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十章其四——规则培养

低年级的孩子,特别是幼儿园到一年级的孩子,非常需要规则意识的培养。有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家长自身的教育方式决定的。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我简单地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明确制度,逐渐完善孩子关于是非对错的认知。

低年级的孩子总是天真的,他们本身对于事情的看法就很简单,甚至不知道对错,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只是出于非常单纯的目的,并没有上升到道德层面。

于是,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个人将这种角色命名为法官。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你这种行为是对的,比如帮助别人,比如认真听讲,大家都喜欢这样的孩子,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你做朋友,你坚持这么做会很开心;或者,你这种行为是错的,我们不能这么做,会伤害到别人,会让别人不开心,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是不是也会觉得不好呢?诸如此类。

虽然我称之为“法官”,但并不完全一样。遇到具体事件的时候,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同时需要足够的耐心,听取孩子的想法,更需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一点尤其重要。目前大多数孩子非常自私,从来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所以这时候进行这种类型的教育提示,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当然,我们作为施教者,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制定的规则,已经说明的对错,自己也必须毫不犹豫地践行。否则,孩子对你说,你自己都没有做到,凭什么要求我这么做?我想除了哑口无言之外,更多的是羞愧。


第二,明确奖惩,该奖励就奖励,该惩罚就惩罚。

这是在明确制度的基础上,实施相对应的方案。很多家长误会了奖励的意思,并不是让你去给孩子买好吃的,买玩具,买各种孩子想要的东西,而是适当地进行表扬。当然,偶尔满足一下孩子的心愿也无可厚非,这就需要家长把握好分寸。

同样从两方面考虑,以好好学习为例。第一,学习是孩子的义务,本来就应该去做的事情,做得好,我们可以适当表扬,但不需要去夸大,不然孩子就会以为,学习是家长的事情。第二,奖励过度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孩子会为了获得奖励而去做事情,却丢失了原本的目的;从现实来讲,这次你给孩子买个飞机坦克,下次呢?改天他问你要天上的星星月亮,你怎么办?给还是不给?


关于惩罚,我想更需要解释一下。

首先,惩罚是必须的,我反对狼爸虎妈那种近乎凶残的教育方式,但也不赞同目前流行的佛系放养。自古就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大家都夸大了“棍棒”。这只是告诉我们要给予惩罚,并不是让我们一言不合就开打。我们这样想,对于一个完全不懂事的孩子,如果犯错不惩罚,他怎么会知道错?当然,心理学上会讲到正强化和负强化,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长来说,谈这些完全没有意义,也根本没有操作性。

事实上,我最想说明的并不是要不要惩罚,因为这根本不需要我回答。

我是想告诉家长,惩罚应该按照我们一开始制定好的规则来做。用个很常见的现象来讲,我今天心情好,小孩犯了错就算了,懒得计较;我今天心情不好,管你三七二十一,先过来给我揍一顿。这时候孩子就懵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有时候犯错可以逃避惩罚,开始产生侥幸心理,是不是不管我是对是错都要挨打?那么之前好不容易形成的观念瞬间崩塌。


所以,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对于施教者的要求相对于受教者更为严格。如果我们自身都没有做好这些,客观上来说是没资格去教训孩子的。至于其他方式方法,先从做好上述两点开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十章其四——规则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