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顿妈妈的三番五次装死,和故意叫错女儿名字,原因让人泪目

我会一直年轻的,我女儿只要没有出嫁,我都会没有权利老。

《女心理师》中,倪萍饰演的贺顿妈妈,真是深入人心。

贺顿生日那天,一回家就看到妈妈在躺椅上一动不动地,喊了几声没人应答,走过去拿掉她戴的耳机时,发现妈妈的头部流着鲜血

贺顿吓坏了,准备打求救电话时,看到了妈妈不久前给自己发的语音;又回想到在此之前,在菜市场买水果时,摊贩老板对她异常热情,水果阿姨送买芒果,卖肉大叔让她把妈妈买的肉带回去;再看看冰箱的鸡,垃圾桶的血渍,贺顿脑补了妈妈的一系列操作

所谓知母莫如子,贺顿立马意识到妈妈是装的,妈妈知道她要回来,已经去过菜市场了。

贺顿知道妈妈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赶紧找个男朋友,所以假装给闺蜜打电话,说因为自己约会,害得妈妈受伤,要跟他分手。

妈妈听到这一番话,立马就醒过来了,这已经不是妈妈第一次装死了,真的把自己吓坏了,就顺着妈妈的心意说,年底一定会给她带回来一个满意的女婿,妈妈这才收起催婚的话。

明知道女儿一看就知道她是装死的,妈妈还是三番五次地这样做。

还有一个下雨天的晚上,贺顿回来看妈妈,见屋里没人也没开灯,喊了半天“妈”还是没人吭声,只见卧室门把手上、地上都是血迹,以为妈妈这次是真出事了。

转念一想这已经是妈妈第4次装死了,又想到保安大叔给她送的那把伞是妈妈的,屋里的一切都像是刚刚收拾过的,断定这次依旧是装死。

妈妈是她唯一的亲人,弟弟是她内心最深的痛,可妈妈经常称呼她为弟弟的名字。

贺顿有个弟弟,名叫俊俊,在8岁那年溺水而亡了,这也是贺顿内心唯一的伤痛,她一直无法走出心理阴影,总觉得是自己的过错。

贺顿生日那天吃完饭离开时,妈妈在躺椅上睡着了,口中却喊着“俊俊,不要走”。

弟弟的名字就是贺顿心中的一根刺,尽管作为一名心理师,治愈了无数人,但每次听到“俊俊”这个名字,回想到弟弟溺水时的画面,贺顿都会心如刀绞,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可她唯一的妈妈,却又不止一次地喊她“俊俊”。

下雨那天回家,揭穿妈妈装死后,妈妈走了出来,却喊她为“俊俊”,贺顿眼睛中含着泪水,但是不忍心说自己是“顿顿”,也许贺顿以为妈妈太过于思念,很多人也都以为妈妈是老年痴呆。

所以贺顿长大后一直都不喜欢穿裙子,小时候的她也是长发,自从弟弟出事后,也没再留过长发,让自己看起来像个男孩子,妈妈错把她当做弟弟也算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那天,贺顿跟钱开逸一起参加婚礼,得知妈妈摔倒赶回去时,妈妈看到一袭白裙的贺顿,心里是很喜欢的,脱口而出的却是“俊俊,你怎么穿着裙子呀,好漂亮”,贺顿内心再次受到冲击,同时还担心着妈妈是不是记忆力更差了。

原来,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故意的,为了让女儿恨她。

贺顿妈妈是一位退休的语文教师,没跟女儿住在一起,本可以愉快地享受着自由自在的退休生活。

但就是因为担心着女儿的终身大事,担心着贺顿内心最深处的伤痛无法愈合,担心自己有天会离开她,女儿该怎么办?

贺顿妈妈以为自己得了脑瘤,被女儿发现藏起来的药单后,被强制性带到医院体检,结果没什么毛病,妈妈才终于放心,跟女儿说出了装死和叫错她名字的原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三番五次“装死”和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贺顿适应,当有一天真的离世了,女儿也不至于太伤心。

一次又一次地喊错贺顿的名字,揭开她的伤疤,为了让贺顿恨她,不想当自己离开女儿后,她有关妈妈的记忆都是美好的,她以为只要女儿恨她的话,就不会太难过

俊俊的死,妈妈也很自责和痛苦,但她为了让女儿的心理走出心理阴影,忍着自己内心的伤痛,去找心理师咨询。女儿这么多年的情绪和心事,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她能很自然地把贺顿的经历,当成自己的故事来讲,只为寻求打开心结的方法,不希望贺顿带着这种伤痛一辈子。

一开始不理解贺顿妈妈的装死,以为这样只是想让女儿多关注她,多陪伴她。

可事实恰恰相反,贺顿提出回来跟她一起住,妈妈都不愿意,因为她知道女儿上班辛苦,不想给她增加负担。还在贺顿辞职后,给她转账8千元,女儿不收反而不高兴。

其实这跟现实中的大多数情况很类似,有些父母,即使年纪大了,也不愿麻烦子女,他们知道孩子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人生,不想因为拖累孩子。

在他们眼里,子女永远是小孩子。

哪怕子女已经成家了,他们还想着尽可能地帮子女分忧,比如做家务,照看孩子等;哪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都还在担心着子女的人生,只有我们过得顺顺利利,他们才会安心。

愿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少些争吵与生气,多些沟通与关怀,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后悔。

说说你跟父母之间的感情和相处是怎样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贺顿妈妈的三番五次装死,和故意叫错女儿名字,原因让人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