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以煮酒论英雄,作家则以美食论人生

如果说气势恢宏的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是一个煮酒论英雄的品酒大会,你相信吗?

如果说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是一个大型吃货现场,你会惊讶吗?

如果说豪情万丈的英难故事《水浒传》是肉食者的天堂,你会心动吗?

如果说满含儿女情长、世态百相的《红楼梦》是一个品味美食的腐朽富家生活的真实写照,你会赞同吗?

由张佳玮所编撰的《这本书好吃吗》将带你以美食的角度在众多作家心水的“美食”中吃遍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一窥古人如何以煮酒论英雄,作家如何以美食论人生。

《金瓶梅》中的木樨荷花酒、糟鲥鱼;《儒林外史》中的腌鱼腊肉、糟鱼火腿、云片糕;《骆驼祥子》中的热烧饼夹爆羊肉、老北京涮羊肉;《武林旧事》中的羊舌签、蜜煎荔枝;《呐喊》中的蒸毛豆、梅干菜饭;《彷徨》中的辣豆腐、熏鱼头;《棋王》中的蛇骨茄子汤;《挪威的森林》中的西京渍、厚蛋烧;《基督山伯爵》中的阿尔勒腊肠、马赛鱼汤;《陶庵梦忆》中的肥腊鸭、玉壶冰酒、兰雪茶。

如果没有作者如此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你会发现每一篇名著之中都藏有如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文化吗?我们看小说、看故事的时候又何曾想过篇篇名著都是一个个美食呈现的瞬间呢?

村上春树是个吃货?曾经有位读者分析村上春树的作品构成比例大抵为:16.67%奇怪的梦—+4.17%耳朵+12.5%做饭+25%猫+8.33%古典乐+25%分裂的姑娘们+8.33%爵士乐。如此看来,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关于美食的描述的确占比颇多。

他的小说对生活充满了精雕细琢的描绘,每一份情感、背景、人物、美食等等细节刻画的都与生活相贴合,所以我们常常在他的小说中看出他极力营造的细密而逼真的生活场景。

车侑陈以专业料理师的身份曾写下一部解读村上春树美食哲学的书籍,在书中解读美食赋予平凡生活的无限魅力,用美食解读村上春树及其作品,让我们看到美食与文化相结合所碰撞出的文学与人生。

才女张爱玲曾说:“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你会想到这部被我们看作中国古代讽刺小说巅峰之作的《儒林外史》在某些人的眼中更像是一本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文学作品吗?

正如作者所述:《儒林外史》里,有许多清朝读书人日常的饮食。每一位作者笔下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与自身经历相互牵绊,在《儒林外史》一书中,美食的描绘虽多,但是因其与吴敬梓的生活有诸多相似之处,导致他在写《儒林外史》时夹杂着愤世嫉俗。

他所描绘的吃,不做作,不附庸风雅,只为描绘读书人,或穷或富,或雅或俗,让读者观之更如家常烟火般接地气。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看《儒林外史》中的吃食时虽无惊艳,却倍感温馨,带领读者于一道道家常菜中窥见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百态。

近些年来,许多喜欢美食的作者都在以美食话人生,以美食道尽人间百态,比如犹如百科全书般的美食家汪曾祺、梁实秋、蔡澜等等,他们都曾写作关于美食的作品,这些都是直观的美食鉴赏,而作者张佳玮在《这本书好吃吗》一书中所盘点的这30位作家的作品则是将美食蕴藏于字里行间,想要一窥30位作家心水美食,吃遍古今中外经典美食,还真得看看《这本书好吃吗》。

吃三国、吃西游、吃儒林、吃水浒、吃金瓶梅······这本书好吃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人常以煮酒论英雄,作家则以美食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