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是四书之一。东汉经学家赵岐在《孟子章句》的《题辞》中说:“论语者,五经之錧鎋,六艺之喉衿也。”说明了《论语》相对于五经六艺作为中轴、纲领的关键意义。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中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有很多。《诗经》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论语》中的君子也如清风霁月,高山仰止。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等。体现了孔子对君子的欣赏,以及对君子风的肯定。春秋战国,那个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动乱的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背信弃义,图谋私利的小人不仅流于市井,国与国之间也是尔虞我诈,烽烟四起。你看,“完璧归赵”里因利背信的秦国,“三家分晋”的祸乱,楚成王弑兄夺位,商臣弑父夺位,楚灵王弑君夺位……权益名利在朝堂的唇枪舌战中放大,阴谋野心在战场的兵戈声中喧嚣。心生兰草,知书明礼,正义勇敢的君子是那个时代的需要。《论语》中对君子的褒扬即是对年轻人的引导,也是为礼仪之邦的塑造做奠基。是孔子对一个政治清明,百姓和乐的大同社会的向往。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鞋子好不好穿,只有脚知道;老师好不好,只有学生知道。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颜渊对孔子的评价可以帮助让我们勾勒出孔夫子的轮廓。《论语》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等,是孔子为专业学习上对弟子的教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这是对学子们气节品行的引导……《论语》中,记录了孔子这位勤勤恳恳的老师,在学业上,希望弟子能“温故而知新”,敢于承认不足“不知为不知”,然后“不耻下问”,并且要善于积累,才能“至千里”等等。在道德品行上,他希望弟子能仁义常在心,“不以善小而不为”,要尊老爱幼,明礼善行……在与人交往上 ,仁义当头,诚信不能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跨越了历史,泛黄的纸张像是一湖倒映着银杏叶的秋水。将沉稳平静浸湿了,把深邃大道藏于湖底,让我们为之感叹它的神秘与精彩,让我们渴望探寻它的未知与圭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