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游戏充值6万,被发现后跳楼:生命教育到底教什么?

作者 | 朱雪琴 幸福双翼资深导师



1  都是游戏惹的祸?


自从疫情之后,学生陆续复课后,关于孩子的悲剧一直不断。


就在5月份,又一个悲剧让人唏嘘不已:14岁女孩玩某个游戏,一个月期间,先后充值100多次,共计6万元。

父母发现银行账户余额不对之后,问孩子情况,孩子不敢承认,父母准备去报警时,孩子跳楼身亡。



每每发生这类悲剧,很多抗议游戏、要求禁止游戏的声音此起彼伏,也有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生命教育太缺乏了!”


的确,游戏因为深谙人类心理规律,轻松俘获无数孩子包括不少成人的心,如何更好的进行游戏市场的把控和管理,是需要的。


的确,孩子们的内心抗压力、对生命价值的认知能力提升,也是需要的。


不过,对于大众来说,这个悲剧让人一声叹息之后,大家的日子继续,但对于女孩的父母来说,哪怕游戏公司退钱,也无法挽回孩子的生命。


很多细节,值得思考。

当一个孩子一个月里,有100多次通过父母的账户给游戏充值,且一直没被发现,这说明什么?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真的够吗?如果连银行卡扣款信息出现100多次,都不曾留意,孩子内心更隐蔽的状况,又怎么谈得上关注和引导呢?


有人说,游戏都是祸害,要法律禁止。


但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可能忘了:即便没有游戏,内心空虚、没有价值感的人,还会找到其他沉迷对象。比如,小说成瘾,比如购物成瘾等。


游戏只是万千成瘾物品中的一个,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游戏借着便利性普及到无数成人和孩子身上而已。


如果不找到根源,仅仅从外界物品禁止,悲剧总会反复发生。



2  那个“乖”孩子怎么了?


在这个悲剧上,以下情况值得思考:

108次充值,共计6万,如此频繁的操作,为何没有引起父母的关注?

悲剧发生后,父母说孩子平时很乖,发现后认为是诈骗,父母眼里的“乖孩子”,内心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父母跟自己认为的“乖孩子”,情感连接充分吗?


现在做父母,真心不容易:既要赚钱养家,给孩子更好的经济基础,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


遗憾的是,现在大部分父母都在努力给孩子更好的经济基础,却对孩子的情感情绪、心理状态的关注度,依然需要提高。


尤其是面对家里那个看起来很“乖”的孩子,学习主动,听话顺从,从不给父母添麻烦,做父母的就更容易有一种错觉:孩子很好,不用操心。

 

但很多表面的“乖”孩子,都在努力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扮演成父母喜欢的样子,相比那些看起来叛逆却很真实的“坏”孩子,这些“乖”孩子的内心自我破碎、更加脆弱。


一边是自我长期被压抑的痛苦,另一边又是渴望讨父母欢心的努力,内外冲突之下,“乖”孩子的生命价值感不知不觉中被严重催减。


这个14岁的、父母眼里的“乖”孩子,面对一款游戏如此沉迷,背后是孩子空虚的自我、没有灵魂的生命的救赎之路。


她或许以为,不断充值,不断在游戏中购买各种装备,就可以填满自己空着的心,却发现越填越空,直到被父母发现后,她努力扮演父母喜欢的“乖”孩子的形象剧烈崩塌,引发她心底的恐慌和内疚:

如果父母发现我不是那么乖,不是那么好,他们还喜欢吗?

我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这太不乖,太不对了!

父母都不喜欢我了,我还有什么活着的价值?


那个偷偷通过游戏来填满自己内心的女孩,又不得不面对“我不再是父母眼里的好孩子”的崩塌,内疚和绝望之中,她给妈妈发了一条信息,就纵身一跃。


那一跃,有多少绝望、恐惧,都是对“我做了错事,不再配得上你们的爱”的绝望和恐惧。

 

当孩子形成一个信念“我只有做对了,做好了,才配得上得到父母的爱”时,一旦发现自己没有按照父母预期的去做,甚至还做出出格的行为时,这种绝望和恐惧,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当我们说孩子缺少生命教育时,真正缺的是什么呢?



3  生命教育的真正含义


生命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是生命教育呢?


关于生命教育,一般的定义是:

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生命教育乃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

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生命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都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即把生命中的爱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为社会、为人间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美丽光彩。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


关键词1:是一个关乎生命全过程的教育。


就是说,我们给孩子的生命教育,并不是遇到什么事情时,才告诉孩子要爱护自己,爱护生命,而是日常生活的点滴中,都要传递出生命珍贵、生命无价的信息。


关键词2: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


“我之为我”,简单来说就是实现自我价值,活出自我独立的精神,不为外界评价而活,而为真实的自己而活。


两个关键词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当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美好,也被鼓励活出自己,他才可能有勇气活出自我,而非为别人的期望而活。


遗憾的是,我们太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活成我们觉得对的、好的样子,而不允许孩子真实的活着。



孩子年幼的时候,想自己吃饭,这是孩子自我掌控的重要发育过程,却被嫌弃吃得脏,吃得少,不行,喂饭!


孩子长大了,跟伙伴冲突回家哭了,这是孩子真实的情绪表达,却被嫌弃软弱:你就不能出息点?


孩子进入青春期,想要更多自我决定的空间,却被指责:不听话,以后只能去捡破烂了!


从小到大,如果孩子每一次自我尝试、情绪表达和独立争取的时候,得到都是“你不行”“你不好”或者“你只有这样我们才喜欢”的反馈,孩子内心的充盈和自我价值,又从何谈起?


4别让孩子活成“提线木偶”


顶着一个虚无的壳儿活着,这才有了游戏沉迷、购物沉迷、其他沉迷发生的可能。


一个内心坚定,无论发生什么,自己都被爱被支持的孩子,哪怕犯错也敢于面对,积极寻求支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绝望恐惧之下,轻生了之。


如果孩子对父母无条件的爱自己坚信不疑,哪怕遇到再大的问题,也都敢于直面真相,而不是掩饰逃避。


所以,最好的生命教育是——从小就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心底坚信,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是被爱的。


有了这份坚定被爱的信念打底,遇到问题,我们陪伴孩子一起面对、想解决办法,孩子一次次的犯错,就是一次次成长的机会。


曾经有一位妈妈,焦虑地说起已经上初中的儿子的情况。


每天从早上起床开始,她就要反复的、多次的催促孩子:

起床了!

吃早餐了!

别发呆了!

要迟到了!


妈妈说:“几乎每一个动作都要我说无数次,而他好像灵魂出窍一样,吃早餐能吃着吃着发呆,换个鞋也能换到一半发呆。为什么我感觉时间在他那里都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呢?


我问妈妈:“一个已经十几岁的初中生,如果你不叫他起床,不催他吃饭,不催他出门,你能做到吗?”


妈妈说:“那怎么可能?我催他他还这样,我要不催,他岂不是更严重?”

 

再细问之后才发现,每天催催催的模式,从孩子幼年时就已经开始。

试想,一个从小成长在妈妈催促催之下的孩子,他有自己感受的机会吗?有自己体验的空间吗?有自我探索的可能吗?


孩子还没感受到什么叫快慢,妈妈已经急吼吼帮他穿好鞋,再抱怨一句:“怎么总是慢吞吞的?”


孩子还没体验过什么叫迟到,妈妈已经耳提面命地催到他出门,再抱怨一句:“为什么总要我操心?”


我坦诚告诉这位妈妈:

“孩子放空自己,拖延时间,是无声的反抗,反抗你一直以来无孔不入的控制。

你看似为了孩子好的催促,其实内在是不信任、不放手的控制。

你希望孩子一直按照你的节奏去做,却从来没有看到眼前真实的孩子。

孩子只有通过拖拉这种无声的抗议,引发你的焦虑,证明自己还是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的。

妈妈很惊讶,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是孩子拖拉的“元凶”。


最后,我给妈妈的建议是,如果真的不想孩子以后活成“提线木偶”,再难也要学会守住自己的界线,不去越孩子的界线,允许孩子有迟到的体验,允许孩子有做不到的时候。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

当孩子迟到被批评不开心时,关心孩子:看起来你不太开心,需要妈妈做些什么?

当孩子学习遇到挑战,想通过游戏逃避时,问问孩子:关于学习,需要妈妈支持什么?

当孩子人际遇到压力,及时关注孩子的状态,主动支持:你跟朋友闹矛盾了,妈妈能帮忙做些什么?


当我们给够信任,给够情绪的关怀,孩子才有机会、有信心去发展和探索自己,才会活出“我之为我”的生命状态。

也才会在错误发生后,有敢于面对和坦承的底气。



看过无数家庭悲剧,也见证过无数家庭从深渊绝望走向温暖幸福,其中最核心的两个因素就是:亲情连接是否充足?带着爱的信任和放手是否充足?


充足了,再大的深渊绝望,都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希望。


不足够时,再多焦虑抱怨,寻找再多外在的“替罪羊”(游戏或其他),都无济于事。


看清楚教育的本质所在,清晰孩子真正需要的爱,并努力行动和做到,很多弯路和悲剧都有可能避免。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

你可能感兴趣的:(14岁女孩游戏充值6万,被发现后跳楼:生命教育到底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