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生)第四节 效用的边际递减规律
一、目的的迫切重要程度排序
所有的行动都涉及最有效率地运用手段与资源去实现最迫切或重要的目的。人们倾向于在最小的空间与时间段内,调用最少的资源实现众多不同目的,这就不仅需要对手段进行选择,还要对需要满足的目的进行选择,而他所选择的目的就是他排序位置最高的那个目的。那些未被满足的欲望及需要就是较为不迫切、不重要的。我们可以认为行动者是在一个目的排序表上,为其各种已有的和可能的目的,依据重要或迫切的程度进行排序。
每个人的目的排序表都各不相同,包括目的内容的不同和目的顺序的不同。而且一个人的目的排序表是会根据自身与环境的情况随时变化的。例如,在某个时点,行动者可能会选择去寻找洗手间,或给一个大客户回话,而不是继续看比赛。那样的话,他的目的排序表这样的:
(第一)1.去寻找洗手间
(第二)2.给大客户回话
(第三)3.继续观看围棋赛直播
此外,如果一个新的目的出现,比如行动人需要开车去接一个人,而这将使得他的目的排序表变成下面的样子:
(第一)1.去寻找洗手间
(第二)2.开车去某处接人
(第三)3.给大客户回复信息
(第四)4.继续观看围棋直播
行动者每次在众多目的中选择时,是根据其重要程度或迫切程度进行排序的。我们可以假设这是在比较它们的“价值”【此处明确认定“价值”概念是针对目的(欲望)的】,这样就不必关心目的的具体内容,而只在乎被排序这一事实。这些衡量重要或急迫程度的所谓“价值”尺度的称呼有许多,比如幸福,比如福利,比如满意度,等等诸如此类。选取哪种词汇并不重要,只要一个行动者实现了他的某一目的就增加他的满意程度或者幸福,反之当哪个人认为自己的状况更糟糕了,或者他实现的目的不足预期,那么他的满足程度或幸福、或福利等等就下降了。
度量不同人之间的满足变化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即便是针对一个人,度量其幸福程度的变化也是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当我们想要衡量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生活质量时,特别是当我们想要在个人或群体之间横向比较生活质量的高低,纵向比较生活质量的变化时,以什么指标作为判定标准?是财富量、预期寿命还是幸福感(只是主观情绪、或加上N个客观数据)呢?其实,财富量只是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而非生活质量本身,且只是之一而非唯一;预期寿命只是生活质量的某种体现,且只属或然而非必然;幸福感是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且只是部分而非全部。应该说,财富量、预期寿命、幸福感,这些都不是直接反映生活质量本身的指标,只是某种程度、角度或层面的近似和替代。要使任何度量成为可能,就必须有客观给定的单位,这样才能有数值可供比较。在人类评值领域尚没有可用的科学或技术提供这样的客观单位。只能是个人主观地判断某个变动的结果对他来说是更好还是更糟,因为更好还是更糟毕竟是一种确定的可靠的结论,确定的可靠的结论才能作为选项。所以,自主、自然、自在的意识活动所产生的意愿和意志,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行动所追求的目标本身也是自发行动的前提条件。【这个自然段无大错——就是有点跑题——目的(欲望)排序之所由是伦理学或心理学的结果且是经济学的基据——它超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叙述经济学理论没必要揉杂人生感悟的抒发】
二、边际效用递减律
经济学物品的价值首先是以它们有助于行动人满足目的的能力所决定的【此处忽又转而认定“价值”概念是针对财货(手段)的——“价值”概念莫非有一物两用之功效】,比如汽车的价值首先是由于它的运输能力和舒适程度决定的,简单说是由它的效用决定的【对财货的评判既然由它的[效用]决定那就说它有没有[效用]就得了呗——干嘛一定要说“汽车的价值...是由它的效用决定的”——好比说“我是不是上帝的子民是由我的父母是否生育出我决定的”——这有必要吗——“价值”概念不就是个形而上的设定吗】;其次是由获得或生产它们的难易程度所决定的。人的行动所涉及的手段和资源,它们不论是有形物品还是无形事物,都只能是在边际上被考虑的,即它们是被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单独评值的。行动人只对他具体行动所涉及手段和资源的单位增减感兴趣。行动人并不是在总体的“水”与“钻石”或者是在“煤炭”与“黄油”之间选择或评值,而是在特定单位的水与钻石或煤炭与黄油之间进行选择。在选择是要母牛还是要马匹的时候,行动人并不是在牛类与马类之间选择,而是在特定单位之间选择,例如两头母牛相对三匹马。具体行动涉及的每个单位都是单独被评值的。只有当人的行动同时涉及几个单位时,它们才被整体评值。
评值特定单位不同物品所涉及的过程可以由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拥有两头母牛、三匹马的人必须要在放弃一头母牛或者是放弃一匹马之间作出选择,他也许保留马匹;也许保留母牛。保留马匹,则表明在现有库存情况下,对他来说一匹马的价值高于一头牛;而保留母牛,则表明在现有库存下对他来说一头牛的价值高于一匹马。或许他还可能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保留下他所有的母牛,要么保留住他的全部马匹,比方说他的马厩和牛棚着火了,他就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如果是这样那就是他必须在两种库存之间做整体选择,也就是在两头母牛与三匹马之间做价值比较。在现有库存的单位物品之间选择时,行动人可能会偏爱物品A胜过B,在两种物品的整体库存供给之间作出选择时,他又可能会选择B。总之以上两种情景是两种不同的选择及评值过程。
这种根据所涉及的特定单位进行评值的过程,为困扰经济学家数百年的“价值悖论”问题提供了解答。价值悖论表述如下:对人的生命目的来说面包明显比钻石更有效用,那么人们怎么会对面包的评值低于钻石呢?答案是:行动人对物品评值时,并不是根据抽象的类属进行空洞的比对,他并不想在“面包”与“钻石”这两种词汇、概念或事物之间进行一种没有具体情景的空洞比较,他只关心在一个具体的情景当中,“一块面包”的价值是否高于“一克拉钻石”。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会偏爱钻石不足为奇;而假如对坐困于洪水及荒野之中的人来说,一块面包的价值高于一克拉钻石的评值结论,也同样是不足为奇的。
“某种物品的特定单位”这一关键概念包含着什么意义呢?从行动人的角度来看,这些物品的单位之间是可以互换的。同一库存中的任何两磅黄油之间都是同质的,对它的效用预期是相同的,自然评值也是相同的。在之前养母牛与马匹那个人的例子中,母牛A与母牛B的评值是相同的,马匹A、马匹B与马匹C的评值也是相等的,行动人并不在意他必须选择的那匹马是具体哪一匹马。当一种物品每个同质的单位都可以提供相同的效用时,我们就把这种可得的库存称之为供给。一种物品的供给是指可得的特定单位,其中每单位都可以完全互相替代。上述的个人拥有两头牛三匹马的可得供给,以及数磅黄油的供给。
假如在行动人看来某一磅黄油比另一磅黄油品质更高,那会是什么情况呢?从行动人的观点来看,这两磅黄油实际上就成为不同的物品了,它们不再是同种物品供给中的两个单位,因而两者得到的效用预期是不同的,评值也会不同。比如他偏爱某一匹马胜过偏爱其他马匹,或者偏爱某一头牛超过另一头牛,那么它们就不再是相同物品供给中的单位了,因为他的马彼此之间不再是可以互换的了,他的牛彼此之间也不再是可以互换的了。他现在的情况或许是:A级马1个单位,B级马2个单位;A级牛1个单位,B级牛1个单位。
在同一供给中的单位物品彼此之间可以互换,这仅仅意味着对它的预期效用是相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实际用于满足具体目的时,实际所产生的效用一定相同。当同一物品的相同单位用于满足不同的目的时,随着目的在排序表中的位置逐次降低,它所对应产生的效用,也是逐次降低的。在行动人可得到的供给上,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都将对应着满足排序表上的不同目的。如果某物品一个单位都没有,那么供给增加的第一个单位将会用于满足最重要或最迫切的目的。供给增加的第二个单位会被用于满足次重要的目的。一个单位的物品它所能够所产生的效用,与它实际所产生的效用,完全不是一回事儿。随着它所满足的不同目的,它所产生的效用是不同的,相同质量、相同单位的物品所满足的目的在排序表中的位置越高,它的效用越高,反之亦然。对行动人而言,选择哪匹马作为第一个,哪匹马作为第二个,或者哪几磅黄油用来消费无关紧要的。
现在让我们从供给减少而非增加的角度来考察一下,假设一个人拥有6匹马的供给,现在必须放弃一匹。这时的必然结果是:物品供应量的减少,就无法给他提供较大供应量所能提供的同样多的效用。这一条规律是“物品是满足目的所必需”这个事实的推论。所以X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效用总是大于X-1个单位的效用。现在的问题是:由于他被剥夺了一个单位,那么是哪一个目的被迫放弃了呢?很明显,他放弃的是较大库存时可以满足的最不重要的目的。因此,如果这个人用一匹马骑乘玩乐,并且认为这是所有需求中最无关紧要的,那么损失一匹马将会导致他放弃骑乘之乐。
供给的效用所涉及的原理,可以用如下图《目的排序表》来阐释。
我们所考察的是任意物品,都可以分成多个同质的供给单位,每一个单位都是可以互换的,都可以与其他单位提供同样的效用。就其所可以满足的目的来说,供给必定是有限的,因为人所能付出的行动代价是有限的,当然他所获取的行动所需资源也只能是有限的。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假设现有资源可供满足10个目的,每单位物品能服务其中的一个目的。假设该物品的供给是6单位,那么对评值个人来说按重要性排在前面的6个目的就会得到满足。如果我们假设这些物品是相继得到的,那么第一个单位就会用于满足目的1,第二个单位就会用于满足目的2,以此类推。第六个单位就会用于满足目的6。星标显示的是各单位怎样被用于满足不同的目的,而箭头指的是这一过程发生的方向,即最先供应最重要的目的,其次供应次重要的目的,以此类推。这一图表说明了前面所述的规律:较多单位供给的效用大于较少单位供给的效用,而随着供应量的增加,新增每一单位的效用越来越小。
现在假设行动人面临这样的情况:他必须从他的库存中放弃一个单位,那么库存中就剩下5个单位了,显然他会放弃满足排序于第六的目的。由于各单位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所以对他来说放弃6个单位中的具体哪一个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他将要放弃满足第六个目的。行动只关注现在与未来而不关心过去的情况,哪个单位是他之前最先获得的无关紧要,他只计较现时可用的库存。也就是说,假设他之前获取的第六匹名字叫“赤兔”的马,被他用于骑乘玩乐,而现在他必须放弃的另一匹马的名字叫“的卢”,之前被用于更重要的任务拉车,而他必须放弃最不要紧的目的6即骑乘玩乐,那么他只需简单地把“赤兔”从骑乘转移到拉马车的目的上即可。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两个原因:各单位之间是可以互相替换的,以及过去的事件不会对现在与未来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
行动人将放弃之前的库存所能够满足的排序最低的那个需求。他必须考虑放弃的这一单位被称为边际单位,它是“处于边际上”的那个单位。这一库存或者说这一供给所满足的最不重要的目的,被称之为边际单位所提供的满足,又称为边际单位的效用,简称为边际效用。如果边际单位是一个单位的话,那么这一供给的边际效用就是损失这一单位所要放弃的那个目的。在上面的价值表图中,边际效用在目的中排在第六位。如果供给由四个单位组成,而行动人必须放弃一个单位的话,那么边际单位的效用,其排名就是第四位。如果整个供给只有一个单位,而这个单位必须被放弃的话,那么边际单位的价值就是排在最高位的目的的价值。
现在我们能够完整得出上文揭示的重要规律了:物品的供给越多,其边际效用越低;供给越少其边际效用越高。这条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是从人的行动基本公理推导而出的,这就是边际效用规律,有时也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律。边际效用规律适用于所有物品,在具体的人的行动中要涉及到物品单位的大小,但无论物品单位的大小如何,这条规律都同样适用。比如在某些情况下,行动人只能把一对马而不是一匹马作为其供给增减的单位,那么他就会建立一个新的较短的目的排序表,其中涉及更少的供给单位数,他仍会以相同的过程给每个目的指派手段与资源,而他所排序的目的就会用一对马而不是一匹马的用途来考虑。
如果某个物品无法按照行动的意图分成若干个同质单位,比如在人的行动中确实有必须把物品看成一个整体来对待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边际效用规律还实用吗?这时边际单位的大小就等于行动人所拥有或需求的整个供给的大小,边际单位的价值就等于整个物品所服务的最高排序目的,这仍然是适用边际效用规律的。比如一个人必须把他的6匹马整个库存处理掉或者是一次性获得6匹马的话,6匹马就会被当做一个单位,这一供给的边际效用就等于6匹马作为一个单位所服务的最高排序目的。
如果我们把供应减少的情况改成供应增加的情况,边际效用规律就应是这样:随着供应量的增加,每一个新增单位的效用减少,而这一新增单位就是边际单位。物品供给越大,其边际效用越低;供给越小,其边际效用越高。不论边际单位是从整个供给中减去还是增加,这一规律都是成立的。如果某人的某物品供给量是X个单位,而他打算增加一个单位,那么这个单位就是边际单位。如果他的供给是X+1个单位,而他打算减去一个单位,那么这也是他的边际单位,其价值与前者是相同的,当然前提是他的目的排序未变化。
这一原理很容易从一种物品推广到有N种物品的情形里。换句话说,所有物品都按照它们所服务的目的,在同一个价值表中被排序。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目的排序表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它只有在具体的情形处境中,才会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换句话说,并不存在一个脱离具体行动及选择的目的排序表这种事物。比如假设行动人拥有库存[3X,4Y,2Z,……],而他的选择就只能在此背景下发生。他并不会为自己虚构出一个假想的目的排序表,以决定在另外一种库存情形比如是[6X,8Y,5Z,……]的处境下他该如何选择。经济学的任务是告诉我们,他的选择必然会符合边际效用递减律,这就足够了。经济学不需要虚构出一个抽象的目的排序表事物,以便借助数学分析工具对行动的选择给予确定性的预测结论,没有人可以对行动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论,包括行动人自己。这才是符合行动公理及原理的,在这之前我们由行动公理所推出的论断最后两条是:行动总是起始于具体情形中;行动是或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