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读《若有所失》

第2次读这本书了。

第1次是因为书的内容,第2次是因为书的作者。

从何帆25岁的第1本书读起,按时间先后顺序,这是第5本,2014年出版的《若有所失》。2014年的何帆老师已经过了40不惑之年,从书的字里行间读到了作者的改变,更加丰富,更加谦卑。

克鲁格曼说:“经济学家只有一个样本,那就是历史。”经济学者何帆正是从历史的样本中寻找着经济学的演变规律,并试图推演出经济学的未来。书中从牛顿——对,就是你熟悉的那个科学家牛顿——当上大英帝国皇家铸币局局长说起,详述了世界主要国家银本位与金本位货币制度反复交替的演变过程。第二部分是对错综复杂、云谲波诡的世界地缘政治进行了分析与研判。最后一部分是对当下衰退中的世界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剖析,以及对世界未来的的预测。哦,作者说他是转述乔治·弗里德曼《下一个一百年》书中的观点。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是“自序”和“跋”,我反复读了几遍,终于明白我为什么那么喜欢何帆老师了,是因为他像极了我!

哦,不,应该是我像极了他!

在兴趣爱好、在对人生的感悟、在写作的心路历程上,特别像。

但我们不同的是,他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学者,而我瓦釜已久,尚一事无成。

曾经在“得到”APP里听何帆老师慢条斯理、娓娓道来的讲课时,总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现在忽然明白了,那是看到另一个自己的感觉。

读本书的跋《半生缘》,是作者对事业、对人生的思考,以及最终倾心于写作的半生情缘。

那简直就是在写我的苦苦挣扎与追寻。

当有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写出了你的心声,你一定会因为知己、共鸣、惊喜、感叹等等这些复杂的情绪交织,而热泪盈眶的。

我也曾经思考,人这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或者反过来思考,人这一生究竟怎么做,做了什么,才能安心、坦然地面对死亡呢?

于是,我给自己的这一生定下了几个目标,包括事业、家庭和人生的修为。我甚至都拟好了自己的墓志铭:“这个家伙走得非常安心,因为他达成了所有的心愿。”

在“人生的修为”这一目标中,我既希望像稻盛和夫先生说的那样,“灵魂在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更纯净一点”,更希望像张载所说,能够为“往圣继绝学”,在人类文明和思想的传承链条中,自己能有所贡献,有所作为。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希望自己能在深厚的积淀之后,将自己的思想根植于上帝赋予整个人类的智慧之中,体味参详,消化吸收,并形成自己的思考,撰成文字,传之后世。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蹉跎岁月间,人已到中年,思想依旧浑浑噩噩,更无片言只语付梓。年龄的继续增长,对这一未遂之愿的追求愈发强烈,甚至远远超过了其它的人生目标。然而每每下笔,才感到自己思想的贫瘠、知识的匮乏、专业研究的肤浅、文字表达的幼稚笨拙。

读何帆的几本随笔集很有启发,他在不同时间写了很多文章,然后编辑成集出版。一个人不辍阅读,不停动笔写作,必然会有玉汝于成的积累效果。朋友甘霖兄也是如此,他为官政务繁忙,但写成了好几本书。问其诀窍,他说每天都会坚持动笔,有想法马上记录下来,一年半载之后便有了可观的积累,然后便可整理成书了。这真是一个技巧,其实又何尝不是一个“结硬寨、打呆仗”的笨功夫、真功夫呢。

在写作上的一事无成,让我对自己写作的能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这个怀疑来自于自己对任何一个领域都没有潜心系统钻研过。大学四年的知识基本上还给老师了,后来对管理知识的学习也只是系统一些,并没有深耕。而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学者,大多集中于一个领域深度研究,才能有丰硕的收获。即便如何帆、万维钢、吴军等这些跨界达人,也都没能跳开自己的专业。在他们研究的领域,看似跨度很大,但总能找到他们本专业的影子。就像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鸠摩智,为了羞辱少林寺,声言只用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打败少林高僧。但明眼人虚竹一眼就看出了,那不是真正的少林武功,而是用“小无相功”来以假乱真的。做学问也一样,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小无相功”的底子,才能想耍什么武功招式,都能行云流水,毫无破绽。而我别说“小无相功”那么高深的修为了,连“扎马步”这样的笨功夫都没有好好下过。

那怎么办呢?这一把年纪再在某一专业领域从零做起下功夫,肯定是来不及了。

何帆老师说的好,听从自己兴趣召唤的生活,才是最值得过的。

兴趣?对了,我的兴趣是什么呢?

肯定不是本专业的建筑。

职业生涯中一直在实践的管理也算不上很痴迷。

我好像对很多学科都有兴趣,但都有兴趣的另一面就是都没兴趣。我就像闯入苹果园的孩子,看见哪个红彤彤的苹果都想咬一口,结果“乱花渐欲迷人眼”,得了选择恐惧症了。

既然如此,我想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吧。依然让自己漫步于千奇百怪、物种丰富的知识生态雨林中,跟着兴趣,一会儿采采蘑菇,一会儿摘捧龙葵,一会儿吹散一朵蒲公英,一会儿猛嗅一口矢车菊,并将它们一一变成身体的、思想的养分。直到有一天被一棵参天大树或一条潺潺的溪水所迷恋,从此搭一间茅屋,终老于斯。

你可能感兴趣的:(似曾相识——读《若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