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有情,种种可爱 - 草稿

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我喜欢在刷牙时望着眼前的那片绿意,听树上小鸟叽喳几许,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伸一个大大的懒腰,开始新的一天;我喜欢在一个静谧的午后,坐在图书馆的一角,看我感兴趣的课外书,任由灵魂去闯荡;我喜欢在晚饭后,陪家人一起散步,聊聊生活琐事,夕阳的余晖拉长我们的影子;我喜欢闲暇时在宿舍里弹吉他,哪怕她们总打趣我"魔音贯耳腐骨噬魂",但是没关系,毕竟她们是见证我创作的一群人啊,我的"第一听众"。我喜欢活着,生活是如此充满了愉悦,生命中每一个遇见的人,每一个陪我走过一段路的人都值得被感激。

大一下学期的后半段,选修了海滨老师的《先秦诸子导读》。收获颇多,关于做人做事,关于先秦各诸子的思想。海滨老师的课很有趣,他不只是局限于所要讲的课堂内容,还给我们分享了海大的一些学长学姐们的故事,我看到了我的前辈们是如何度过这大学生活以及他们的人生走向,让我对未来的选择有了启发,使我的视野不只局限于眼前漫无目的的生活。

千百年来,先秦诸子的思想流传至今,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春秋战国,那是最坏的时代,战火纷飞,生灵涂炭。也是最好的时代,各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木心先生曾感叹: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来的那么早。孔、孟、老、庄,有永垂不朽的文学价值。而学习他们的思想,能帮助我们摆脱困惑,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不至于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自我。在图书馆翻阅那有些泛黄的《庄子》,摸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我很自然地想到,有几个人执过它,有几个人读过它。他们也许都过去了,历史的兴亡,人物的更迭本就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高中的时候读《逍遥游》,当时的我觉得很难以理解,人怎么可能会有绝对的逍遥?怎么会无欲无求?甚至愚蠢地认为不能再继续深入了解它,否则会深陷其中,消磨我的斗志,使我变得软弱,认为它与我一直坚定的儒家思想:修身,治国,平天下相违背。直到在海滨老师的课堂上,我才明白,恰恰相反,庄子的思想能让你的心更加坚固更加强大,让你的精神更加自由。当你的目标和你对自己的要求期望超过别人对你的要求与规定时,那么那些所谓的规定便不能束缚你,而此时的你不就达到一种"逍遥"的状态了吗?就好像舍友劝我不要选海滨老师的课,他的课不能穿拖鞋,不能玩手机,但是我觉得这些要求对我都不算要求,因为我从来不会穿拖鞋去上课,手机的吸引力对我也没大到不能不玩的程度,或许这时候我就是"逍遥"了吧。

生活在北冥中的鲲象征着形体,而高飞的大鹏意喻心灵,鲲的形体是一种拖累,生活在千里冰封的北冥,因此不能高举和上升,这是鲲无法摆脱的命运,于是鲲要化为鹏,而能够化为鹏的只是鲲的心,因此在庄子的笔下,鲲之大不仅不构成滞重,反而是心之高举和上升之所资——眼界、境界。大鹏高举、上升、飞翔到天际,然后降落到南冥,一个与北冥相比相对优游自在的地方,如同人的心灵离开形体作逍遥游。小物之所以为小,乃是因为执着于自己,并以为是最后的真理,所谓的冥顽不化。当自我的丧失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轻和新的感觉,人世间的功名利禄等都失去了寄放之地,人就会像大鹏一样高举和上升,达到“九万里”的天际。当然,这样高举和上升的并不包括人的身体,而仅仅是人的心灵。心灵高举和上升了,人的身体却仍然留在浊重的人世间,这是有着形体的人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宿命。但虚的心灵却可以无翼而飞,从而让你精神自由,正如那句话: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崔宜明有句话说得好:“真正属于智慧的东西,其实根本没有陈旧之虞,它必然历久而弥新,永远投射出照亮这个世界的理性之光。”而庄子的思想就是这样的思想。他所呼唤的是人之野性,亦即人的本真之性。只有抛弃那些功利的目的和行为,人才能够摆脱各种人为枷锁的束缚,人的本真之性才能够得以恢复,人才能够进入自由的境界。那么庄子真的是无欲无求吗?并不是的。他喜欢自然,他乐于与自然对话,他不愿意被束缚,这不也是他的欲和求吗?

前段时间看了《北京女子图鉴》,讲述了一个来自四川小县城的女孩陈可在北漂中成长蜕变的故事。陈可就是一个对奢侈品有强烈愿望的人,而她的工资却连它们的零头都不够,于是这时候的她开始更加努力的奋斗,拿出十二分精力去对待工作。对欲望的渴求使她比别人更加努力,于是在她勤勤恳恳的工作下,她升迁了,她一步一脚印的向前进,终于能够满足自己对包包欲望的渴求。女生所谓的欲望不单是一款包包一只口红,那只是欲望的一点点外在体现,这是她阶段性成功的证明。欲望的背后是野心,是梦想,是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并愿意为之努力的决心。《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的这句话让我很是震撼:“想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也许你像陈可一样想要买一只心仪的包包需要透支信用卡,再用几个月的时间去还债,而有的姑娘大学没毕业就有无数个名牌包。到都没关系,当你为了自己的追求去努力奋斗时,当你获得了它时,你会有一种成就满足感,因为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中间的过程,就是不断努力,不断自我精进,让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欲望的过程。

其实,欲望有很多同义词。野心、梦想、期待、目标,都可以理解为欲望。欲望,是人的需求,是一个人不断进步,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最强动力。有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年纪轻轻就标榜自己是所谓的佛系,让自己囿于舒适区,让平凡成为懒惰和无所事事的借口。关于自己的渴求,不要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它们。不要给他们标记上“对”或者“错”。我们必须看清楚它们究竟是什么。如果听到自己的心说“我要挣大钱”,也不必觉得难以启齿。在道德标准范围内,任何想法都完全可以心安理得。于是我们不断积累,不断思索,不断调整,逐步将自己培养成为内心强大的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这个过程里,更多的是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探索。没有固定的线路和模式。也许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经历和时间,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会主动地认清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当我们每一天都为了理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时,便会有一种"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之感。

只有住在这城中的人能真正懂得爱惜黎明的到来和入夜的星灿,只有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才能了解在晴朗的下午凝望远山的意义。然而当今世界,随着快生活的节奏,在形式主义下,我们似乎都中了“伪精致”的毒。而真正的精致,专注于内在。它不是表面上那些华贵的外衣,而是从内心真正确认自己,明白自身的价值,不迷失自己。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这般全心全意取悦自己的生活态度,其实就是“精致生活”的本意。所以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你不能一天读成林徽因。

庄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你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只是万分之一。每个人都在盲人摸象,所看到的,认知到的都只是万事万物的一部分,必然存在截然不同的另外一面。事物的本质是浑然一体的,你得到一个事物的好处时,坏处就会随之而来。它们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庄子以冰冷的眼光看穿生命的局限,打开自然之门,通向了视野的无限。在整体运化的自然中,他看见辽远无极的景象。在至大与至小的生灵体察中,想通了生命之为生命的意义。北冥数千里身长的鲲鹏,寿命极短暂的朝菌,无不在他热情的心中。蜉蝣之朝生暮死,椿树之万年巍峨。宇宙公平的给予我们每个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而人与人间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如何利用好这二十四小时,你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有一种人是可悲的,自己不去好好努力,把淡泊无为挂在嘴边,以之作为自身懒散的借口,而面对别人通过奋斗取得之名利,扣上一顶庸俗的帽子。有一种人是可敬的,他们在有了名与利后,仍能看清脚下的路,虚怀若谷。这世上没有什么不是一生一世的,要做英雄,要做学者,要做诗人,所要付出的代价不多不少,只是一生一世,只是生死以之。

有一种花,你没有看见,却信它存在。有一种声音,你没有听见,却受它的感染。这便是庄子与先秦各诸子的思想给我们的力量。世间种种,皆有情可爱。愿漂泊的人都有酒喝 ;愿孤独的人都会唱歌。愿相爱的人都有未来,愿等待的人都有回答。愿你如阳光,明媚不忧伤;愿你如月光,明亮不清冷。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愿这爱能触动你心底那根柔软的弦。

你可能感兴趣的:(种种有情,种种可爱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