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DISC人格特質

   前年上訓練課,首次接觸到DISC,這種人格特質分類,課堂上除了知道自己是S型人之外,最深的印象是整班同學大概有70%也都是S型人。去年底,和朋友聊到我不懂人,對方推薦我去學DISC,後來又聊到了類似的話題,對方又再提了一次,而且說去學了將會對怎樣與不同的人相處,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那位朋友是一個說話擲地有聲的人,他兩次三番地提到,也勾起我對DISC好奇。這段時間,上了兩門課,看了兩本書,透過這篇文章整理一下這段時間的得到。如果有人對DISC也有興趣可以和我一起討論,就更好了!

   上面的圖,是入門DISC時,一定會遇到的一張分類說明。這個版本是內地李海峰先生開授的DISC課程資料,他也是我這段時間DISC的學習老師。

DISC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兩個緯度將一個人加以定位。這兩個緯度分別是: 反應快/慢 & 關注人/事。

   反應快/慢的這個軸,有另一個更實用的區分方式,就是表達直接/委婉。圖的上方D & I是屬於反應快或表達直接的一類人;而下方S & C則是反應慢或表達委婉的一群人。舉例來說,快言快語或說話做事喜歡開門見山的人,多半屬於D或I特質高的人;相對的,說話支支嗚嗚或需要先想一想的人,則是S或C特質高的人。

   而另一個緯度看的是面對事情,先注意到人還是注意到事。D與C都是先注意到是一群人,而I與S則是先注意到人。論語裡說孔子家的馬廄失火了,孔子下朝後第一句話問的是:「有沒有人受傷?」結合兩個緯度來看,孔子是I特質高的人!

   DISC講的是行為傾向。它透過分析一個人習慣的反應模式推估他可能是一個甚麼樣性格的人與該用怎樣的模式回應,投其所好地讓兩人建立起正向的關係。

   除了上圖所列的各個特徵外,就D來說,D特質高的人反應快而且喜歡專注在事情的處理上,要看到結果,因此往往沒有耐性,也不會注意到自己的態度對其他人造成的影響, 「快又有效 」這四個字就是D行人的終極追求,因此與D型人合作,首推辦事效率高,說話做事要一擊中的,才能讓D型人願意繼續和你溝通下去。

   而I呢? I特質高的人與D一樣,都是反應快的人,差別在I感性。I的反應快表現在注意到對方的感覺,也因為他看的到其他人的感受,所以他優先在意彼此的認同與好關係的建立;但也因為這樣,I比較被人詬病的表現是犧牲事遷就人,像是容易受當下氣氛影響話說得太滿最後無法做到。因此,和I型人合作,為了防止他開芭樂票做嘴唇服務,需要一開始就訂好明確目標,白紙黑字寫下來並定期追蹤。

   上面這兩個都是反應快的。下面反應慢的先說S特質高的人。S高的人,一方面在意人,一方面話說比較委婉,所以與人相處時,比較容易讓人感覺沒底氣與沒主見,也不太會拒絕,因此,S型的人在競爭中,容易變成一個被人利用而疏忽了照顧自己的老好人。因此,對於團隊中的S型人,夥伴可能要注意他的負擔,必要時須要幫他拒絕其他人的要求,讓他能好好做事;此外,討論時最好能先問問他的看法,避免他跟著其他人的意見跑了。

   最後,C特質高的人,他的反應慢來自於他會將事情仔仔細細的確認過一次再回應,但也因為仔細,他會注意到其他人沒注意到的細節並希望能改正做好,而且他傾向只信任數據,所以,「吹毛求疵」或「完美主義」就變成的C特質常被貼的標籤,此外,也因為C容易陷在細節中,看到比其他人多的沒做好,所以他也比較容易顯得悶悶不樂。因為C的這些特質,和他合作時要給出空間與時間讓他把他的程序跑完,用數據和他溝通,此外,團體討論時,最好也先讓C說話,避免他掉到確認其他人意見是否正確的坑裡,讓整個討論失焦,團隊的感情也被打壞。

   最後這個是每個特質的優劣勢整理。

   了解了DISC的特質後,有些延伸的應用。

   首先,獨處時照顧好自己,相處時照顧好別人。透過知道D,I,S & C的行為傾向,我們能知道怎樣用對方聽得進去的方式和對方溝通,避免龐大的溝通成本,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知道某個夥伴是高D,和他說話時就盡量簡潔有力,單刀直入,避免太多細節或情感的東西,才能讓他願意與你溝通,將你講的話聽進去。這樣的知道與調整,不光是照顧到對方,也是照顧到自己,因為唯有事情順了,大家才能輕鬆。

   其次,使用D,I,S & C的正面特質堆動事情前進。例如,透過D型人的特質,訂定明確的方向與推動團隊,透過I型人帶動團隊活絡的氣氛,透過S型人腳踏實地的特質把工作做紮實,透過C型人的嚴謹,降低出錯率。在裡李海峰的課程裡有一句很經典的話,說團隊就是;「打配合,做組合!」一個團隊裡,有人D也要有人I,團隊才會氣氛融洽不至破裂,有人I也要有人S,事情才能做的出來,有人S也要有人C,才不會白做工。有人C也要有人D,才不會陷在細節裡。書中以三國劉關張諸葛為例,說了個可能;這四個人,成的時候,是四個人聚在一起成的,而死的時候,都是分開單獨一人的時候死的;以張飛來說,他就是個爆脾氣的大D,他最後因為對下屬下了死命令,要求部下達成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被下面的人給殺了;試想,在那個當下,如果大S劉備也在場,劉備就會出來說些話緩和場面,讓屬下有退路,張非有台階下,事情就不會走到那個地步。因此,DISC的延伸應用除了「打配合,做組合」外,也說「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有完美的團隊!」

   再者,DISC特質,講的是每個人身上D,I,S & C美個特質都有,差別在高低;以一個朋友為例,他是高SC,中D,低I,這代表他是一個享受在幕後的人,但必要時也可以走到幕前(雖然意願非常非常低);同樣以這個朋友來說另一個他的例子,他家中只有他照顧長輩,每天晚上回家他都會拼命跟長輩找話說,因為他擔心長輩白天自己在家無聊沒人說話,一開始他根本不知道要說甚麼,天也聊的磕磕絆絆的,但經過一年多的練習,他現在已經可以很順暢的每晚和長輩聊天,甚至有時會被長輩唸說:「話怎麼這麼多!」這兩個例子想講的是,D,I,S & C特質每個人都有,透過練習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將需要的各職拉出來使用。進一步來說,透過這樣的練習,可以增加自己面對事情時的處理手法,就如李海峰先生課堂裡的另一個金句「凡事必有四種解決方案」,面對不同的狀況,使用不同的特質方式回應,能增加做事的靈活性,繞過阻礙,持續向前。

   每個人每個特質都有加上「打配合,做組合」,可以再進一步延伸應用為,當今天加入一個團隊時,我們可以看看這個團隊缺的是怎樣的角色,我們放大需要的特質,讓團隊更加的完美,這裡舉的是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為例子;以唐僧來說,踏上旅途前,他就是個高S,踏上旅途後,為了達成目標,他轉型成D特質主導;而孫悟空呢? 原本是花果山的一個大D,踏上旅程後,雖然不甘願,但也漸漸地變成大C,確保團隊一路的安全;唐僧與孫悟空因為調整了自己的特質,讓他們在西行的旅途裡,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收穫。

  整理DISC的學習,想了一陣子了,但一直覺得沒準備好,今天,要求自己先求有再求好地先打出來;整個架構與細節還有可以在完善的地方,但先這樣吧!

   對於想了解自己的DISC特質的人,可以玩玩微信公眾號「甄有才」,裡面有免費的基本測試與一些有趣的功能,足夠對自己有初步的認識。

圖片來源: 

- https://www.sohu.com/a/287433187_795456

- https://www.haoy99.com/htemplate/2019-03/32367.html

參考資料:

- 課程: 李海峰DISC人际关系训练营

- 課程: 人際關係必修課

- 書: DISCover自我探索

- 書: 贏得欣賞 在社交圈收穫好人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題 - DISC人格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