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之范进中举背后的的故事

       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想必已经家喻户晓,范进在刚刚中了秀才的时候,他的老丈人对他说“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中了秀才的范进依然是他老丈人的嘲讽对象,明朝的读书人并不是因为读书多而受人尊重,而他老丈人口中正经有脸面的行事,就是杀猪卖肉。读书人如果只是个秀才,那在屠户面前也是抬不起头的,但是当范进中了举人之后,这位正经有脸面的方屠户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爷回府喽!”,而之前那些奚落过范进的乡亲们也来奉承他,有的送田产;有的送店房,有的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人。两三个月,范进家的奴仆、丫鬟就都有了,钱、米自然是不缺了,张乡绅家也来催着他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

    上面的例子我们之前看来可能是笑话,笑话范进可笑、笑话他人的奉承。而我们现在思考一下为什么?

    按照明朝的制度,考进举人的读书人就可以成为预备官员或者直接授予官职,也就是说可以完成阶级的跃迁,从一个百姓成为文官集团的一员,而明朝的文官集团其实是实际上的控制者。

    宋朝时期,以文治武,文官集团把握国家政权,在明朝,朱元璋夺得政权后,作为从龙之功的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相互制衡,但是在土木堡之变中朱祁镇带领武官集团送了一波,所以朝堂之上几乎全部被文官集团把控,他们理所当然为自己加了一项特权——官绅不纳粮。

    身为官员,他们享受不用交税的权利,而明朝又有一个制度为”投献”——个人可以将自己的田产和店铺献给他人,而这一制度让百姓可以将自己的田产转移到范进名下,由此逃税,而只需要交给范进一些远少于交税的报酬罢了。而这一制度在后期导致江南这一盛产读书人的地方竟然交不出一点税收,而带来的另一后果就是土地兼并,投献制度可不是契约,而是白送,如果官员人品好,那还可能与百姓商量,而最不能相信的就是他人的人品,明朝后期百分之70的土地都把控在官员手中。

    税收没有,国库空虚怎么办?从税收好收的地方加税啊,那百姓就受苦了,百姓活不下去自然起义。但是这还是不够怎么办?裁员呗,因此我们明朝驿站公务员李自成就被迫离职参军,但是军饷又发不出来怎么办?那就投敌吧,参加农民起义军。周而复始,明朝不亡都不行啊。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而大明真的是没钱吗?李自成进京之后,短短40天,就收到了超过7000万两白银的捐助,而刚刚亡了的明朝一年的军饷才不过1700万两白银,如果你说文官集团为什么不把钱拿出来给朝廷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朝灭亡之范进中举背后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