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鲁迅一起过日子【4】

看其每日所作为何事

知其每日所思之为何

观其每日与何人往来

想今昔对比与我教益

以上,就是我读《鲁迅日记》的“基本法”。

读鲁迅先生《1912年8月日记》时,读至8月15日《日记》,因另有事项而停顿数天。今接续之,故从这8月15日的最后一项《日记》内容续起:

“阅赵蕤《长短经》,内引虞世南史论,录之。”

鲁迅先生的日记,多为言简意赅之文笔。读上述这项《日记》内容,从字面可知:鲁迅读了一本赵蕤的书,抄录了其中虞世南的史论。这该是读清楚了。然而,真的读懂、读明白了吗?

赵蕤,是何许人也?《长短经》为怎样的著作?虞世南,又是何许人也?拥有怎样的人生?

恐怕唯有如此质疑地“批判性思维”及“刨根问底”地追寻,才能获得真正的读懂与弄明白。

赵蕤(659-742),字太宾,梓州盐亭人(今四川盐亭县赵家坝),是为唐代杰出的道家与纵横家,与李白并称“蜀中二杰”,史论为“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长短经》为赵蕤所著,又名《反经》。《反经》这个书名,该是今人听闻较多的,真正耐心并精心读完的人,除相关专家学者外,恐怕为数不多。

《长短经》即《反经》,学界评为兼具文学、史料、镜鉴三重价值,定位其属于哲学类知识。我是藏有一部现代版本的上下册《反经》的,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位好友所赠阅。我读之,是取向于哲学与史学两极的,颇受教益。

《长短经》即《反经》的旨趣在于“不以成败论英雄”,以辩证唯物的发展观点对唐代之前的历代智谋权术做了一次全面的阐述和总结,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告诫人们对待任何人与事物,都要“既知其一,又知其二”,不能“只知其正,不知其反”。

学术研究者称,唐宋以来,有两本“政治教育”的必修书,一本即人所共知的《资治通鉴》,一本即不为人熟知的《反经》。由此看来,青年鲁迅的自我教养,很是“取材”于《长短经》即《反经》的,因为《长短经》即《反经》有一个重要思想:“穷途末路处,也许正是柳暗花明时,得失之间,坦然淡定。”鲁迅先生的“从容人生美学”,不可能没有《长短经》即《反经》的深刻影响。

虞世南(558-638),越州余姚人(今浙江慈溪市),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虞世南历仕陈、隋二代,官拜秘书郎、起居舍人。唐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其生性沉静寡欲,执着且向学。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薜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书法界则将其与欧阳询、褚遂良合称为“唐代三大家”,足见其书法艺术的深长影响。

虞世南最为突出的人生特征有三:笃志勤学,刚烈敢谏,深受追思。于这三者中,我们是否也见出了鲁迅先生的人生气质?青年鲁迅在修炼自我时,很是“取材”于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奇绝文人,这一点,当是确定确实无疑的。以此而鉴,今日之青年是怎样的作为?或者,更为多数的我们自己呢?《鲁迅日记》有“读头”,不是价值于此吗?

对于《鲁迅日记》中这仅为19个字符的一句话,若一眼而过,不查阅相关资料以深求之,我们何以能够更多丰富认知与思想收获?

读书,最怕过目不过心,最忌浅尝辄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鲁迅一起过日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