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成长团】第四期李聪慧读书分享第14天总56篇

目标架构——帮助孩子找到方向

      SFBT非常看重目标,认为目标犹如灯塔般重要。若是没有目标,人就犹如迷失方向、随意飘荡的船只。而我们强调的目标是咨询对象——孩子想要的,而不是助人者——父母想要的,或是觉得孩子“应该”要的目标。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协助孩子澄清所想要的目标,希望扣着目标找寻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例外),进一步引导孩子正向思考。

        SFBT有三大架构,分别是:

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构。

        父母与孩子愿意一起讨论想要达成的目标时,就可以发现孩子真正的需要;也会让他有被尊重的感觉,进而提升孩子的责任感。因为这个目标是他自己的选择,而非他人的想法。同时,当孩子发现自己想要的目标被父母“听懂”“了解”时,也会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良好目标的7个原则:

原则1:使用正向的叙述方式

是“会/要做什么”而非“不做什么”。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只听从“做什么”而会省略“不”这样的信息。若是孩子发出了一个“不要”的信息,如前述“我不要打人”,父母就必须协助他分辨,在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和原因,问他“要”什么——比如“我要有朋友”。一旦孩子发出正向讯息,父母要接着引导孩子发展出一个具体目标,进而执行。

原则2:以过程的方式进行叙述

        犹如“看影片”一般的进行,也就是孩子在叙述目标时是犹如一组连续画面进行的,这样的功能是借由叙述的过程,先在孩子的头脑中演练一次,这会比静态想象的目标更能发展出主动的步骤,这样也更容易提高完成目标的执行力。

原则3:存于此时此刻的“当下”

所提出的目标最好是立即可做而非遥远的。例如,一个初三的孩子想设定的目标是“考好这次月考”比“考上第一志愿”更加切实可行。如果已经朝预定目标前进,那么现在可以做的是什么事?

原则4:具体化

具体的目标胜过抽象的目标,描述得越具体,就具有越强的动力,同时执行力也会越高。例如,我要“考上XX大学”会比“考上第一志愿”具体;我要“瘦身2千克”会比“瘦一点儿”明确。

原则5:从小步骤开始

老子曾经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的路只有跨出一步,再一步步地走下去,才可以到达;再大的困难,只有一点一点慢慢去做,才可以解决。良好的目标要从小步骤开始。父母可以询问孩子:“当事情可以有所改善时,你想到的第一个可以做的改变是什么?”“你想从哪件事开始?”这都是可以尝试的第一步。

原则6:要在孩子的控制范围之内

设定的目标不是先改变别人或是改造某件事,而是孩子“能做的”以及“可以持续做的”。有的目标很好,但孩子无法控制,那也没有用。例如,若一个从来不读书,但现在想拼大考的初中生订的目标是“每天读书3小时”,倒不如由“每天读书10分钟”开始。因为一旦养成读书的习惯,建立了成功经验之后,他读书的时间自然容易增加。

原则7:使用孩子的语言进行描述

以孩子的意愿为主,以他的语言来叙述,而不是以父母的意愿为主。这不但可以与孩子同步,也会让他有被尊重的感觉。例如,孩子的目标是想要交朋友,父母就不要说成“你希望人际关系变好”,而可以说“好!我明白、我知道,你想要交朋友……”

父母在协助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孩子其实不像大人那样,对自己“要什么”有着较为清晰的图像,他们常常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协助孩子先分辨自己要什么很重要。甚至从他们的偏差行为或是诸多抱怨着手,协助他们分辨“目的”“行为”以及“代价”之间的关联之后,才有办法进行目标的设定,也才能真正协助到孩子。

        父母要学着放下自己的预设立场,好好地敞开心扉“听见”孩子的目标,并进一步正向引导孩子觉察,让孩子了解自我,分辨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懂得区隔与取舍,提升自信。这是父母终身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妈妈成长团】第四期李聪慧读书分享第14天总5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