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如何过中秋?

宋朝人如何过中秋?

熊逸

2019-9-13

加餐 | 宋朝人如何过中秋?

转述师:金北平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宋词10讲》。

课程上线,刚好赶上中秋节,这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节日礼物。

在唐朝,中秋只是一个小日子,重要性远远比不上新年、清明、端午这些民俗大节。

正是在宋朝,中秋开始被当成了大日子。

宋朝虽然版图很小,打仗总输,很没面子,但在没面子的底下,竟然很有里子。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讲过,宋朝是一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富裕程度前所未有的时代。

商品经济的发达可以催生很多现象,比如节日增加了。

节日接二连三,为什么大家不反感呢?因为手里有钱,总想找名目花掉,心里有话,总想找机会去说,节日就是最好的名目和最好的机会。

所以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北宋的中秋比唐代热闹得多。酒楼、商铺会做专门的中秋装饰,推出一大波新酒、新果,当然还少不了应季新出的螃蟹。

京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有一种特殊的风俗,在中秋之夜,小孩子无论男女,都会穿上成年人的衣服,焚香拜月。

男孩子祈祷自己早日金榜题名,女孩子祈祷自己能像嫦娥一样漂亮。

中秋与团圆

在今天,中秋节是个跟家人团聚的日子。给中国文化种下这个观念,可能要归功于苏轼和他的《水调歌头》。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或者用人们更熟悉的称呼,苏东坡,正在山东密州担任知州,这个职位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那一年的中秋,苏轼和同僚好友一边赏月,一边聚餐,兴致高涨。

苏轼是个性格豪迈的人,一玩就玩了个通宵,酒喝得大醉。

就在这种熬夜加醉酒的状态里,他写下了一篇千古绝唱《水调歌头》,内容既有中秋感怀,也在记挂着整整五年没见的兄弟。

这首词,后来被公认为中秋咏月的第一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的上阕,从饮酒赏月开始,忽然发起牢骚,好像对人生有点倦怠了,这是职场中年男性常有的心态。

怎么改变呢?那个年代并没有辞职创业的选项,所以苏轼只想要“乘风归去”,飞到月亮上去。

但转念一想,月亮上的生活未必就好,那么高,一定冷死人!

算了,不如跳个舞吧,看看跳舞的时候月下的影子乱转,这不是很有趣吗,烦恼不也就排解了吗?人间,也还不错。

词的下阕,先把重点放在月亮身上,看它在天空中运行,转过楼阁,月光照进窗子,照在失眠的人的身上。

这个失眠的人,也就是我本人,很想质问一下月亮:

你这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东西,为什么偏偏在我思念亲人无法入睡的时候变得这么浑圆美丽呢?难道你是故意用你的圆满来反衬我的缺憾吗?

不过,我想你不会故意使坏,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都是客观规律,既不依我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依你的主观意志——假如你有的话——为转移。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了,谁也改变不了,想开了就好。不然的话,如果人类只想要欢与合,不想要悲和离,如果月亮只想要晴与圆,不想要阴和缺,那就纯属痴心妄想了。

既然悲欢离合与阴晴圆缺都是客观规律,是我不能改变的,那我总可以炖一锅心灵鸡汤宽慰一下自己吧?

好吧,我应该这样去想:我和亲人虽然只能离别,没法团聚,但至少我可以希望我们都能好好活着,看着同一轮月亮,在同一片月光下,寄托同一种思念。

这首词虽然写得漂亮,影响力惊人,但主题并没有任何新意,无非是望月怀远。

古人在两地悬隔的时候,不要说打不了电话,往往连通信都很难。思念总需要找到一个媒介,月亮舍我其谁地承担了这个角色。

原因不难理解:在同一个时间,无论两个人隔着多远,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月亮。

望月怀远不一定非要在八月十五,任何时间都可以的。但是,很可能是因为苏轼这首词,让八月十五的月亮有了特殊的意义。

苏轼借助一词多义,一个“圆”字,时而指月轮的形状,时而指人生的圆满,时而指亲人的团圆,三个意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秋月圆和人间团圆,人间团圆和人生圆满,就这样交织在了一起。

吃月饼的真相

今天我们过中秋,自然要吃月饼,不过,直到宋代,吃月饼这个活动还都没流行起来。

元朝初年,有一位名叫吴自牧的杭州人,深切怀念南宋治下的杭州盛况,写下一部《梦粱录》。

其中讲到中秋节的民俗,吴自牧回忆说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熬夜过节,活动项目不外乎喝酒、唱歌、赏月。

商业街延长了下班时间,一直营业到第二天黎明。官府破例不搞宵禁,任凭市民们通宵快活。

普通人家虽然玩不起太奢华的活动,但也会“安排家宴,团圞子女,以酬佳节”。最后这十六个字是吴自牧的原话,全家团聚的意思终于出现了。

全家团聚的时候要吃什么呢?当然有各种好吃的东西,但唯独没有月饼。

事实上,宋朝已经有了月饼。《梦粱录》记载杭州的各种糕点,有荷叶饼、芙蓉饼、菊花饼、月饼、梅花饼,等等等等,但并没有把月饼和中秋节挂钩。

另一部同类著作,周密的《武林旧事》,也记载了南宋的月饼,但把它放在“蒸作从食”的类别里边,也就是说,这种月饼并不像今天这样是烤出来的,而是蒸出来的。

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说在元朝末年,筹划反叛的民间武装在中秋前夕用月饼传递消息,每个月饼都在馅里夹着一张纸条,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

这个传说很不可靠,而且并不合理:要在当时的底层社会里边用文字传递信息,这太高估普通人的文化水平了,更别说“鞑子”的“鞑”是个好难写的字。

在可靠的史料里边,要晚到明朝,甚至很可能是明朝中后期,中秋节吃月饼才终于形成风俗。

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刊印的《帝京景物略》是一部记载北京风土人情的著作,其中对中秋节有一段记载。

说当天要办祭月活动,祭品用到的水果和糕饼必须都是圆的,切瓜必须切成莲花的造型,还要去市场上买来专门的一种纸,名叫月光纸,纸上有精美的图案,画着菩萨沐浴在月光下。家里还要在月亮升起的方位设置一个拜祭点,叫作月光位。

典礼开始的时候,要给月亮上供,叩拜,然后烧掉月光纸,撤掉供品。

供品当然不会浪费,不但全家人都会分着吃掉,亲戚之间还要你送我,我送你。有时候这需要一点体力,因为这部书里说,月饼可以做得很大,直径能有二尺。

还有一个重点:如果出嫁的女儿这一天正巧在娘家,那么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婆家,因为这一天也被称为团圆节,一家人必须在一起。

今天如果有小两口为了过节到底回男方父母家还是女方父母家争执不下的话,那么以上这条史料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当然,它既可以作为男方立场的佐证,也可以站在新社会移风易俗的角度,以反面教材的身份支持女方的立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月饼可以放多久

月饼虽然是个应节的食品,但在明代,中秋的月饼要是没吃完,简直能一直放到年底呢。这在一部奇书,名叫《酌中志》里有记载。

这本书的作者刘若愚是一名高级宦官,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多数时间都在司礼监供职。崇祯帝继位之后,扳倒魏忠贤,清洗阉党势力,刘若愚也在被清洗之列,牢房一蹲就蹲了十几年。

令人钦佩的是,他是在牢房里写出这部书的。著书的目的,主要是为自己伸冤,此外也有文人立言的伟大意图。

《酌中志》谈到,从八月初一开始就有人卖月饼了,到了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摆出月饼和瓜果,不吃,都供着,等月亮出现了,开始焚香,然后仪式结束,大吃大喝,酒席能搞整个通宵。

如果月饼没吃完,有剩的,会收起来,存放在干燥、凉爽、通风的地方——重点来了——等到年底,取出来全家一起吃,这叫团圆饼。

这种月饼既然能从中秋节放到年底,应该和我们今天吃的月饼差不太多了:

馅料必须高油高糖,本身既是馅料,也是防腐剂,并且整块月饼必须是烤熟的,而不是蒸熟的,因为只有脱水才便于保存,才能从中秋一直放到年底。

但是,这还并不是月饼的保存极限。

明代文坛有一个性灵派,代表人物是袁氏三兄弟。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合称“公安三袁”。三兄弟当中的老二袁宏道和度门法师交情很好,而这位度门法师有资格出入皇宫。

有一年正月十五,度门法师给袁宏道带了一些来自皇宫的月饼。袁宏道很兴奋,一连写了三首诗,题目是《元夕度门出宫中月饼同赋》。我们先看第一首:

曾向昭容手内传,绿绨亲押圣人前。

三千里路秦宫月,和雪和烟到楚天。

前两句说这些月饼来历不凡,是从皇宫来的,后两句说度门法师很不容易,大老远地把月饼从京城带到湖北。

我们再看第二首:

盘中犹折半宫花,刻凤攒龙自内家。

不是国师争袖得,也应坠破紫袈裟。

大意是说:把月饼取出来,太精美了,月饼上的龙凤图案是皇家才有的。还好度门法师有身份,不然我可沾不到光。

法师啊,这么沉的东西劳烦您揣在袖子里,不远千里带给我,它没把您的高档袈裟坠破了吧?

我们再看第三首:

曾是金娥印得成,留将旧样说阴晴。

等闲放出中秋月,并与春灯一夜明。

这一首最有民俗学的意义。前两句还在继续品味月饼的图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后两句:“春灯”指的是正月十五的花灯,这一天是元宵节,也叫灯节,是一年当中最会张灯结彩的日子。

不但天上的满月和人间的花灯交相辉映,而且,这月饼既然是中秋的月饼,便仿佛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带来了八月十五的月亮,一年当中最美的灯光和最美的月色竟然同时出现,实在太激动人心了。

就这样,袁宏道看着这些至少五个多月前生产出来的,完全没有真空包装和干燥剂保护的,被一位大和尚跋山涉水、沐风栉雨、贴身携带的月饼,在想像中同时欣赏着元宵节的花灯和中秋节的明月,无比的满足。

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吃了没有。

最后,还要做个预告:我正在写一个关于苏轼的专题课,现在,我也要去拜一拜月亮了,对着月亮默默诉说心愿:希望我的新课能够被你喜欢。

祝你中秋愉快!

最后,得到设计师还为我画了一张壁纸,甚是感谢。如果你喜欢,也请笑纳。

你可能感兴趣的:(宋朝人如何过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