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

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特别是文字较多的题型,他们往往不知道该从何下手,那如何使低年级的小朋友找到正确的做题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数学语言情境化

在学习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的知识点时,这是二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数学广角的知识点,这也是本学期的难点,刚开始学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特别是有些字眼很相似,例如同样都是用三个数字“2、3、4”能组成6个2位数,但是求和确只有3种可能?有3个人,每两人互发信息,一共发了几条信息?有3个人,每两个人互打一次电话,一共打了几次电话?……对于这些题型很相似的题目,我往往会让学生现场演示,通过情境化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打一次电话是两个人同时进行的,因此和顺序无关;而发信息涉及到发信息的先后,通过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到发信息是相互的,跟顺序有关。

2、数学语言趣味话

低年级的小朋友专注力较差,如果用文邹邹的语言跟他们讲解数学知识,他们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必须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采用通俗的具有趣味性的语言跟他们讲解。例如,在学习找规律一课时,每个数字之间都有规律性,我通过“搭小桥”的语言方式,让学生顺利地找到每个数学之间的特点及它们的“中介”。同时“搭小桥”不仅可以用来学习“找规律”的知识点,还可以用来讲解解决问题的题型,在解有两个数学问题的题型时,我用“搭小桥”的例子跟孩子们强调认真做题的重要性,第一个问题算式或者得数错误,直接会导致第二个问题的解答也错误,就像搭小桥一样,前面的小桥塌掉了,后面的桥也就烂掉了。

数学语言直观化

低年级的学生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还不具备抽象思维,但是现在的数学知识对二年级学生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通过直观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比如画图理解能够更为形象直观,有道题型为“有一袋苹果,爸爸吃了一半,妈妈吃了剩下的一半,还剩3个,求总共有多少个苹果?”大部分学生通过字面的理解,直接用“3+3=6(个)”来解答,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画饼法”正确地找到解题的思路。

俯身,站在孩子们的高度思考问题,一切问题都变得游刃有余。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