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旅

刚进大学那会儿我与大多数人一样对大学四年时光充满了期待,虽未能考进心目中理想的殿堂,但我并不遗憾。因为这是我努力所能做到最好的选择了。

      大学第一课便是军训,于我而言这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烈日炎炎下每一滴汗水都是每个动作被要求到极致的表现,疼痛和憋屈萦绕在我的脑海。但痛苦的日子终归还是以阅兵的结束落下了帷幕,教官走的那天我忽然有点伤感,我向来是个不易感动的人,可真当那个一直陪伴在我们身旁一起训练一起玩耍的人离开时,泪水却依旧避免不了涌出眼眶。他教会了我们很多人生至理而不仅仅只是几个生硬的动作。

在此之前我也许很难会为社交产生疲惫,话不投机半句多,可以成为朋友我会努力维持这段难得的友谊,若是不能我会主动疏远。但进入大学后我却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做到二者皆不失分寸。记得有位作家说过:"成人的世界只看利益,不分对错"。渐渐地我发现在大学里越来越难找到真正的朋友了,有些家伙明明很讨厌,你却还得逢场作戏来维持表面上的和谐。姐,你常说出社会人脉很重要,要多主动社交。可我终究还是无法做到像你所说的那般坦然,我甚至有点轻微的社交恐惧症,这种症状在异性朋友面前表现得更尤为突出。例如A是你最近在网上聊得的女同学,突然有天你们无意中碰面了而且在坐你旁边,你明知道是她去不敢主动问候。原因是我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怕一瞬间陷入尴尬的僵局,因此为了减轻主动社交给我带来情感上的不适,大多数情况下我会选择沉默。至于同姓朋友倒不至于这样,大家都是爷们一个眼神领会了。就说我的室友吧三个都是北方人。A是一个东北口音很重的零零后小伙,B是内蒙古人却一点也不似蒙古人那般壮实,不会摔跤,也没去过大草原,不会骑马,是一个略微清瘦的高个家伙,还挺爱臭美的。C是来自甘肃,性格倒也算对得上,话不多很安静,写的一手好字还会弹奏尤克里里。可能是因为我是湖北本地的,所以没过多久我们就是好"哥们‘’了。但A和B谈论的话题我实在无法参与进去,可能是家里有矿吧。因为我无法想象买手机一定得要iPhoneX,买鞋一定得是耐克和阿迪达斯。我也无法陪他们一起吃鸡or王者,闲暇之余我其实更愿意一个人待着,看会闲书,耳边轻轻旋绕卡农优美的律动。但我并不是自闭到只会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患者,我也会主动联系许久未见的老朋友出来聚聚喝杯茶。我明白时间最是无情,似一把斩断情丝的刀,时间久了,再好的朋友也会产生隔阂。

最近几日大学社团开始在招纳新生了,也打算加入几个社团,我会努力去尝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希望能够在社交上更加放飞自我。大学里面鱼龙混杂,能歌善舞,琴棋书画,各种"人才‘’都有。当你看见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比你高,比你秀气还会说话,会讨女孩子喜欢。你很难不生出一点点自卑感,舍友们偶尔会半开玩笑调侃到我小矮个,我不解的是为什么高个的人面对矮个子就会有与生俱来优越感,哪来的自信?虽然我很不乐意他们这样对我,但我又不得不承认在身高相比我其实已经失去先天优势了。我曾经努力过去打篮球,去跑步,可依然不见其效,便不在幻想自己能长个了。刚来大学那会儿其实在经济上难免会有点拘谨,食堂饭菜很贵加上又要购置很多新的生活用品。这时便想起远方的家人了。一打电话就要钱可能会让父母不高兴,没钱了才想起给我打电话,平常咋不想给我们一个。当然了,这只是为人父母对外出求学孩子们的牵挂,说几句‘’气话"倒也算人之常情。于是他们就学会了怎么扯‘’家常",我听见室友和家长的对白,总忍不住想笑。他们便问我为何不打一个电话给家里,我说我不知道说些什么,能说什么呢?也许童年会想家,非常地想家。每当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回来时我会到远边的驿站等着他们回家,期待会有好多零食吃。可长大后却越来越感受不到家的存在,有时也会想一个人生活其实也挺好的。也会有压抑的时刻,能说的会找人倾诉,不能说的就写在日记本上,很感谢姐姐当初了要求我写日记。可以把故事写给自己看,不时也会翻出来看看,时光的偷走回忆中苦涩只剩下泛黄的日记本上记录的每个不同时刻的心情。

     

作家韩寒写道: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里的孤儿,走的越远,越明白这个世界本就是孤儿院。我想此时此刻的我就是这个样子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