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0年2月24日到3月5日,是我参与弘丹写作训练营第二期运营大本营的十天。
原本的组长报名,我是没有参加的,因为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够、精力不足。2月23日中午,三月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队友的手机坏了,但因为无法出门,不方便修理,所以想让我帮忙代班一期。
就这样,我被临时任命为组长,开启了第一次独立的运营之旅。
但我没有想到,这是一次奇妙的成长经历。做运营,对我这个平日“自闭”、敏感又被动的人来说,就像是兴奋剂,身体中暗藏的热情和勇气,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
三月说:“美丽的误会是链接的开始。”因为一些选择、一瞬间的念头,所做出的一些决定、认识的一些人,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参与到社群运营的这十天里,我简陋地站在一个“领导者”的角度,体悟到了一些也许能让我受益终身的技能。为此,我特意去查阅了资料,发现这些感悟其实可以用“目标管理”的概念来进行说明。
“目标管理”的概念,最初是在1954年,由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提出。它提倡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定优势和知识,在满足自我实现的基础上,积极达成团队目标。
在尝试引导所有组员参与到值日活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管理”的难度,也收获了有关“管理”的感悟。
01有激情的团队,一定具有自我驱动能力
去年12月我参与过第一期运营大本营的培训,平时也有观察三月大大的工作,自以为还算有经验。
然而很多事情想着容易,做起来却是另一码事。第一天拉学员进群,我就开始了畏难。
22个人的名单里,九成的人是我完全不认识的。顺利加微信是一道坎,让每个人都自我介绍是一道坎,成功拉每个人进大群是一道坎,你看,就这么简单的事情,我的眼前就出现了三座小山。
但事实上,并不是事情有多难,而是我经历的太少,我始终这么告诉自己。
既然要做,就要认真地做,就算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值得我去琢磨。
于是,我建了一个excel表格,把每个人的信息和已完成的事项记录了下来。我仔细地研究大家的自我介绍,感受他们与我聊天的方式,记录下他们的特长,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写下了可能擅长的岗位。
但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不是我一厢情愿的事。我是一个和大家一样的学员,并不具有权威性,所以“直接任命”显然是很生硬的做法,并且无法让人信服。
在群里接龙很容易被忽视,所以我借鉴了三月的做法——私聊。先询问明显的技术流组员,搞定短期任务,再根据后续的观察和学习,对其他人进行再次分配。
在交流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礼貌与和善,还需要适当的活跃气氛,比如发好玩的表情包,在文字中代入情绪明显的标点符号(感叹号)和表情(大笑),在群里营造一种开心、放松、活泼的氛围,快速地消解尴尬和冷淡的气氛。
就这样,大家在一步步的沟通与合作中,逐渐生产出了关系网。他们不仅和我产生链接,也在不同的任务中和不同的组员产生链接,如此一来,大家就逐渐有了积极性,会主动去想点子、主动要求排练、主动认领任务。这让一直神经紧绷的我长舒一口气。
在目标管理的理念中,高执行力的团队一定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而不是队长说一就做一,队长说二就做二。那么在形成高执行力的过程中,沟通环节就非常重要,而GROW模型讲的就是这种沟通逻辑。
它分为Goal(目标设定) 、Reality(现状分析) 、Option(方案选择) 、Will(行动计划)四步。
①Goal:在组建小组时,我们已经确定了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共同完成好两次值日,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②Reality:分析每个人的自我介绍,并不断地进行观察和沟通,这就是在分析团队的构成现状和每个组员的能力现状;
③Option:任务接龙和职能报名,这是一种方案选择,一人多岗、一岗多人,就是给大家留出精力和选择的余地;
④Will:根据每个人的意愿和能力范畴,确定人选和流程,坚决忍住不帮任何人做事,而是引导他去学习、实践,这是最后一步行动。
每个人在与他人的沟通和协作中,都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边界在不断扩大。这可以减少畏难情绪、提高主观能动性。如果所有人不仅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还可以对其他任务提出意见和修改方案,这个团队就逐渐有了自给自足的生命力。
所以一个有激情的团队,并不靠死板的任务连接在一起。它需要情感关系的链接和自我意识的唤醒。唯有信任和喜欢,才能激发出人的动力。
02有效的目标,需要经过拆解与重建
值日的内容一开始听起来可能不值一提:早安、领读、预告、游戏、分享、禁言、晚安。
刚开始我们会觉得,这有什么可做的,我又能从中学到什么?然而一旦开始做,又会觉得它如此细致、繁琐,似乎我又抽不出精力来完成这些事情。
这个时候,目标的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目标的拆解又可分为组织维度和时间维度的拆解。
①组织维度的拆解包括所有任务和职能的拆解。
首先是职能的拆解。文案、海报、创意的设计,热场、主持、禁言的任务,都需要不同特长的人来接手;其次是具体事件的拆解。文案中又分为早安文案、小组口号文案、活动预告文案等,海报也会分为早安日签、熄灯海报、嘉宾海报、流程海报、游戏海报等等。由同一职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来认领。
②时间维度的拆解就是值日流程的时间分配。
比如7点半发早安日签,8点小组亮相,8点半开始领读等,这些都需要小组内部的完美配合。那么小组成员的在线时间就需要统一,不同运营官的执行时间也需要再三确认。
当我们把一整天的值日目标拆解为每个人的小任务时,大家的负担就都没有了,因为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就已经完成了九成的工作。
拆解的工作完成后,就需要进行目标的重建。我们把自己的那部分拿出来,和所有人的进行衔接,以此消除生硬感。所以在所有活动开始前,都需要彩排,把破碎的目标重新组合,从而进行磨合。
一个团队就像一串葡萄,执行力强的队伍,整个葡萄可以一下子拎起来;而执行力弱的团队,一拎起来,整串葡萄就散掉了。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各司其职,又能共同协作,让我们的目标像身体的血管一样,脉络清晰,才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行动。
03成功的管理,是分享和引导
任正非曾经说过:“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对人才的调配才是核心竞争力。”
在初建团队时,三月反复跟我们强调,一定不要做任何事,一定不要做任何事,一定不要做任何事。所有的事情,都要组员来完成。
一开始,这对我来说挺困难的。因为我是一个习惯于独来独往的人,不善于求助,也不擅于团队协作。但是我明白三月说的这句话,因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是可以带动团队的积极性,帮助大家提升的。只有无能的领导者,才会把所有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
于是,在了解了组员的特长和想法后,我会有意无意地引导大家去做自己能做的、想做的或者想做却可能做不好的事情。
比如有的小伙伴有设计特长,就会安排他们去做各种海报,有的小伙伴可能想学海报设计,我会推荐一些软件,让他们去尝试、去练习;有的小伙伴主动进行整理,就会委托他们去完成一些整理的工作;有的小伙伴热情开朗,就会希望他们多去热场捧场;有的小伙伴比较稳重、爱思考,会希望他们去做领读和分享;有的小伙伴时间观念强,就会适合做禁言和熄灯……
在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很喜欢听到的话就是,“我爱做这个事!”或者“做这个我又学到了好多!”这是一种个人成长与团队目标相得益彰的结果。
在目标管理的理念中,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在运营大本营中,虽然任务的分配并不强制,但组长要相信所有组员都是有学习和实践意愿的。
那些愿意展示特长、并率先领取任务的人,一定是积极度最高、且有时间的人。而其他人的沉默,可能是因为忙碌、因为害羞、因为畏惧等,这时组长就应该介入,主动去了解他们,与他们产生链接,引导他们去发现自己的潜质和热情。
后记
加入运营大本营的这十天,我打开了自己,交到了更多的朋友,提升了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明白了一项活动的完整策划流程,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是我加入运营学习的初衷。我知道,自己正在逐渐打破蚕茧,消除自己的社交恐惧,迈向更广阔的人生。
2020年我的目标是,持续阅读、持续写作,并且将我在运营实践中得到的经验,迁移到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