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这是一个抓人眼球,更是引人思考的词语。

非暴力沟通,言外之意是说很多沟通是暴力沟通?那什么是暴力沟通?什么又是非暴力沟通?这一连串的问题构成打开《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动力。进一步说,人总是希望能与周围的人、与世界保持良好的交流,但交流中并不如想象得那样顺畅,这本书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是打开这部书的另一个缘由。

阅读之后,发现这本书确实价值很大,对我很有启发。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省察自己的心理需求。当我们有情绪时,一般的解决方式是找对方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本能性的自我防卫,并激起了情绪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这是生存性保护。但问题是,在非生存竞争的环境中,在同事或者同学的交往中,这种反应就很容易进一步扩大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有些人根据经验想到控制情绪,冲动是魔鬼,努力理性的解决问题。这样说不错,但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没有说怎么理性处理。非暴力沟通的精髓是由找对方的不足,转向找分析自己的心理。具体怎么理解呢?

就是要认真省察是哪些事情激惹了自己的情绪,自己为什么会被这样的事情激惹,情绪的背后是哪些需要没被满足?这样思考就指向自己努力的方向。当在事情中努力的剖析自己,而不是指责别人的时候,就不会让对方不高兴以至于使矛盾升级。

这是人际交往的哥白尼式的转变!

由生存性的攻击对方,转向发展式的自我省察。这是从我做起的问题解决模式,本书中称为“爱的交流模式”,就是本着问题解决又能共同发展的思想,友好的非暴力的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说说吧。

一名叫如一的老师在上课,课堂上有个学生渐渐的开始瞌睡。如一老师该怎么进行非暴力沟通呢?以下有几种常用的沟通方式,你们看怎么样?

可以不点名的说,某个同学要睡着了,赶快起来。

可以边讲课边走到他身边,轻轻的敲敲桌子提醒。

可以暗示同桌提醒。

这些是非暴力沟通吗?

其实不算,因为这里面明确的定性了对方的错误,没有交流,也没有朝向自己分析问题,如一老师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

那该怎么沟通呢?

可以这样尝试:我看有同学瞌睡了(仍然不点名,非暴力沟通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这是在说现象),我心理涌出一些不安(表达自己的心情),因为我以为我讲课很吸引人,不会有人走神或者睡觉,我希望自己成为受欢迎的老师,看来我高估了自己(分析自己的需求),请同学们打起精神,帮我平复一下难过的心情吧,课后可以就我的课多提意见。

不知道同学们听到这样的表述会有怎样的感受,是打起精神听课,还是表现出惊奇,如一老师怎么这么说呢?至少不会心生怨恨吧?

以上讲了当自己有情绪时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那对方有情绪时怎么沟通呢?

主要是倾听,如果对方说出是因为我们的问题,那就诚恳的道歉,并积极的尝试解决;如果是其自身问题,就在倾听的基础上协助对方整理问题解决方案。这样会很好的赢得对方的信任。

反思自己成就事业,倾听对方获得朋友。

(《非暴力沟通》,[美]马歇尔·卢森堡著,阮胤华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究竟什么是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