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的执法困境

城管是开放以后才有的组织,主要的工作就是规范无证经营者,和私自搭建。尤其在城市化进程启动之后,整了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干净整洁,炫目靓丽,这样就更加容不得那些拉车吆喝的流动商贩,遍地狼藉的早点摊位,开着农用卡车贩卖自家收成的果农。这些人分分钟都在把城市变成农村的集贸市场。

早期的改革,造成了一些不适应新体制的社会边缘群体。有大龄下岗工人、失地农民、残疾人、老少边穷地区来大城市蹭饭的人,这些人是比底层生活更加困顿的人群。

城市发展自由其规律和要求,一般来讲城市变得靓丽之后,很多生意是要被淘汰的,低成本的没有固定租金的生意就属于这种,靓丽的城市要求生意要高起点,好投入的,与整体环境相匹配的。在城市生活的人也要支付比较高的生活成本,然后才得以享受城市各种配套便利,有更加好的生活体验。

城管组织实际是一种城市排斥机制,因为有很多本不适应大城市生活的人。

但城管的执法对象是边缘群体的民生,一个摊贩今天不出工,很可能全家生活费没有着落,所以摊贩抗拒执法的决心就很大。而对民生执法,本身就缺少一种道德优势,又容易遭到社会其他群体的谴责,要知道劳动吃饭是自古以来的天理。

实际城管也没有错,只能说社会不同群体不能共融于一个城市。摊贩活法也没有错,只不过不应该在大城市,在农村的集贸市场摆摊设点只不过交两块钱的管理费。

谁让咱们城市这么靓丽呢?在一个本不富裕的国家建设这么漂亮的城市,难免会挤满各色人等。城管和农民工是城市化建设的两大功臣群体,农民工建设了城市,城管维护了城市。

城管执法不具备道德优势,使城管执法倍感艰难,公众的不理解,摊贩的死磨硬缠甚至暴力抗拒,缺少职业认同,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型对执法过程的规范要求,都是城管执法的阻力。

社会边缘群体的民生,首先是一个社会保障问题和经济发展是否平衡的问题。社会管理者给边缘群体的生活保障多一些,使他们能够较少依赖这种不规范的经营方式;城乡发展平衡一些,使老少边穷的人不再跑到城市来蹭饭,安心建设自己的家乡,不出远门便衣食富足该有多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管的执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