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读书笔记04

本·古里安,以色列国父,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来自网络。

文/雒宏军

七、建国

1948年5月14日,周五,特拉维夫博物馆,以色列的建国仪式在这里举行。由于害怕阿拉伯人的炸弹袭击,举行仪式的消息很晚才宣布,正式邀请函一天前才发出。仪式简单朴素,全体议会代表起立演唱《希望》,本-古里安宣读了《独立宣言》,一位政党领导人念诵了“你赐予我们生命”的祝福祈祷,与会代表又合唱了一遍《希望》,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已经成立,大会结束。”整个仪式只有短短的32分钟。

犹太人在持续流亡了两千年后,终于在先祖之地重新获得主权。但是,建国即战争,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战争在建国前后已经开始了。

以色列国的建立是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两千年来的梦想,也是一辈又一辈犹太人不息奋斗的结果,更是现代世界各个国家支持的结果。

从内因上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犹太人从被罗马帝国流散开始,就一直希望回到“应许之地”,这是整个民族的愿望,两千年来一直没有改变,这也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群众基础。

无论在世界什么地方,犹太人都坚守信念,从服饰、语言和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保持着民族特色,从而与周围的居民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点给犹太人带来了很多麻烦,但是也保留了犹太人的文化内核,打上了强烈的犹太人印记,形成了民族凝聚力。

大量的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尤其在二十世纪初,回归达到高峰。犹太人通过购买土地等方式回到家园,建立了众多的犹太人社区,为犹太国的建立打下了人口基础。

回归的犹太人在巴勒斯坦首先面临着生存的问题,于是水利、农业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次第展开,犹太人社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加上世界各地犹太人的物质支持,成为以色列建国的经济基础。

周围是虎视眈眈的阿拉伯人,无论是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还是英帝国的统治,其态度忽左忽右,为了保卫家园,犹太人不得不建立自己的武装,依靠枪杆子来保卫自己的家园、妇女和儿童,这只武装力量成为后来保卫政权的强大支撑。

无论来自何处,回归的犹太人在社会治理上选择了代表制,其实犹太人并没有民主的传统,多数回归的犹太人来自非民主国家,像非洲和俄罗斯,以及后来的苏联等,但是他们却在治理方式上达成了共识,新的民主国家已见雏形。这本身就是奇迹。

当然,还有像赫茨尔、耶胡达、古里安这样一代又一代复国主义者的牺牲和付出。

以色列建国,也得到了世界很多国家的支持,这是外因。也有几个重要的节点。

1917年,英国以书信的形式发布了《贝尔福宣言》。在宣言当中,英国承诺要“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尽管当时控制巴勒斯坦地区的还是奥斯曼帝国,尽管这份文件承诺的只是一个“民族家园”,而非一个明确的犹太人国家,尽管没有时间表和路线图,但是这已经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努力的最大成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对犹太人做出的承诺。

1921年,英国殖民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却给了犹太人当头一棒,他没有和犹太人商量,重新绘制了中东地图,他在本来属于巴勒斯坦的约旦河东岸建立一个一个新的国家——外约旦,也就是后来约旦。这样,未来的犹太国还没有建立,就已经被拿走了四分之三的领土。

1936年11月,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当时的英国派出了皇家委员会,经过征求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意见,随后提出了“皮尔报告”。报告第一次提出“分治”的建议,主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巴勒斯坦分治,并且划分了各自的领土范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进行人口转移,回到各自的领土范围。这一次,以色列只得到20%的领土。虽然国土面积很小,犹太人强烈不满,但是出于建国的迫切愿望,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还是通过了这个分治建议,阿拉伯人则断然拒绝。

1939年5月,随着欧洲局势的恶化,大量的犹太人逃离欧洲,来到巴勒斯坦。英国人不愿意得罪阿拉伯人,于是发表了一份白皮书,主要是限制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限制土地卖给犹太人,承诺建立一个阿拉伯人为主体的独立国家。出乎意料,阿拉伯最高委员会否决了英国的白皮书。

二战前各国支持犹太人建国,主要原因是想把国内的犹太人赶回去,甩掉包袱,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犹太人问题,这样的想法和犹太复国主义者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到了二战开始,犹太人受到了极大迫害,世界各国对犹太人建国的支持就有了道义上的责任。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成立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抵制。1947年9月1日,特别委员会提出了巴以分治的建议书,建议将55%的巴勒斯坦土地分给犹太人,45%的土地分给阿拉伯人,耶路撒冷由国际共管。按照这个协议,犹太人的领土面积大了许多。11月25日,经过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巴以分治方案。犹太人国家的建立,获得了国际上的许可。但是,阿拉伯人依然反对这个方案。

犹太复国主义者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国家的建立。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读书笔记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