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新政

西汉后期,外戚王氏当权,王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政治生涯的前期,他整顿超纲,厉行改革,做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情。代汉称帝之后,他托古改制,但又不得要领,倒行逆施,终于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他的新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一个王朝。

一,王莽篡汉

王莽是汉元帝王后王政君的侄子。汉成帝时,王政君的四个兄弟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封侯者多达九人之多。哀帝死后,九岁的平帝即位,王莽任大司马辅政,操纵了西汉政权。王莽比较注重个人品行,生活节约。他曾捐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以助灾民,又在长安城中广建住宅供贫民居住。他还注意安抚退休官吏,同时扩充太学,增加博士和太学生名额等。因此,王莽很快就得到多数官僚、地主和儒生的支持,广大的劳动人民也曾对其产生过幻想。这些为其最终篡汉奠定了基础。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五年),王莽毒杀平帝,另立年方两岁的小儿刘婴为帝,自己则当上假皇帝。公元九年,他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

二,王莽改制

为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王莽附会《周礼》,托古改制。其主要内容是:

一,“王田”、“私属”制。针对当时的土地和奴婢问题,诏令宣布:天下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称私属,都不得买卖。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多余的土地分给宗族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一妇受田百亩。

二,五均、赊贷和六筦制度。五均,是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大城市建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平抑物价、收取工商税。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缺少营生资金者,可临时向政府贷款。五均、赊贷,加上政府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和收山泽税,合称为“六筦”。此项政策旨在防止商人、高利贷者过度盘削农民但王莽无力控制大商贾,这些人和郡县通同作弊,损公肥私,与王莽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币制改革。公元七年,王莽曾加铸错刀、契刀、大钱等三种货币,与原有的五铢钱同时流通。公元九年,又废除错刀和五铢钱,另作小钱,和大钱并行。后又改做金、银、龟、贝、钱、布,名曰“宝货”,共二十八品。因币种太多,流通不便,仅一年就废除。王莽改革币制引起经济混乱,民愤极大。

王莽改革未能解决社会危机,反而引起社会混乱。为了转嫁统治危机,王莽发动了对匈奴和东北、西南边境地区民族的不义战争。长期的战争、沉重的赋役和残酷的刑法,使人们陷入更大的痛苦中,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莽的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