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读书 | 教师评价学生要注意什么?

文 | 康磊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给教师的建议》

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保护学生的学习自尊心。

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即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劳动,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并以此为动力激励自己不断挑战,不断学习,进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而为了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自尊心,给学生评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管理手段。

在我看来,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从心理角度来看,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权威期待”。

即在学生心中,老师有一定的权威性,老师的评价自然学生很在乎。

那么,教师就应该很慎重地使用自己的教学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时代使用随堂当场评分的形式来给学生打分,我们现在可以看作是教师对学生日常的作业评价、学业评定、行为评价等方面。)

那么,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生关系良好

关系为先,让评价有好意

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说,教育是从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开始的。

如果教师不信任学生,或者学生与教师敌对,师生关系陷入僵局,教师说什么话,学生完全不在乎;或者学生有什么进步,教师完全看不见,认为是作弊;这样的评价还有什么意义呢?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彼此信任,怀有好意,相互欣赏,共同助力进步。

这样的情感氛围里,评价才有意义,彼此的反馈才会被对方认可,才会是发自内心的赞赏或提醒,才会有助于将学生引导到学习上,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尽力慎重,让评价有分量

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己教学过程中,并不随机给学生打分。他会用一段时间来研究学生知识,到了一定的时间里,他才告诉学生:“现在我要给你评分了。”

这段时间,就在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进步,同时,也在等待学生的改变。

这种等待的慎重的态度,能够给足学生充分的改正、进步的时间,这样的评价才是更有分量和意义的。

全面综合,让评价有方向

我给的评分总要包括学生在某一时期内的劳动,并且包括着对好几种劳动的评定——包括学生回答(也可能是好几次回答)、对同学的回答的补充、书面作业(不太长的作业)、课外阅读以及实际作业等。

这在提示我们,对学生的考察尽力全面综合,不只就某一个方面的表现来打分,因为教师的评分会对学生的心理、学习动力等都会产生影响。

当全面地综合地考察学生表现后,再进行的评价,就能给学生较客观的指导,让学生努力有方向性。

我是从来不打不及格分数的。如果学生感到没有努力有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对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压抑。

只有慎重对待分数,让学生感到分数的评价是有指导性、方向性的,评分(分数)才有教育性。

暂时搁置,让评价有温度

如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在他们关于所学的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中还有些不明确有地方,那你就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

不评分,并不是不评价,只是暂时搁置评价。“应当首先设法让学生学会知识”,这样无非也是暂时不做评价,等待学生对知识掌握之后再做评价。

教育不只是为了一个分数的结果,更多的是为了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教益。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收益,获得经验,找到价值,设法让学生学会,体会到教师的帮助与鼓励,找到自我成长的力量,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这样的教育才是有人情味的教育,才是有温度的教育。

促进学习,让评价有发现

应当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

死记硬背一向是苏霍姆林斯基反对的。

他提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在各种事实、现象、规律性中看到某种新的东西,研究和分析这些事实、现象、规律性的某些东西和属性及特点”。

教师的评价要做到促使学生的学生,启发学生在知识中去发现,探究更有意义的内容,而不是总在重复学习的死的知识。


反观我们实际的教学,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评价学生,不能做到全面综合客观,更有甚着,不着眼于学生的行为、学习本身,将评价无端地引到对学生品质、道德的品头论足,人格的诋毁,更引发学生的反感,引起师生矛盾冲突,更是忽视、错用评价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老师读书 | 教师评价学生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