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的今生和前世

艾,又名冰台(《尔雅》)、艾嵩(《尔雅》郭璞注)、医草(《名医别录》)、炎草(《坤雅》)、薪艾(《薪艾传》)、黄草(《本草纲目》)、家艾(《医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艾蓬、香艾、阿及艾(《中药大辞典》)。现代认为古代的艾是菊科植物艾,及近邻种的复合名称,药用其叶,故药材名为艾叶。关于“艾“名的来源,《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解释:此草可义疾,久而弥善,故字从义,而名“艾”《博物志》载“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艾名“冰台”;医家用其炎百病,故又曰“炎草”。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收载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就载有艾,《诗经》“王风·采葛”条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庄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此外,《楚辞》有“萧艾于笸笥谓蕙芷而不香”。《春秋外传》有“国君好艾,大夫知艾”孔瑶之《艾赋》有“奇艾急病,靡身挺烟'等记载。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重要而常用的治病药物。

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医病理学、针炎学、诊断(切脉)学的基础,书中主要叙述的是医学理论,对千药物的记载较少,而艾叶却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

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后世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其附方中有2个用艾的处方,即笃归胶艾汤和柏叶汤,前方仲景用其治经寒不调或胞阻胞漏、宫冷不孕等症,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后方仲景用其治吐血不止,取艾叶之“主下血、衄血”之功,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东晋葛洪撰《肘后备急方》,书中收载的多为民间常用的简验便廉之治病处方,据初步统计,该书中收载有艾叶的处方有15首之多,如用治胸胁腹痛或吐衄下血;卒心痛;伤寒时气,温病;下部生虫烂肛;掣痛不仁;白癫等。用法有水煎服(煎剂)、煎水洗(洗剂)、炎剂、烟熏(烟熏剂)和制酒服(酒剂)。

艾叶作为药物正式记载始见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该书对艾叶的药性理论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炎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赞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一名冰台,一名医草,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暴干。作煎,勿令见风。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所载的“止下痢”、“妇人漏血”、“衄血”等应用,一直为后世所遵循,时至今日,仍是艾叶的主要应用方面。

唐·孟洗《食疗本草》最早介绍了艾叶的食疗方法及作用:“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饿忳,可大如丸子许。”“春月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面作饿忳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

宋·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对艾叶生药学内容有较全面记载的专著,云:“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炎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嵩,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书中附有“明州艾叶“图,从现有的资料看,《图经本草》是最早描述艾叶植物形态,最早绘有艾叶植物形态图和最早提出艾叶药材道地之说的本草书籍,为后世正确鉴别和确认艾叶品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明·李言闻、李时珍父子对艾叶研究颇为深入,李言闻曾著有《薪艾传》一卷,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炎疾,功非小补”。此书可能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艾叶的专著,惜已失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植物形态有详细的描述,对前人论述艾叶性寒和艾叶有毒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和指正,并附用艾叶治病的单、验方52个,是收载艾叶附方最多的本草专著之一,为推动和指导艾叶的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李时珍对于产自家乡的道地药材薪艾更是十分推崇,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薪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薪艾,相传他处艾炎酒坛不能透,薪艾一炎则直透彻,为异也。“此述被后世视为有关薪艾的经典论述而被历代医籍所转载,薪艾也因此而名传渐远,闻名天下。

在药理作用研究方面,众多的药理实验已证明,艾叶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支原体及衣原体、镇痛、抗炎、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抗肿瘤、护肝利胆、抗肝纤维化、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解热镇静、抑制心脏收缩及降压、抗溃疡等作用。从而使艾叶的应用范围在传统基础上有较大的扩展,并为艾叶的扩展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

在艾叶制剂方面,传统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锭剂、熏洗剂、香袋剂、炎剂及贵剂等,现代已发展到注射剂、胶襄剂、气雾剂、片剂、口服液、合剂、灌肠剂、颗粒剂、洗剂、茶剂及油剂等新剂型,从而为提高艾叶疗效、降低副作用、方便使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现代临床应用方面,艾叶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崩漏、痛经、宫外孕、胎动不安、流产、不孕症、妇女白带等;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感冒、鼻炎等;消化道疾病如肝炎、痢疾、泄泻、胃痛、消化道出血等;风湿痹痛类疾病如腰痛、三叉神经痛、关节炎、肩痹等;皮外科疾病如皮肤溃疡、皮炎、湿疹、烧烫伤、痔疮、阴囊痛痒、阴茎肿大、距抚、麻风病反应、新生儿硬肿以及症疾、阴缩症等多种疾病,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炎法是艾叶应用的一大主要方面,近代对艾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十分重视。药理实验证明,艾炎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休克、护肝、防治脑血管疾病等作用,还具有抗溃疡、促消化、镇痛、解热等药理作用,药理实验还揭示了艾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糖尿病、精神分裂症、阳虚证、肾上腺皮质萎缩等病症的机理。艾炎的临床应用更是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心脑血管类疾病、骨伤及风湿类疾病、皮外科疾病等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真可谓“炎治百病”也。

在艾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也有较快的进展,过去曾开发出薪艾精、李时珍中药保健腰带、薪艾蚊香、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嵩枕、薪州艾条、无烟艾条等系列产品,最近,已有薪艾沐浴背、艾阴洁皮肤黏膜抗菌洗剂、艾叶健肤沐浴露、艾叶除菌香皂、艾叶健肤花露水、艾叶抑菌洗手液、薪艾沐足系列、薪艾中药热敷眼罩、艾香抗菌条、艾油电热蚊香、艾叶香烟、艾叶油微胶囊、抗菌口罩、艾叶卫生巾、艾叶空气清新消毒剂、艾叶天然爽身粉、艾草防臭鞋垫等艾叶新产品问世。艾叶保健食品也正在开发之中,艾叶茶、薪艾保健酒、艾叶饺子、艾叶月饼、艾叶粽子、艾叶绿豆饼等都有上市销售的成品,安徽郎溪上野忠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还专门生产艾叶食品类,如艾糙耙、艾水饺、艾青团、艾香串、艾汤圆、艾酥饼、艾铜锣烧、艾香粥等批量上市,深受欢迎。艾叶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相信随着艾叶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艾叶这个重要而“伟大”的传统药物将会为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艾叶的今生和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