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R234—27以写促写,聚星成光

  语文学习很简单,无非听说读写四个字;语文学习又很难,“生活处处有语文”,内容琐碎又广博,出类拔萃实属不易,特别“写”这个环节是学生最头疼的难题。很多时候学生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编出来的文章自己嫌弃,读者也没有感觉。怎么走出这个困境呢?这几年我们学校一直尝试着师生一起走,更提倡学生未动教师先行的做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第一,教师养成记录日常的习惯。生活的日历一页页翻着,虽然过程大同小异,但细微之处总在千变万化。那些或感动、高兴、温馨的画面,那些或伤感、遗憾、自责的场景,点点滴滴的喜怒哀乐,都应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这样即使周而复始的生活也会感觉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如我写的《蛋子打卡记》、《简单的幸福》、《别让一张纸弄糟了自己》、《跟着“女神”追美》、《做自己的女王》……这些文章不但给自己留下丰富的回忆,分享给学生,启发学生素材无处不在,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就找到了写作的源头活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第二,教师养成写教学随笔的习惯。身在教育第一线,每天的上课,就像一场战斗,是赢是输,甘苦自知。教学工作中的智慧火花,课堂上的失败教训,以及与学生们的互动交流,授课之余,清点一天的感触心得,诉诸文字,既可以为实战经验积累第一手资料,又更好地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我写的《酸酸甜甜成长记》、《不一样的你》、《芭比Q了》、《原来你很棒》……让学生在聆听中身临其境,明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感悟“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第三,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下水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一个作文题目,不试水不知水之深浅。作文课上,和学生一起动笔,甚至提前行文,如我写的《弱不禁风的母爱》、《小马扎》、《魅力小龙虾》、《比赛小插曲》……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构思行文,给学生以启发和示范。和学生一起PK,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最主要的是感同身受学生的心理和困惑,批改讲评学生作文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教师多举措鼓励学生勤练笔。每次作文批改,重视批改手册的整理。作文讲评时,不吝啬表扬,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细节要给予肯定,那些优秀的作文更应该重视起来。它们就像一块块璞玉,等待雕琢加工,才能制成晶莹剔透的艺术品。怎么办呢?“文章不厌百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分享之后,要进行反复的修改。首先学生根据提示自己修改或者全班一起改,然后老师帮助字斟句酌、推敲修饰,最后再返回学生手中,让学生前后对照,不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培养学生认真写作的态度。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绝大多数被《作文指导报》或者《中学生阅读》采用,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和兴趣。

    俗话说: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这几年,我们学校老师自己出书二三十本,学生发表作文汇集文本《小荷才露尖尖角》,我自己的公众号、学校的公众号也有粉丝几百人……可以这么说,实践的道路漫长又曲折,但只要坚持做,进步就一直在路上!

    总而言之,以写促写,对老师来说是倒逼自己成长的绝佳方式,只有深耕发展,才能持续输出优质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跟着老师在一次次地输入—思考—输出的过程中,丰满羽翼,最终遨游苍穹!

你可能感兴趣的:(YXR234—27以写促写,聚星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