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品酒

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沾上酒的,是七爷家盖新房时?还是大伯聚新媳妇时,早已说不清了,时至今日,酒竟至成了我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生命形式。特别是随着我社会身份与角分扮演的越多,酒与我的距离就越近,对酒的认识也就越深。

酒就是酒,原本应和文化无太大的关系,但喝的人多了,便以酒为媒,并通过酒能酝酿出许多有意思、能传颂、蔓延的东西,这就是酒的文化。酒成就了文化需要的氛围,文化也成就了酒的性格。可以这么说,酒是文化的酵母,它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扩大了文化的外延;文化是酒的河道,它引导了酒的流向,延伸了酒的价值。酒因了文化,便也有了灵性;文化因了酒,也更加了味道!一如我们河南宋河酒的酿造理念,师法自然,合理和谐。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对于酿酒,商代的甲骨文中有形象的记载,从此酒文化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腹地兴起了。“人类第一滴酒”始于河南,河南堪称中国酒坛“圣地”。在较为系统的史料记载中,处处可以嗅到酒的芳香,寻觅到酒的踪迹。据传说,中原人杜康因因发明了酒,被玉帝封为酒神。玉帝问杜康:酒为美味,除此何用?杜康答:温之情,暖之意,交杯为友,复杯为厚。所以中原人最为热情好客,成为商贾云集的福地。

自古以来,河南酒文化就相当兴盛。河南酒盛缘于“礼”。 中原自古为礼教之地,礼学鼻祖老子就诞生于河南鹿邑。孔子曾两次问礼于老子,老子以师法《道德经》的枣集宋河酒款待,酒后老子显得仙风道骨,神采奕奕,而孔子则显得不胜酒力,留下了“惟酒无量,不及乱”处世箴言,所以后来就有了“礼至百姓,礼迎百事” 千年古训。及至公元743年唐玄宗躬亲鹿邑,拜谒先祖,又用“宋河酒”祭祀老子,宋河酒有了“皇封祭酒”之名。宋河酒也就成了中原文化酒的代表。

然而时至“无酒不成席”的今天,面对诸多酒种,我们河南人喝酒时却显得十分茫然,好酒似乎只有“茅五剑”,平时用酒也就只能选择跟风跟广告了,一向不善于去问个究竟。

事实上,我们细想一下,市场上的 “X年陈酿”以及上等佳酿有限的产出跟其庞大的销量很难做到平衡。据有关资料透露,全国每年实际生产的名酒总量,只有实际饮用的“名酒”的总量零头,于是收名酒酒瓶的生意就应时而生。我们再反身看看不惜重金用广告摔打出来的这个牌子那个牌子,又哪个不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主儿?因为横空出世 的背后只有商业而没有文化,自然也就无法保证质量了。

在一次酒会上,一位河南的行家曾这么忠告我:“酒,尤其是名酒,其实他们的工艺、技术都大同小异,差别就在于文化的认同和消费的习惯。酒这东西只有两种元素,一是口感一是感觉。像咱们河南宋河酒无论从文化、品质,还是从口感到影响力其实都是不错的。关键是一些人信奉外来和尚会念经,信奉有广告就有实力!”

作为河南人,我是向来主张河南人喝河南酒的,一是因为缘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踏实感,一是缘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家乡情结,就像在上次到周口出差看到的那种场景,在地摊上看到的是大家清一色在喝“鹿邑大曲”,到酒店大家清一色在喝“宋河”。

虽然我不是周口人,但我对宋河却情有独钟。我喜欢宋河酒诞生时“一片绿波飞白鹭,半空紫气下青牛”的神秘,我喜欢宋河创新来的“豪气把酒令中原,纷扬万世天下赢”的大气。从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产生出来的和谐共生,到今天的“共赢天下”,这里面所透露出来的辩证法则和成就成功一脉相承,它既是白酒在中国男性的血液中荡涤几千年豪情与文化的一声天雷,又是“柔弱胜刚强”道家思想的怡礼怡情。一如酒的性格,既有水的体形,又有火的性情,既有《醉花阴》里“暗香盈袖”的收获,又是《破阵子》里“生前身后名”的取赢。

你可能感兴趣的:(拈花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