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前言
让-雅克·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其中《爱弥儿》主要阐述了卢梭对教育的看法。
人的教育分为自然(智育、德育、体育和情感教育等一切教育都要遵循人类的本性,使人的身心能够得到自然的发展)、社会、公民教育。
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地说明儿童每个时期的成长规律和该时期的教育重点,卢梭虚拟出一个男孩的形象——爱弥儿
为了阐述自己的爱情教育观,卢梭又创造出一个女孩的形象——苏菲。
第2章原序(节选)
对于儿童,我们完全不了解;要是他们形成错误的想法,就会误入歧途。睿智之人总是费尽心思去研究成年人之所知,而不考虑儿童之所学,他们对待儿童就像成人一样,毫不考虑他们还没有成年。
第3章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
教育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
教育的本质
教育会给我们刚出生时没有但长大后会需要的东西。这种教育,我们或者从自然中获得,或者从他人身上学到,抑或是从事物中得到。【我们的才华和各个器官的发育,都是自然的教育;如何使用这种才华和发育,就是他人的教育;从影响我们的事物上得到的经验,便是事物的教育。】
自然的教育
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我们不能控制自然的教育,只能部分决定事物的教育,真正能完全控制的教育就是他人的教育。
自然就是习惯——本质还是朝向原有的方向,所以一旦障碍消失,这种植物就会继续笔直地向上生长了。人的天性也是这样。当人类处于不变的环境时,他能保持自己养成的习惯,即便这些习惯不大自然;可是,只要环境一有变化,习惯就会消失,天性就会显露出来。
两种教育制度
一种是公众的和共同的,一种是个人的和家庭的。
家庭(自然)教育
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口头的训导,而是实际的行为。
人们只是想如何保护孩子,这远远不够。还应该教会他长大后如何保护自己,教会他怎样承受挫折,教会他不要把繁华和贫穷看在眼里,教会他在冰岛天寒地冻的雪地里,或者在马耳他烈日炎炎的岩石上,都能生活下去。你费尽心思想让他避开死亡,这是不可能的,人终归要一死。
遵循自然法则,磨炼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愈发宝贵。因为除了他自己的价值,还有别人为了抚养他而花去的精力;除了失去他的生命,还有我们因他死亡产生的悲伤。所以,在用心呵护他的同时,我们还得考虑他的未来。
老师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了他,就是没教给他认识自我,没教给他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没教给他如何生活以及追求自己的幸福。
无拘无束地成长
母亲的责任
一个孩子更需要母亲的关心,而不是母亲的乳汁。
父亲的责任
母亲是孩子真正的保姆,而父亲是孩子真正的老师。夫妻间应该在教育孩子的做法上达成一致。由通情达理却心胸狭窄的父亲教育,也好过不负责任的老师,因为爱心弥补才能远比才能弥补爱心要好。
环境的选择
让孩子去乡下呼吸新鲜的空气
学习的起点
再重申一次:人的教育在他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在他能够说话和听懂别人说话之前,他已经在接受教育了。经验出现在教育之前,在他认识自己的乳母时,他就已经获得了许多的经验。
过于严厉地规定饮食和睡眠时间,会让他们觉得每隔一段时间后,就必须得进食或者睡觉,久而久之,他们想吃饭和睡觉,并不是出于需要,而是因为形成惯性。
用手感知世界
表达的欲望
在年纪尚小且有需要时,他们就这样表达:感觉表达在脸上,感情则表达在眼神里。
哭泣的意义
必须尽早养成他不对人发号施令的习惯,因为别人不是他的奴仆。
父母的引导
自然地控制孩子的欲望
必须得让他们利用自然给予的所有力量,而且不能滥用这些力量。这是第一个原则。孩子身体的需要,不管是在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必须满足,弥补他们的劣势。这是第二个原则。在帮助孩子的时候,必须明确只有在他们真正需要时才施以援手,绝对不能理会他们乱七八糟的想法和无缘无故的欲望。好好研究孩子的语言和动作,在他们还不知道假装时,我们能区分他们的欲望是出于自然还是心里所想。这是第四个原则。只要几段有叶子和果实的树枝、一只能够听到沙沙声音的果壳、一点儿能让他咀嚼的干草,这些就像那些漂亮的玩具一样,足够让他玩得开心了,而且也不会让他养成奢侈的习惯。
胆量的培养
养成看见新鲜的事物却不受其影响的习惯,就可以瓦解这种害怕。在干净得没有蜘蛛的房间里长大的孩子,会害怕蜘蛛,等他成年了还有这种害怕的心理。
第4章开发儿童的基本能力
儿童能力的发展
每当孩子摔跤、头上撞个大包、鼻子出血、手指划伤时,你不要着急忙慌地去他身边,先安静地站在边上,过一小会儿再过去。伤痛已经发生,他就必须学会忍受。我们急切的样子,反而会让他更加惶恐,从而加剧了他对疼痛的感觉。实际上,我们受伤时,让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受伤的感觉,而是心理上恐惧的感觉。我们这么做,起码帮他排除了后面一种痛苦,因为他看到我们这么紧张他的伤势,由此会判定自己受伤严重。我的爱弥儿可能天天挂彩,但他心里是快乐的;你的孩子可能受伤不多,不过他心里压抑,十分不自在,满是忧愁,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顺应天性
不要忘记适应环境,不要追逐幻想。万物皆有序,人类也有其位置;在生命的秩序中,童年也有自己的位置。把大人和小孩区别看待,安排每个人的位置,并让他归属于那个位置,依照人性来处理欲求,为了人类的幸福,我们只能做这些了。其他事都以各种外因而转移,而我们无法影响外因。
强者就是满足于自身能力的人。超出自己的能力做事,就会变得弱小。所以,不要认为你的官能增加了,体力也就增加了。假如你的傲气多过你的体力,你的体力反而会变少。
真正的权利不得超过自己的能力。你要用他人的视线去观察事物,就得以他人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
大人之所以强大,孩子之所以弱小,并不是因为大人比孩子更有体力,而是因为大人可以自给自足,而孩子不行。
他必须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但别让他因弱小而痛苦;他应该依赖大人,但别受大人摆布;他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但不能指挥别人。只有在他确实需要,或者别人比他明白利害关系时,他才能服从别人
自由地生活
学习的欲望
最大的动力来源于现实的利益,这也是让人稳步前进的唯一动力。爱弥儿有时会接到他的亲朋发的请柬,邀请他去吃饭、玩耍、划船或者看戏。这些请柬简单明了,意思清楚,字也很好看。他需要找一个人念给他听,可是有时候找不到人,有时候找到的人磨磨蹭蹭。
体力的配合
他的身体和头脑都得到了锻炼。他听令于自己,而不是别人,因而他能把身体和头脑结合起来。他的身体越强壮,脑子就会越灵活。
黑暗中的练习
在所有事情上,我们的习惯都可以制约我们的想象,只有新鲜的事物才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对于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的事物,发挥作用的是记忆力而非想象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见怪不怪”,因为只有想象的火花才能点燃情绪。因此,当你想医治某个人对于黑暗的害怕,你不用跟他讲各种道理,只需要经常把他带到漆黑的地方去。
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的形成
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我们原始的情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有的本能活动都是为了生存和得到幸福。因此,我们产生的第一个正义感,来源于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而不是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
第5章智力开发与技能培养
用兴趣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
当宴会在进行中,各种菜被端上来时,我对着他的耳朵说:“你来估测一下,桌上这些东西在被端上来前被多少人碰过?”这样简短的一句话会在他的脑海中产生怎样的波澜啊!让人心旷神怡的闲情逸致很快就不见了。他思考、他沉默、他估算、他心神不宁,当那些哲学家被美酒或佳人迷得神魂颠倒,像个小孩子一样在那里大放厥词时,这个孩子却独自在那儿用哲学的态度思考问题。他来问我,我拒绝回答,我跟他说改天再告诉他。他急了,忘记要吃要喝了,恨不得赶紧离开餐桌向我追问到底。他的好奇心驱使他想赶紧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学习的目的
对于自然的需求,每个人都是相同的,每个人满足需求的办法也是一样的。应该让教育去适应一个人,而不是去适应他自身以外的东西。因为你培养他只能适应一种社会地位,这就让他无法适应其他的社会地位,如果命运和你开了个玩笑,那你除了让他变成一条可怜虫外,是不会有其他结果的。一个已经成为叫花子的贵族在最落魄的时候还在赞美他的出身,这不是很可笑吗?一个已经破产的富人,一想到人们对穷人的那种蔑视,就认为自己已成为人类最卑微的人,这不是很糟糕吗?
精心选取儿童学习的内容
到自然中去
孩子最早在读书时并没有运用思想,他只是在读书,而不是在受教育,只是学习了其中的文字和句子。因此,先让你的孩子去观察大自然,很快他就会变得很好奇。
激发学习的欲望
不要说得过多,如果他向你提问,你也不要回答,将话题转移到别的地方。问题留给他自己解答,一定要让他学会思考。
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
价值观的培养
我会对他这样说:“现在你长高了很多,看一下你去年跳过的沟和搬动的重物。再瞧这边,你去年把一块石头扔了这么远,你一口气跑了那么远……今年,来看看你已经有了这么大的本领了。”我用这样的方式鼓励他,所以他不会对任何人有嫉妒心理。他想超越去年的自己,他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我不觉得他想超越自己的欲求有什么不对。
第6章——8章
保护童真 洁身自爱
我们所有欲求的初衷和本源,唯一一个和人类一起存在而且不离不弃的基本欲求,就是洁身自爱。它是最初的、存在于人类的心灵深处、超越其他所有欲求的需求。不仅如此,从某个方面来讲,所有其他的欲求都只是它的延伸。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如果你能够接受,就可以承认,一切欲求都是自然而然的。
儿童情感的培养
人之所以是群体动物,是因为自身的柔弱。我们爱他人,是因为我们有相同的苦难。如果我们自己不是人,对他人就没有职责。对别人产生依赖,说明自身力量不足。如果我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就不会想要和他人有联系。因此,我们的弱点让我们有了一丝幸福的感觉
同情心的建立
第一,人不会设身处地地为那些比自己幸福的人着想,只会想到那些比自己更需要同情的人。
第二,看到他人痛苦,我们同情的只是自己可能会遭受的那些痛苦。
第三,我们对他人痛苦的同情程度,取决于我们对那个遭遇痛苦的人想象出的感觉。
女孩应有的样子
因此,只有智慧才是女人真正的资本。我们在此所说的“智慧”,并不是社交场合中令人称赞的毫无意义的机灵,而是与其地位相符的智慧,是利用女性的地位和优点来驾驭男性的艺术。不过有时候,年轻女孩之间也存在真正的友谊。
在如花似玉的年纪,快乐活泼的心情如同善良的天性一样,能左右女孩的决定。她们喜欢自己,所以也喜欢其他人。事实就是这样,就算在男孩的面前,她们也热烈地拥抱和亲吻,虽然她们明白男孩会嫉妒这种亲密的关系,不过她们还是以此引发男孩的羡慕而自豪。
显然人们越不平等,自然的感情就越容易被破坏;等级差距越大,婚姻的牵绊越疏松;贫富差距过大,岳父和女婿之间越没有恩情。无论主人还是仆人,都不再爱自己家了,他们重视的只是自己的社会地位。
结语
①卢梭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在爱弥儿的教育中也很注重对爱弥儿德育的培养,在这方面是有指导意义的。
②女孩的教育。这章的论述完全受时代所局限了,而将各个阶段的教育完全割裂进行,则与当下社会的教育大势不符。
③卢梭的因势利导是可取的,自然教育法对家庭教育还是有所借鉴意义的。
④本书所提倡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提出的教育方法时至今日依然能从其中得到启发,不得不说是一部伟大的教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