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和尚度柳翠》解读

      小说还得看明朝人写的,他们是真的会玩。有趣,很大一部分可能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朝以世俗小说为主,内容很广。但是离不开伦理道德、人情欲望、因果轮回、经济效益这几大方面。而且往往通过人情欲望来反映经济效益和伦理道德,再以此揭示因果轮回的道理。

      《月明和尚度柳翠》选自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其中还有一部戏曲“水田月”徐文长的《四声猿》中的《玉禅师翠乡一梦》与此不相上下。内容超级简单,就是一个叫柳宣教的官员因为玉通和尚没有迎接他,而暗自生气。让一个叫吴红莲的妓女去引诱玉通和尚,和尚把持不住破戒。知道真相后,留下《辞世诵》,要通过“一报还一报”的方式报复柳宣教,当场圆寂。随即柳宣教的妻子怀孕生下一女柳翠翠(玉通转世),柳宣教也去世了。柳翠翠两度成为别人的小妾,又受花街柳巷之风的影响成为暗娼改名柳翠,还乐此不彼,唯一的优点就是保留了上辈子的佛性。后来柳翠受道行高深的月明和尚的点化,悟得“冤冤相报何时了”的道理,又死去了。

      小说还是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很饱满。内容就是一个自我开悟、追寻自我、超越自我的修行过程。有点像弗洛伊德的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的过程。也有点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个境界。甚至也可以勉强用王国维说的诗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套用一7下。总的来说,就是玉通和尚的修行过程。

      里面的名字很有趣。

      柳宣教:宣教宣教,必是个顽固的儒学教化分子,总想着约束别人。然而里面的他居然是个小肚鸡肠、自以为是的家伙,官威不小,真的放到现在也是极尽讽刺啊。

      红莲/柳翠:红红绿绿的,自然跟美色欲望分不开,佛教里还有男女双修的修行方式呢。欲望是人人都有的,尤其是性欲。把持得住也不一定修行成功,或许通过接触它最后再超越它反而才是开悟。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里面提到一个黄金锁子骨菩萨,在《华严经》里有个婆须蜜多菩萨就化身妓女去度化别人,这是一种令人脱离淫欲的接引方式。另外菩萨其实是不分性别的,有男有女。魏晋南北朝时期,菩萨其实是俊美的男子形象;唐朝后期慢慢有了女菩萨形象,其间还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把菩萨的像塑成武则天的样子;金代董解元戏代董解元戏曲《西厢记诸宫调》中张生见到崔莺莺的时候,把她形容成菩萨-样的美人,由此可见菩萨已经成为了女性形象;宋初,菩萨已经完全是女性形象出现了;明朝万历皇帝之母李太后还是九莲菩萨的原身。

      玉通和尚:这个倒是要玩一玩谐音梗了。这个跟宋话本《金本通俗小说》中的《碾玉观音》中的“玉”都通欲望的欲,这.里主要是性欲。玉通和尚在小说里经不住红莲的诱惑,破了色戒。是否道行不够呢?其实从他修行五十二年来看,他道行其实不浅,但是就像《西游记》的最后一难一样有点波折。《华严经》讲修行次第总共有五十三个,而玉通刚好缺了一个。而且玉通或是后来的柳翠都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死亡,没有点本事也不可能想死就死。而且他圆寂之后是化成了一道 金光,还主观臆断地投胎到了自己要报复的柳家,成为柳翠之后也还保留着佛性。这里他可以控制自己的主观愿望,再次证明了他修行的境界不低。

      杨孔目:孔的话,都比较小,目是眼睛,说明他眼界小。而且也可以指代货币铜钱的方孔,还是不大。也说明了商人的小气与吝啬。

      月明和尚:正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非常地开明通透。他是道行最深的那一-个人,可以说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而受到很多人的信任,他也可以知晓柳翠的前世今生,并且度化她。藏传佛教也有通过“看月亮”修行的方式。

      这个小说还比较重要地揭示了佛教与儒家之间的历史矛盾。明朝理学发展,但,是很多统治者都比较重视佛学,所以间接中产生了佛儒之间的矛盾。小说中柳宣教仅以玉通和尚不迎接他,便派出红莲色诱玉通,导致玉通修行不浅却偏偏破戒。也从侧面讽刺了某些佛教高僧不守戒律。另外文中“因果轮回,报应不爽’的佛教思想很突出。可见与“我身德行被你亏,你家门了风被我坏”这句玉通圆寂前的偈语。然而这个小说的境界却比《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高了一层。小说讽刺了儒家的教化束缚,鞭笞了佛家的不守戒律,揭露了商人的一毛不拔,甚至还嘲弄了性欲的荒淫无度。却偏偏没有讽刺佛教修行的纯洁,可见于月明和尚之言“恩爱不会多,冤仇也有尽。只有佛性,常明不灭”。禁欲不一定有所悟,近色虽然是破戒,却得到了以色破色的更.高境界。玉通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投胎成妓女,败坏柳宣教家门风。但她却一直保留着佛性,恭敬礼佛,最后开悟“坏你门风我亦羞,冤冤相报何时休?今朝卸却恩仇担,廿八年前水月游。”至此,玉通真正欲通.....他顺利地通过了情欲的束缚,得到真正的解脱。

        最后的玉通或许不能与月明和尚相提并论,但他已经到达了小乘佛教中度己的至高境界。可见于小说结尾“红莲柳翠总虚空,从此玉通长自在”。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后的玉通看见美色都会妥善处理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月明和尚度柳翠》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