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懂日记:2020—02—05

四宝是91年出生的。

考上本科那年,村里很轰动。

为啥轰动?

第一、考的的确不错,超过重点线了。

第二、他爹爱出风头,又放鞭又放炮。

那时,我还在村里生活,我觉得表演过了,什么年代了,考个本科有啥了不起?我们那个时候竞争那么激烈,村里为我放个鞭就罢了,如今什么年代了?考不上才是稀罕事,你还放鞭。

我爹跟我一样,背后把他们嘲笑了一番。

为了显摆的更加彻底,填报志愿时问过我,意思是看看选个什么学校好?

罗列了五个。

三个是医学院,首都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

两个综合院校,山东大学,青岛大学。

让我选?

我肯定选山东大学。

最终,还是选了医学大学,被哈尔滨医科大学录取了,实事求是的讲,考的真不错,一般分数考不上,为什么非选医呢?是四宝喜欢医学?

不是。

父母的信念,觉得当个医生挺好,特别是农村人去城里看病,看医生的眼神都是崇拜的,多么神圣的职业,动动手术还有红包,用用耗材还有提成,你看看骨科那些医生,大别墅住着……

咱是理解的。

我爹当年帮我选择,也是二选一,要么师范,要么医学。

四宝他爹是大辈。

四宝也是大辈。

我娘见了四宝都要喊小叔,农村一切以辈分说话,我喊四宝什么?

小姥爷。

就是他跟我姥爷是一个辈分的。

那时,我在村里很乖,从小被催眠的,都夸我这个孩子好,见了谁都喊,我们家辈又小,除了爷爷就是姥爷……

嘴上喊,心里不服。

就把我爹那套理论搬出来了:他们为什么辈大?因为穷大辈,过去穷,娶不上媳妇,让人套了圈。

对!

很解恨!

村里也分圈,例如四宝他爹动不动找我爹站站,所谓的站站就是在街上遇到了说说话,聊聊孩子什么动向,这才是有共同语言的,孩子都挺有出息的。

四宝毕业了。

毕业后去了上海,就是万源路的那个儿童医院,说进去比高考还难,几百个人选一个,他过五关斩六将,中了。

他爹恨不得见个人就炫耀一番。

见了我就说,以后你去上海的时候,就找你小姥爷,怎么不让他请你吃顿好的?

好!

又一年,过年。

四宝回来了,带了个女朋友。

把我馋的不轻。

我是馋这个女朋友,我记得有个作家写过一段话,是说自己到了70岁才不愧疚,因为在70岁之前,他总对朋友们的媳妇们感兴趣,应该跟我一样吧?

馋!

四宝说话都有了一股上海味……

留了微信,让我有机会一定去,我满口答应,行,行,行,一定去。

那时,我有个大G朋友在那附近,住南方城,大G不是车,是型号,大G在上海是做培训的,培训的内容相当无聊,整理与收纳,还起了个名字叫整理美学院。

大G内心是瞧不上我的,每次我去上海,带着她一起见朋友。

见完之后,她都会来一句差不多的:懂懂,我觉得你不能跟他们玩,太拉低你的档次了……

我心想,我跟他们是同一个档次的。

之所以没拉黑我,是因为我对她很有用,虽然她瞧不上我以及我读者,但是她瞧得上这些人的消费力,我帮她推过一次课,招了40多万,分给了我六万块钱,还破天荒的让我抱了抱,但是手只能放在腰上,不能挪动。

减震,真好。

我总想起沃尔沃那个安全气囊的广告。

就那感觉。

又一次,我在苏州,大G非要去苏州找我,聊聊天。

我一听,那不行,咋能让你随意走动呢?你背负着这么重。

我来!

就跑去了。

我以为着急找我干什么呢?

原来是喊我商量推课程的事。

没意思!

大G这种女人,都是“戏弄”男人的高手,让你感觉她心在你这里,就是不让你得手,仿佛一推就倒,你真推,她就跟鬼似的,让你扑空。

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高手。

还有一个是在青岛做农庄的,做什么农业,搞了很大的一片地,可以理解为田园综合体,她老公在深圳有家三板上市公司,俩人算是两地分居,她在青岛,他在深圳,她觉得总是闲着不行,就搞了这么个业务。

做农业是需要处理各式各样的业务,而那个姐姐长的也好,就是略老了一点,她处理的特别好,什么策略?

就是我说的这个策略。

你要跟我好,我不拒绝,但是我保持距离,不是我求你办事了,是你总是动不动主动问一句:有什么困难不?

但是,不让任何人得手。

这个姐姐跟我关系很好,纯洁的友谊,她曾经这么讲过,你太刚烈了,事情做不成,你太柔软了,名声做烂了,你们开你们的玩笑,我仿佛听不懂,喊我吃饭我也去,但是别的,不行。

这两年,联系的也少了,只是逢年过节会发点她弄的特产,年前我看发的是苹果,叫什么旧店苹果,名很有个性,具体口感如何不知道,因为我不大喜欢吃这些,这就如同我采访海南人,你们喜欢吃山东苹果不?

答复,太硬,不喜欢。

写跑了题……

继续说小姥爷,跟大G一聊,妈的,原来跟我谈推广,我觉得没意思,我还是自己玩玩吧,这附近我非常熟悉,整个闵行我都熟悉,之前我媳妇住万科城市花园,我骑自行车几乎是转遍了大街小巷,也就那个时候,我对上海有了全新的认识,就是我无意骑车进入了一些内部道路,例如别墅区,这些地方都不允许自行车通过,我不知道后来有共享单车后这个情况有没有改善。

你骑着自行车,让保安撵出去,很尴尬。

脸都红了。

也就是我没骨气,我要是有骨气,我就会在心里说:妈的,有机会我也买套!

我就约了小姥爷,你明天上班不?

夜班。

那我们一起吃饭吧?喊上你女朋友。

好!

在我们村,四宝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仿佛去上海当市长了。

一提上海就想到了四宝,甚至上次乡镇上到宁波招商还特意从虹桥转了一下站,就是想来拜访一下四宝,学医的嘛,资源!

我比村里人见识要稍微多一点。

我觉得,可能很牛B,但是不至于太牛B。

说实话,我也略忐忑。

我咨询了大G,附近有没有比较有特色的饭店,我要请我们村的头牌吃饭,大G推荐了万源幸福小馆,说是上海本帮菜,也不贵,人均百元左右。

不到11点,我就去先占上位置了。

还特意跟前台交流了一下,特色菜是什么?分量如何,我们是山东大汉,要按照你们本地两倍的餐量点,别嫌浪费,也算一种礼节,我不能跟复旦大教授似的,俩人点了一个菜,跟我讲,千万不能浪费,吃完这个菜咱再点个菜……

四宝跟女朋友来了。

我急忙招呼:小姥爷,这边。

他急忙摆手,别,别,别,喊我名。

四宝去洗手,我先端详了一下他这个女朋友,感觉换人了?咋没有我在老家的时候看着漂亮了呢?是在上海的缘故吗?感觉很普通,而且嘴有点歪,应该是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造成的,长期下去会造成下颌紊乱。

不好看!早知道我就不请了。

吃饭花了不到500块钱,他跟我抢,其实不用抢,既然我决定买单,肯定都安排的妥妥的,这方面咱是专业的,干办公室出身的。

四宝提议,要不,去我住的那边坐坐?

好!

他们俩跟人合租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就在古美西路上,小区有些年岁了,屋子里也没啥家具,一张床,两张桌子,有个台式电脑,行李箱、各类箱子堆放在一起,从杂乱无章以及窗台上晒的内衣来看,四宝这个女朋友也是农村出身。

这过的啥意思?

离上海市长差太远了。

就这,一个月房租还要3000元,女朋友还准备考博,没有工作,他一个月剩不了多少钱,只能这么说吧,虽然有学历,有工作,但是也是在上海苟且生存而已。

跟他爹吹的?

天壤之别!

乡镇上的那次来人,四宝是带着去医院逛了逛,看,这就是上海的儿科医院,多么的高大上,这就是我平时工作的科室……

未来肯定有出息。

如今?

还是有一丝窘迫!

我走的时候,四宝问了我一句:你现在还在县城卖阿胶?

我说,不做了。

把我都问愣了。

我什么时候搞过阿胶?

想起来了,我在村里生活时,的确做过东阿阿胶,不过只是桃花姬,为什么我说小地方公司的股票不能买呢?管理太混乱了,阿胶是一套销售系统,桃花姬又是一套销售系统,给钱就可以做代理,不限区域不限数量,而他们自己呢?又搞了网店也卖桃花姬,一到搞活动的时候,他们顺丰包邮的价格比我们的进货价还低,你说怎么搞?我们自己都去网店上进货。

我是不认可这些神奇补品的,但是我知道老百姓认可,就当生意去做了,纯粹是找个理由玩皮卡而已,那时我买了那辆D22皮卡就是为了拉货。

我在想,我在小姥爷心目中的形象,原来还是个县城小商贩,怪不得他敢领我回

“家”看看,他不知道我今天过着什么日子了。

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你看东阿阿胶的管理问题,也是很多公司的管理问题,也是很多机构的管理问题,为什么危机来临时,我们感觉系统这么乱?

就是各自为各自服务。

例如电商部门只考虑电商区域的,直营部门只考虑直营的,代理部门只考虑代理的,最初的想法是好的,彼此竞争。

结果呢?

自己把自己掐死了!

我身边有个微商大佬,我曾经采访过他,你们能笑到最后的关键是什么?

他说,不乱价!

我跟着刘胜做过一段时间的酒,他也是类似的观点,就是只可以涨价,不可以降价,对外呢?

要统一价!

说,大家都会说,可是搞着搞着,乱了价,我说的那个微商大佬,他跟我讲,他们光兼职的网络价格巡查员就有800多人。

我在上海还认识两个女人。

一个是卖茅台的,人高马大的,颧骨有棱角,一看就是蒙古族的,她也的确是内蒙古人,在上海一处写字楼里租了个办公室,卖酒,每天拿酒当香水拖地,一进门,扑鼻的酒香,卖的不是茅台酒,而是茅台镇酒,但是概念很好,就是可以窖藏的酒,仪式感很强,你家生了个女儿,帮你储备上几坛酒,没有花园的还不卖,必须是专门帮你埋到花园里。

说是不少明星藏了这个酒。

有图有真相。

也有瓶装的,瓶子是金黄色的,还盘着龙,仿佛康熙大帝也喝过茅台,一瓶酒四五百块钱,说,即便是专业人士也区分不出这个酒跟茅台的区别,为什么呢?

就是同一个配方,同一个水。

能有什么区别吗?

对我很好,送了我一箱六瓶,没事还请我吃个饭,各方面都挺好的,唯一我觉得有些出戏的地方就是,你这个过于明显的民族特征,我总觉得应该在草原上骑马,总感觉跟上海这个写字楼不匹配。

除了她,我还认识一个女人,在上海教钢琴的,甘肃天水人,皮肤黝黑,不仅仅是胳膊黑脸黑,是浑身黑,总感觉是中非混血儿,吉克隽逸的感觉,这种黑是晒不出来的,就是天生的。

头发像非洲人,爆炸款的,其实呢,非洲人多数是没有头发的,我们看到的非洲小辫之类的,那都是假发。

别怀疑我说的,我是非洲通。

非洲人的头发,顶多有我们的睫毛那么长,他们的发型都是粘上去的,为什么叫小脏辫,总是不洗,能不脏吗?

你别说,她教钢琴是很有感觉的,因为总感觉是外教,而且性格张扬,肢体动作张扬,就是郎朗的那个感觉,很适合表演,但是呢,中国人不大喜欢,你教琴就安安静静的教,咋总感觉要飞呢?

上海教钢琴跟我们县城教钢琴还是两个概念。

上海那边以启发、乐趣为主。

就是让孩子爱上钢琴,爱上音乐,整个课程是非常愉悦的,我们孩子怎么学钢琴?一边哭一边弹,大部分老师,不仅仅是钢琴老师,我说的是所有,都只具备教知识的能力,而不具备催眠的能力。

能把台下所有人的情绪调动起来,那才是催眠高手。

我去旁听过爆炸头教琴,配合着《猫和老鼠》的动画片,非常有意思,钢琴前的她,那真是神采奕奕,这个词不大准确,应该说是星光灿烂,就是舞台之星的感觉,很有魅力。

想知道猫和老鼠是怎么弹钢琴的吗?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个视频看看:陈家欣钢琴演奏《猫和老鼠》。

爆炸头虽然有国际范,但是我一看到她就容易联想起那个唱《张老汉》的张尕怂,我觉得爆炸头应该也是这个打扮才行,穿个花棉袄抱个破琵琶。

去四宝那,我也有类似的感受。

就是在家的时候,感觉他是城里人,到了上海一看呢?他就是农村娃,细节之处很明显,虽然是学医的,但是牙结石特别厚,你这个包浆要好好保护着,别接吻的时候让女朋友给啃去一块。

还有一类人,正好相反。

人在小地方,却适合大都市,小嘟囔就算一个,小嘟囔是上海大学毕业的,资深名媛,而且没啥绯闻,在本地提她的名可能知道的不多,但是提她公公,基本是家喻户晓。

小嘟囔,为什么给起了这么一个绰号?

她姓杜,农字辈,她的名字连起来读,很像本地的土话:嘟囔。

她是怎么嫁进去的呢?

被她公公看中的,她刚参加工作不久,参加了一次全民运动会,打的乒乓球,被公公一眼看中了,觉得这姑娘性格好,不急不躁,而且很有礼貌。

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硬娶回家了。

我曾经求证过她本人。

虽然跟江湖传言略有出入,但是大体流程是差不多的,公公先是看了她打球,然后托人说的媒,至于说公公追到单位之类的,那就是江湖演绎了。

婚后,生了俩娃,就不上班了,做了分公司的负责人。

再怎么说,她是见过大场面的,至少坐过上海的出租车,记得有次吃饭,她讲了这么一件事,就是1997年她在上海读书,那时的上海出租车司机已经跟我们去日本见的出租车司机差不多,会跑下来帮你开车门,帮你拿行李,说再见之类的,就这个服务水平和意识,青岛今天也还没有,至于县城?

这一辈子是看不到了。

她在很早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实业轻量化,资产一线化,把家里这些重资产逐步转移到一线城市,门面房该卖的卖,置换成同等价值的一线房产。

她比较喜欢跟我玩,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觉得我也不该在县城,就是她有很多观点是愿意跟我商量的,在深圳与上海之间,她依然选择上海,理由就是上海的底蕴是深圳不能比的,若拿股票来举例,深圳是创业板,一涨就疯涨,上海则是上证50,涨的慢,但是稳定。

我们一起去看过三亚的房子,她与本地几个名媛买了,我没买,因为我觉得销售模式存在风险,全款买下,慢慢交社保,一年后再网签,这里面变数太大,她们觉得无所谓,因为整个三亚的房产都这么操作。

又一起去看了上海的法拍房。

当时做法拍房的朋友是复旦的,我们几个人坐下小聚,我看到了嘟囔的另外一面,就是当她跟上海这些朋友交流时,她才是真正的上海人,言谈举止,这哪是县城来的?

包括一些专业术语,都是我从未听她讲过的。

很是敬佩。

我们还一起去吃了西餐。

过去,我还以为她是嫁入了豪门。

其实,是下嫁了。

我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想象力,例如一想到留学生,可能就想到了王思聪这个类型的,一想到海外华侨,就想到了陈嘉庚这种大儒商。

其实,并非如此。

五年前,我去澳洲,遇到了一位留学生,就是一看就是农村孩子,穿着打扮很朴素,在中餐厅打工,闲聊了几句,她是研究生后出的国的,非常的木讷,木讷到了什么程度?

她都不知道淘宝,不知道阿里巴巴。

问我机票从哪买的……

仿佛跟我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形容她是书呆子,再准确不过了,类似的留学生我还遇到了几个,多是打工的,真正有钱的家长一般不会让孩子到澳洲留学的,即便去也不会打工的。

还遇到一个姑娘,长的也不错,一口流利的英语,她在奥克兰一家毛毯厂打工,先是出来一个老板,然后她当秘书,老板说一句,她说一句,意思是这是一个百年企业,生产的地毯、毛毯都是新西兰国宝级的,曾经作为国礼赠送过中国,然后带我们参观一圈,开买吧!

我们同团的一个老头,刷了16万。

那个什么羊驼地毯,一片4万,他要了4片。

当时我是领队,我还加了这个姑娘的QQ,我劝过她,意思是干点什么都好,别干这个,什么意思呢?

就是除了我们这些领队、导游之外,没有人知道真相。

真相就是,这一切都是假的。

那个老外是演员,她也是演员,就是演了这么一出戏,包括那些正在干活的工人也是演员,游客不来是不会干的……

这不是个例,全球都是如此。

过去,我对留学生、国外定居这些都充满想象,真见多了,接触多了,就一个感觉,大部分人在国外,都过着很寒酸的生活,无论是留学还是定居。

只适合想象,不适合拜访。

包括我很崇拜的一个人,当我去了他所居住的社区,怎么理解呢?就是我以为他在上海,结果他在我们县城。

就是我以为他在纽约,结果他离纽约还有300公里,每年去那么几次纽约,平时就在小镇上生活,在小镇上有个小型的清洁工厂,员工大部分也都是中国人。

那有没有在国外过的很潇洒的?

有!

例如我们本地那些企业家的孩子,他们在国外多数都是扎堆的,跟本地买房子差不多,你要这套我要那套,都挨着,偶尔派个家长过去照顾过,轮岗。

那些孩子,真是花天酒地。

不是带个小院嘛,小院里全是垃圾,也不打扫,喜欢跑车就买,好在也便宜,一年花个三五十万,父母也觉得无所谓。

有些呢?

跟风!

感觉谁家的孩子在澳洲,咱也送去吧,一年二三十万,咱还是可以承受得起的,于是送去了,孩子跟着人家一起玩,消费也自然跟上了,脚踩着脖子问家长要钱,最终家长自己把自己绑架了,家里一共两套房子,卖一套给孩子交学费。

这也是发生在我身边的。

圈子不同别硬融,这个是真的会倾家荡产的。

关键是孩子受挫!

前几天,我跟牛哥还在聊这个话题,就是海外房产投资,日本、美国这些是可以的,以后欧洲、澳洲、加拿大、新西兰这些,对华人的排斥肯定是越来越厉害,因为华人太有钱了,例如我们去新西兰,朋友开宾利接机,那边宾利就跟咱这边买个宝马7系差不多,没啥,路上能遇到的豪车很多都是华人开的。

也就是说,去这些地方投资地产不是很好的选择。

因为有沉没风险。

新西兰那边的住房理念很短线,他们不考虑长线投资,年轻的时候租房,结婚的时候俩人买个小房,有孩子后买个大点的,孩子一多再买个更大一点的,带院子的,孩子读高中的时候,是全家房子最大的时候,然后开始做减法,孩子读大学了,房子小一点,越来越小,最终呢?卖了房子去住养老院。

他们的住房是动态的。

咱哪管这些?

去了,照着大户型,弄就是了。

那时我们去考察过新西兰的公寓,老外很少住我们说的楼房,一般都是HOUSE,公寓一般都租给学生之类的,投资回报率在10%左右,例如100万买套公寓,一年的租金收入就在10万左右。

好是好。

只是,我总觉得不确定性在哪呢?

买了房子后,你让我再自己去找到这套房子在什么位置,我都找不到,我只能依托当地的朋友,但是我这个人性格不好,容易跟人分手了,那就等于风筝断了线。

还有一类人在国外生活挺好的,就是在国外有自己的产业的,并且赚了足够多的钱,例如刘胜在巴黎就可以,住着大HOUSE,结交着社会名流。

但是,这种毕竟是少数。

还有一类,就是北纬姐这种,你说赚钱吧?

还可以,一年大几百万。

你说生活呢?

也是生活的紧紧巴巴,小房子,有辆小奥迪,她要一回来,那感觉从农村进了都市,整个芬兰都没有500万人,一个南京就有500多万。

你说一个人厉害,怎么才叫厉害?

我觉得有个基本前提,能跨越地理限制,就是在你家挺厉害,在上海还厉害,在纽约依然不像个傻子。

不能跟我似的,去坐了一次深圳地铁,手心都是汗。

………………………………

特别说明:

A、文章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对号入座!

B、文章为有偿阅读,单篇1元,包年200元,可日付可年付。

………………………………

你可能感兴趣的:(懂懂日记:20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