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景观摄影

在课程一开始我们先思考了景观和风景的区别,在了解过后我发现和我思考中的还是有所区别。我一开始认为景观是风景的一部分,而且说到中国的景观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就是苏州园林,在学习之后知道景观是受全球化的影响产生的,那么我认为除了像苏州园林这样的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对未来的期许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转变这个变化应该由现在人们生活的转变。

在20世纪60年代,生态理论、建筑理论和艺术理论分别影响了西方的景观设计思想,相应的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景观设计思潮。受生态理论的影响,产生了生态主义景观设计;受建筑理论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景观、解构主义景观和高技术景观相应出现;而大地景观和极简主义景观的出现又是在艺术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 在世界文化广泛交流的今天,西方的各种景观设计思潮或风格通过各种形式传入中国,为中国的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思潮或流派对国内园林设计的影响极其深远,尤其带来了生态技术、地域文化、文脉传承、环境艺术、高新材料等方面的新思想。这些景观的变化也影响了景观摄影的内容。


张克纯《北流活活》


张克纯《北流活活》



张克纯《北流活活》

张克纯拍摄对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美景,往往是文明与自然杂糅交错的地带。他坦言自己的拍摄环境都有人工痕迹,他想反映与时代相关联的事物。他不觉的一截电线、一座楼房、一座现代假山需要回避。在他个性化的影像风格中,那些“假山假景”却拍出了真山真水的味道。

古老而静止是张克纯影像留给笔者最初的印象,画面似乎弥漫着一层薄雾,物像褪去了尖锐的色彩,呈现出沙黄和烟灰的柔和色调。所有场景的空间场域都非常广阔,大面积留白的天空、河水、河滩、场景里的人有如蝼蚁般微小,衬托出画面空旷苍茫的氛围和天地万物恒久的静默与隐忍。


张晓《海岸线》


张晓《海岸线》


张晓《海岸线》

2009年,定居四川的烟台摄影师张晓辞职,开始拍《海岸线》。他坐火车或是汽车来到近海的不同城市,然后搭公车或是步行走到海边,开始拍摄。

沿海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它一直处于“正在建设中”的状态,这使得系列照片里的景观有同质化的倾向。当人的行为出现在其中时,又显得有些怪诞。张晓的镜头幽默、荒诞,让人想到马丁·帕尔拍的《最后的度假胜地》,但不及那般的刺激辛辣。


木格《沿墙而行》


木格《沿墙而行》


木格《沿墙而行》

风景、人像、静物,木格用多样的景别构建了这个系列。在那些没有人的照片里,人以一种曾经存在过的状态点缀画面。嶙峋山岩上的红纸喜字让人联想到不远处的喜事,教室里的课桌很久没擦了,摆在了墙角边,黑板上却留着新的粉笔字。

在那些人像照片里,木格展现了他细腻的肖像拍摄能力,尽管这离不开大画幅相机出色的成像,但细腻的感觉更多是依靠他的天赋——木格的天赋是镜头对人的共情。可以说,《沿墙而行》是有人味的,无论照片里有没有人。

总结:

“景观摄影”既对当代艺术内部提出问题,同时也对摄影内部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同时对社会提出问题。各种“问题意识”交织呈现在“景观摄影”的作品中。艺术家们用一双双充满疑问、批判和挑剔的眼睛,透过镜头的凝视,寻找到各自关于中国社会转型中带有符号性、标准性和标题性的问题点,进而采取一种田野考察的摄影方式来体现各自对中国当下经济转型和腾飞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的理解。在这里,“景观”作为一种具有指标意义和符号性内涵的建筑外观和空间场景被呈现,并暴露在一种长期持久的批判性关注和迷恋当中,同时也显现在一种被艺术化了的图像模式当中。景观摄影是在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中在不断利用摄影提供的观看方式调整对现实的观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中国的景观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