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故乡有个约定

        小时候,我们总渴望着长大,期待着大山外的花海城市生活。而如今,我们真的一天天在长大,也开始憧憬和变化。曾以为的梦想有多伟大,回头才发现始终走不出一直留恋在心里的故乡。那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亘古不变的情怀。

        从读书伊始,老师家人总会教导:"人是要从大森林中走出来的,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山外有山和更为广阔的蓝天碧海。"于是乎幼小的心灵仿佛受到启迪,渐渐沉浸在自我美好向往的想象中,以为那山外的世界令我无限神往,暗下决心要走出大山,离开这片贫瘠的农耕生活的土地。

        时光如水,一下子穿梭了数十年,故乡印象仿佛在儿时的回忆更为犹新。童年的故乡,大概是最贴近原始生态,简单淳朴的乡村田园生活。那时候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现代技术,没有传媒艺术的深入,唯有乡村人民自成体系的一套传统生活方式。

        孩童们刚学会咿呀说话走路,就光着脚丫四处追赶低飞的鸟;上学那会儿,和同伴们一起收集玻璃珠英雄卡去小摊贩上换零食;放学后在路边成群结队嘻嘻哈哈,往田埂上排排走;周末在村门前的大石桥下玩皮筋捉迷藏,和一群男孩在池塘边的大榕树洞里爬上爬下;偶尔找块湿土堆搭个小屋,去野地里采摘野花草过家家。可就是这样纯粹的自然生活也有厌恶人心的时候,常因为故乡的落后与嘈杂而恼怒。每当母鸡下蛋,从前院嘎吱到后院,好似要向全世界邀功;夏日里树上蝉鸣不断,聒噪得惹人烦躁;只要一有动静,乡邻的狗吠声没完没了;傍晚时分老牛却挣脱了缰绳四处跑,回家被责骂得痛哭流泪;或是在某个甜蜜睡梦的凌晨被叫醒去干农活,又是在炎热的午后,顶着烈日去田野里收割,还是几何在天黑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故乡的回忆足以让人启齿,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曾以为的梦想总有一天我要离开这儿,远走他乡。

        当我真正离开故乡,踏上求学征程,只身一人来到繁华喧闹的城市,去看外面的世界,似乎来到了我一直都在追求的路。每当夜幕降临,在灯红酒绿的街头,望着来去匆匆的汽车驶过,可在如梦般的城市中并没有找到我停留的迹象。月明星稀的时候,和同伴们提及故乡,就像品味童年的记忆,就像咀嚼岁月的风霜。远在他乡,每在感到快乐幸福,悲伤难过的时候总会想到故乡,想念家人,那是深深地思念,浓浓的乡愁。我想我正在沿着一条生命的航线,走向生命的极点,最终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今年清明前夕回家,引发了我无限的深思。下车后车站离家还有一段距离,决定自行踱步。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那种自然舒展,和谐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像春风十里一样飘荡在心中。这里的天空蔚蓝如海,白云朵朵皎洁,阳光柔情似水,温暖着触动的心灵。这里的空气沁人心脾,晚春庄稼开始播种,草垛里夹杂着泥土的芳香气息。柔美的风拂过脸庞,山林中麻雀鸟鸣声清脆悦耳,唱出了人们心中的喜悦与欢快。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与天地浑然一成,我置身于其中,将同自然和谐与共。趁着夕阳西下,哼一曲小调,又回到了这片快乐的土地了。

        我深知,当再次走进故乡时,它早已改去当年的面貌了,很多模样必将不复存在。与其说物是人非,倒不如说在这个伟大时代下,国家快速发展与进步,我将见证这个历史变迁的过程,故乡也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生活。

        尽管如此,人们依然不改当年的生活习惯。每当晨光熹微的时候,乡村里的人们早早地就起来了。清晨的乡村像热闹的街市一样,四处都是鸡鸣狗吠声,马路上车行喇叭声,邻居的叫喊声,卖豆腐的吆喝声,还有远处老婆婆洗衣服的棒槌声,嘈杂声浑然一体,使人全无睡意。往农贸市场走一趟,跟着家人一起去菜园里除草摘果,赶着农忙去田野里下种,傍晚牵着老黄牛回家,晚饭后一大家人在院子里欢声笑语。夜深人静的时候,偶然也听到蝉鸣蛙叫,却不觉得厌恶,那是故乡四季的象征。

        谈及故乡,好似总有一腔热枕和说不完的故事。漫步在乡村小路上,感受大自然的冷暖气息,倾听内心深处的呼唤,让生命回归自然。看着远处依稀人家炊烟袅袅升起,晚霞映照着故乡,仍有老农辛勤劳作扛着锄头归去的背影,老伴在门口等待身影。正如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故乡总是莫名的安宁与平淡,站在任何一个时空下,心釋然。

        诚然,故乡是美好如初的,只是当时已惘然。故乡的青山绿水养育了一方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朴实自然,十分纯净。无论身处何方,我始终不会忘记脚下这片故土,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是我和故乡的约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故乡有个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