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漂来九莲 西天飞来二鹫(之六)

灵鹫山传奇(二)

定光佛点拨方应祥读书

方应祥(1561-1625年),字孟旋,号青峒(灵鹫山大靠山青峒峰),明代灵鹫山坦溪上、下坦村邻村沐尘村人。清康熙《衢州府志》称应祥“为文自辟阡陌,非六经语不道”。著有《四书讲义》、《青来阁文集》等。曾与徐日新、叶秉敬等于大考山青峒书院创倚云社,于烂柯山举办青霞社,编《青霞社草》和《青霞诗文集》。

方应祥由于家境清贫,为减轻父母负担,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过着半樵半读的生活,直到三十二岁,自学成绩优异,考取国子监监生。第二年又考取拔贡生,一乡盛赞。

万历丙午年(1606)秋,45岁的方应祥又届应举时机,在亲友的帮助下,凑足路费,赶往省城杭州应试,得中举人第四名,荣归故里。第二年春季,便是殿试之年,要上京会考,方应祥只因路费不济,无钱乘船,步行进京,误了考期,只好半途而返。

方应祥并没有气妥,在家乡后山灵鹫山大靠山青峒峰定光佛转轮禅庵旁,自己动手,加盖了三间小小土墙房,起了个“倚云书社”之名。约书友徐日久一同进山苦读。到了第三年春天,方应祥和徐日久结伴提早进京赶考。徐日久得中进士,而方应祥因一字犯了忌讳,文章虽好,名落孙山。

方应祥回到家里,闷闷不乐。为了消愁解闷,有一天携带柴刀去山上砍柴。山脚下有口池塘,他便坐在塘边上发起呆来。心想日久平素成绩并没有我好,倒能金榜题名,是否命里注定我没有功名?一时想入非非,便气愤地紧握柴刀,对天祷告道:“皇天在上!听我禀告:我方某命中注定没有功名,我将柴刀向水中拨去,便沉下去吧;如果我方某命中功名不绝,就让柴刀浮出水面来。”说完,就用力将柴刀往塘中拨去。不一会,奇迹出现了,那柴刀果真浮出了水面。

这件奇事,在后人为方应祥的墓志中有记载。民间盛传方应祥的真诚打动了定光佛。

当年,志蒙猪头和尚在金华转庄寺不被接纳时来到西安(衢县)时,经打听,便往北乡明果禅寺奔去。唐末宋初,明果禅寺名气很大。第一位主持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彻禅师(俗称草鞋仙),曾被宪宗皇帝请到金銮殿上讲过佛经。大彻禅师道场由唐代女皇武则天题写寺额,还有大诗人白居易撰写的传法堂记碑文。不过,这时大彻禅师已经圆寂。这时的主持是付道和尚。付道和尚法诣也很深。知道志蒙来历不凡,过了几天便点化他说:“此去西方,有山名玉泉,上有玉泉庵,此虽庵小,但风水极佳,庵后有口玉泉井,泉甘且冽,是佛祖等你去削发的。”志蒙根据付道师父的指点,来到玉泉奄,便用玉泉之水,香汤沐浴,削发剃度。后在灵鹫山大靠山青峒峰转轮禅寺成道,衢人称之为定光(燃灯)佛应身。定光佛在大靠山青峒峰为方应祥的真诚所打动,便点拨他到明果禅寺结佛缘觉悟。


明果禅寺

方应祥在明果禅寺潜心苦读。先后遇三位妙龄姑娘戏弄,他都一一回绝。

某日隆冬,天又下起鹅毛大雪来,山沟里雪深三尺,人不能进出。不巧的是,前二天庙里和尚出门化缘时带走了火刀火石(当时火柴没发明)。方应祥一心扑在书上,天寒灶堂里的火种熄灭得早,都不知道。没有火种,生不了火饭,也无法取暧,只一人蜷缩在灶堂里柴草堆上,又冷又饿,浑身发抖。心想:“这回真完了!”

就在方应祥频于绝境时,不料从山门外进来一位老太太,手中提着一个火盆,火盆里煨着一罐热腾腾的饭菜,进来对方应祥道:“先生请用饭吧!”

方应祥正饿得慌,也不问来者是谁,只顾大口大口地吃。吃完饭,又用火盆里的火种燃起干柴取暖,这才浑身舒展过来,问道:“老太太!你是何庄人士?日后方某定上门答谢救命之恩。”

老太太这才告诉他:“先生真君子也!以前有三位妙龄姑娘戏弄先生,皆我所化。”方应祥听了更觉惊奇,问道:“老太太!你是何方贵人?”

老太太不慌不忙道:“我乃龙游小南海竹林禅寺的观音大士也,受定光佛委托,在此助缘开示你!”方应祥听了,跪下便拜:“愿大士指示学生求学迷津,他日自会上竹林禅寺还愿。

观音大士言道:“大明朝自朱元璋开国以来,以理学取士,独尊朱熹《四书集注》。朱熹当年曾在烂柯山‘柯山书院’讲过学,并留下《四书集注》,你当把朱子研读透。但自‘程朱’‘陆王’之辩以来,阳明心学盛行,孔孟经千年佛学交融,朱执理王执心。佛教因明学的学问,为儒家注入了新鲜血液。禅宗讲即心是佛,明心见性,人人皆可成佛,这与孟子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心学源自孟子,南宋陆象山往前进了一大步。朱陆鹅湖之会既是理学确立,也心理之路分野。王接继陆的心学走出与朱不同的路子:既接上人人皆有佛性又回归孟子人人皆可成尧舜。但平庸的人总以为王否朱,看不出朱王之学如同一枚铜币正反面,是在更高层次的统一。你要在研读透朱子的《四书集注》基础上,还应吸收王阳明儒家心学的合理内核。”

春天来了,雪也化了,方应祥遵照观音大士的指点,又约书友徐可求等再上大靠山青峒峰一同研读朱子的《四书集注》并一起探讨王阳明儒家心学,学问大有长进。

到了万历丙辰科开考,方应祥和徐可求一同进京会试,两人都中了进士。时,方应祥已五十五岁,由于成绩极佳,进翰林院任庶吉士之职(该职均由吕学兼优进士当任)。徐可求也官至四川巡抚,为政有仁声。

康熙《衢州府志》上有“万隆各家断在公,盈川四子首青峒”之美语。

唐初衢州曾设盈川县,县令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合称他们为“王杨卢骆”)。故冠以“盈川四子”之名。康熙《衢州府志》中的“盈川四子”即方应祥、叶秉敬、徐日久、徐可求。意为衢州素为文化之乡,与唐初四杰相毗美。

因方应祥与叶秉敬等进士在灵鹫山大靠山青峒峰定光佛转轮禅庵旁,创办青峒书院(倚云书社),徐日久就读书于此,好友徐可求等个个学有成就,衢州这个地方也就把志蒙转轮成道定光佛的灵鹫山青峒峰大靠山,又称作大考山了——成了学子心目中神圣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海漂来九莲 西天飞来二鹫(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