;母亲是小学教师的话,孩子就会把目标放在大学教授上。

此外,阿德勒还指出,不少人设定的目标与父母截然相反。例如,保守型的公务员的孩子,可能会立志成为创新型的企业家或艺术家。这是超越父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可见,人往往难以独立确定目标,而父母作为人生导师就显得不可或缺。并且,人们对于未来的目标或理想往往含糊不清,也难以用语言表达。

因此,明确自己追求的卓越目标十分重要,起码要说清楚未来的职业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完美的勇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