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人生唱古今||我的视界,我的中国

粉墨人生唱古今||我的视界,我的中国

文/付朝兰

新中国成立是1949年,在这一年的1月4日,上海市黄河路经营绸缎的石家迎来了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因为是个女孩,取名石小梅。在这个月14日,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城,29个小时被人民解放军攻克,全歼守军13万余人,俘获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官陈长捷、少将副司令邱宗鼎、第六十二军中将军长林伟俦、第八十六军中将军长刘云潮等将级军官29人,以及天津市长杜建时等。

半年后,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现在的北京)召开,会上朱德总司令代表中共中央致词,他号召全国的文艺工作者团结起来,加强工作,来迎接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时代,从此文艺工作有了起色。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石小梅作为昆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至今还收藏着四十年前恩师沈传芷留给自己的《西楼记》剧本。已经泛黄的纸张上,有些已经看不清的唱词旁,还保留着石小梅用笔写着学戏时,应有的身段和场型,抖袖处、整冠处、开扇处都记录的特别详细。每次演出《西楼记》前,她都会拿出老剧本再看一看温习一下。仿佛还是恩师指导她的动作,和唱腔。

图片发自App


今年70岁的石小梅,比年轻时更忙些。她一边演出、一边排戏、还做导演,真是马不停蹄。70岁的石小梅在她的学生施夏明看来,她的巨大能量来自天赋,更来自一辈子对昆曲的热爱和执着。每一位听过老师嗓音的人,都不会认为她有那么大,就连她排戏时的神态让都让人觉得只有50岁年纪,她饰演的一个个角色,更像二三十岁左右,充满着青春激情和活力,还有更多的发展前景。昆曲唱腔本来就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表演艺术在“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下焕发了新生,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也不例外。1956年4月,浙江昆剧团改编的《十五贯》进京演出,毛主席连看了两遍,说这是好戏,全国都要看。周总理在观看后感慨“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还专门在紫光阁召开了座谈会。东风吹来满园春,全国各地的昆曲演出团体、学校纷纷成立了。正是这些学校的建立,石小梅也就有了学习昆曲的机遇。

1960年农历2月29日这天,苏州城还保留着春天来临前的寒冷,身穿红色小花棉袄的石小梅挎着一只提篮,和十二个同龄孩子一起踏上开往南京的火车,到江苏戏曲学院报道。据石小梅说:“那时条件艰苦没有教室,就把宿舍当教室。老师来教课,唱‘天淡云闲’,我们跟着没完没了地学唱,四个字,那叫一个不厌其烦。因为入校初期我们不太学戏,主要是练基本功。比如学唐明皇、学《琴挑》,大家一起学,基本上男的都是小生、女的都是花旦。”昆曲的美,更重要的是它传达的思想感情之深,蕴含的审美趣味之妙。爱情是昆曲永恒的主题,舞台上的生旦最擅长的就是谈情说爱。但这些爱情故事之间,有很多的巧妙不同。

昆曲兴衰起伏的命运就如同它的唱腔般百转千回,有过姹紫嫣红开遍,也有过断井颓垣。石小梅这一批十几岁的小生、花旦还没来得及粉墨登场,文化大革命如暴风骤雨般袭来。百花凋零、万马齐喑,八亿人只剩下了八个样板戏。石小梅和同学们一起,下乡到丹阳练湖农场干起了农活,冬耕夏割,跟农民伯伯一样过起贫困生活,吃两分钱一斤的山芋度日。灰暗的日子这样过了长达十年时间。

自从文革结束后,文艺界同各界一样有了翻身的时机,昆曲艺术再度如沐春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意播出了一期文艺专题节目《历尽沧桑话新生——记昆曲“十五贯”的重新上演》。现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家国七十年》,听共和国同龄人讲述家国史。今天推出《石小梅:粉墨人生唱古今》。我正是收听到这个节目时,才有了书写的冲动。因为有个作业就是关于中国七十周年国庆。

整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从国家到各地剧团,从学术界到演员,几股力量共同推动着昆曲的重生和复兴。1982年5月底,苏州举行两省(江苏、浙江)一市(上海)昆曲汇演,时任南京大学名誉校长的匡亚明先生看了石小梅的《西厢记·游殿》,主动牵线让她同时拜沈传芷、周传瑛、俞振飞三位昆曲表演艺术家为师。石小梅跟随三位老师学习了《牡丹亭·惊梦、拾画叫画》、《西楼记·玩笺错梦、拆书》,《占花魁·受吐》、《金雀记·乔醋》、《红梨记·亭会》 、《桂花亭》、《玉簪记·琴挑、问病、秋江》《西厢记·游殿、佳期》、《白罗衫·看状》、《荆钗记·见娘》、《连环计·小宴》 等诸多剧目。

石小梅于2010年收钱振荣为徒,2013年12月收施夏明、周鑫为徒。

2011年,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成立,旨在着力于昆曲剧目的整理与挖掘。并于当年出版《石小梅个人专辑》、次年挖掘折子戏《铁冠图·观图》,随后与昆剧院联合制作《红楼梦》折子戏系列九折。

石小梅说:“沈老师与我的师生缘分,始于他那句话:‘石头石头,看看我能不能把她雕琢成一块玉。’第一次跟他学戏,他教了我一段开蒙戏《琴挑》。就一个身段,他不厌其烦地教我,前后教了五遍,我才学会。我每天三班,风雨无阻到他那去上课。”因为遇见好老师,才有学生出色的表演。

心无旁骛的石小梅一门心思向老师们多学戏。拎着一双两寸半的高靴,像十来岁上戏校时那样,每天跑圆场、练功。在丈夫张弘眼里,她就是个戏痴。1988年3月,她凭借凭折子戏《西厢记·游殿》、《桃花扇·题画》获得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凭在《桃花扇》中饰演侯方域一角,获得第八届文华表演奖。创排大戏《白罗衫》,于南京人民剧场首演。

石小梅说:“我刚拿到梅花奖,就有人劝我改行。说你去歌厅里面唱歌,不是更赚钱吗?我不去,昆曲是我安身立命的所在。今后在舞台上所有的演出,我就是要以一个梅花奖演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什么叫‘天花板’?我没看到我自己的‘天花板’。”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非遗保护体系的日渐完善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延续。

石小梅也越老越“红”,如今她有了自己的“石小梅昆曲工作室”,先生张弘引用《桃花扇》里一句经典唱词“春风上巳天”为工作室系列演出命名。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这对昆曲伉俪的愿望,一是把从前辈手里接过来的戏传承下去,二是要为昆曲创造新的经典之作。

石小梅说:“我从艺近60年,一路走来。以前没什么人喜欢昆曲台下观众少的可怜,台下看戏的比台上演戏的人少,昆曲能够发展到现在的繁荣状况,与党和政府对昆曲的大力扶持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我常常跟孩子们讲,舞台很神圣,艺术之路长着呢,不在一时,我们要的是一世。”

图片发自App


昆剧艺术经过多年的磨合加工,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而这一体系又长期在中国戏曲中占据独尊地位,所以昆剧艺术被尊为“百戏之祖”,对整个戏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地方戏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它的艺术养分,其中还留有部分的昆腔戏。愿“百戏之祖”,永居榜首。祝祖国七十岁生日快乐!(部分文字摘抄至百度)

传送门:我的视界,我的中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粉墨人生唱古今||我的视界,我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