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期自救指南

我们常常听他人说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那到底什么是迷茫?我们又应该如何从迷茫中解脱出来?

1

生活像是一场迷失到另一场迷失

只不过清醒的成分会越来越多

那些你越是确信的东西,坚固的东西,有时候越是崩塌得随时随地。

或者说人生的谜题,是由迷茫和困惑组成的。

所以迷茫和困惑本身不是什么问题。

与其说要解决它,不如说,遗忘它。

那些即使真的找到自己想干什么的人,依旧是迷茫的,依旧有困惑。

但这问题不大,做事要紧。

不是说活到老了,大彻大悟,看透一切问题的答案了。

而是有些问题不需要再问了。

那个阶段,消耗人们注意力的疑问已经不再重要。

在史蒂芬柯维的个人管理理论里,有个“影响圈”的概念在,就说每个人张开双臂干实事,都会对周遭世界造成一定的波澜和影响,那可能是你的作品、工作、表现、任何行为构成的。

人们所需要做的,便是不断放大自己的影响圈,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发生。

2

放手去做吧

“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曾经的中二青年们大多以为自己是天选的哲学家,心智不成熟问这种问题容易让人陷入到“世事无所谓”的虚无主义里头。

现在想来,问这个问题本身有意义吗?

问这些问题的人本身是没把人生过好的,前面隐藏着一个自卑的主语:我的(人生)。

过得好的人每天开心都来不及,太有意思了,有意思死了,不会问出这种无聊的问题。

另外人生的意义是站在原地可以被问出来的么?如果能被问出来?人生这玩意儿得多苍白多单调多无力啊。

意义不就是干出来,做出来的么。意义藏在“发生”里面。

意义不是打嘴炮打出来的,意义在行动中产生。

这是我想表述的第一个观点:

迷茫感本身不需要被解决,它只是一个自然的状态,它不是你的错。

把注意力转移到做实事上,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今天你老老实实看书看个5页,背10个单词,无力感都能消失很多。

迷茫的时候,自我沉溺很危险。

想着想着就想歪了,被自己的各种想法绕进去了,这事儿经常发生。

脑海里波澜万丈,现实中空空如也。

现在人们常说做事三思而后行,形容做事小心谨慎思考周全,其实和古义差别很大。

最早出自《论语》,形容政治家季文子的,说他做事儿为人,向来是祸福利害,计较过细。

孔子是持批判态度的,说“再,斯可矣。”

您别凡事想三次了,两次,就够了。

大约是此理。

打破迷茫的要诀就是行动。

有一个哥们儿是农村出身,好不容易高考考了个985,父母让他回乡做老师开养猪场,他自己想做导演。但又扭捏半天,用上海话怎么讲,特别作。

导演这个事儿他思考了N年,脑内小剧场上演了好几轮,估计都拿到奥斯卡了。

但现实中仍旧迟迟没动静。

我说,想做那就去写本子拍片子啊,短片搞起来啊,一台手机就能拍了你还等个球。

当时没被我骂醒,后来他去北电蹭课,被一老师骂醒了,要么回家种地,要么就赶紧拍片,1000块钱小成本的先拍起来,磨蹭个屁你磨蹭。

后来他被点醒了,拖泥带水,拍了一部小烂片,也没拿奖,但收获很大。

生活的总体方向就是不停向前走,原地呆着总不行是吧。

总的来说,就是少去想那些虚无的问题,多看脚下的路,多解决身边的问题,多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让自己和他人物质和精神幸福之后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迷茫期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