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记忆力的局限性

很多人平时记东西老记不住、记不牢,这个该怎么办呢?比如你在路上搭讪了一个很漂亮的小姐姐,好不容易别人把电话报给你了,一共11个数字,当时好像背下来了,但是一扭头,就想不起来了;

还有,领导在会议上布置了几个任务,一转身就忘光了;到超市采购,拿着购物篮死活想不起来要买啥。出现这种事情时,我们一般总是会抱怨说:“哎,我记性太差了”,甚至怀疑自己有了“老年痴呆”的前兆。

那么问题来了,真的是我们的记忆力不行么?

我可以在这非常肯定地告诉你:根本不是。说到这个,就得引出本期要讲的这本书——《金字塔原理》。在这本书中,作者巴巴拉·明托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解释了记忆这回事。她认为,我们记不住事,不是因为我们记忆力差,而是因为我们遇到了“神奇数字7”,陷入了记忆的局限中。

“神奇数字7”究竟是什么?为什么“7”这个数字就能让我们陷入局限中呢?别着急,下面我就详细给你解释下。

原来,7这个数字,加减2,也就是几乎从5到9,正是我们人类瞬时记忆的极限。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在短时间内,一次只能记住7个左右的项目或者概念,有的人,就那种比较聪明的,脑袋好使的,可能一次能记住9个,而有的人,就是那种稍微笨一点的,只能记住5个。

比如我们小时候学习圆周率,大部分人都能快速记住3.1415926,8个数。但后面的数字,如果不是反复练习,很难在短时间内记住。

正是因为“数字7”,让我们有了这种记忆的局限性,老记不住。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其实更扎心,就是当时记住了,一转眼,全忘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人的记忆,其实分为三种: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还有长时记忆,接下来我就一个一个给大家讲下。

首先,有时候我们感到自己记住了,其实只是一种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这种记忆停留的时间很短,一旦作用于人的外界刺激停止后,信息只能在感觉通道中短暂地保留,当然不同种类的信息,相应的保留时间还不太一样,比如,图像记忆一般保持在0.25-1秒之间,声像记忆一般保持在2秒—4秒之间。

所以我们才会用“一转身就忘了”,来说明自己记性不好。比如平时我们注册平台信息时收到的6位数验证码,我们看着短信界面,感觉自己已经记住了,但转身去输入时,往往只能想起来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数字,不得不来回翻看几遍才能输正确。

一旦瞬时记忆被我们注意到时,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啥特点呢?就是最多保持1分钟,容量也有限。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说只要够用心,一分钟记一件事妥妥的。

但科学实验告诉我们,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人类18秒后记忆力的正确率将下降到10%左右,1分钟内就会彻底消失,也就是说平时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记住的东西,通常过了一分钟,根本想不起来。

比如我们上学时候背诵的英文单词,明明感觉自己已经记住了,但过不了几分钟,再去默写的时候,死活都想不起来。所以也有人说,这个短时记忆,其实就是一种工作记忆,只是为当前的动作服务的记忆,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短暂保留和提取。

那很多人会问了,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都不行,那长时记忆就应该没有这些问题了吧?很可惜,答案是长时记忆也不行。

在长时记忆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被动记忆,只是机械地把阅读过的书籍、看过的知识、别人的表述都当作“材料”简单的储存到大脑,却从未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因此,这种死记硬背式记忆很快也就不复存在了。

比如上学时,老师划出考试重点后,很多人就铆足了劲背概念,记范围,却从未想过去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成绩当然也就一般了。

比如,很多同学学历史,他永远记不住,哪个历史人物在哪个朝代、哪个时期,干了什么大事,搞了什么大新闻。为什么呢,因为他从来不去分析不同人物直接的关系,不同事件前后的因果联系,比如签订的协议和之前打的那场战争有什么关系,这些东西,从来不思考,这些人背历史知识点,和被一串没有任何规律的数字,那是一样的。所以你说,这要是能学得好历史,那真奇怪了。

所以,不管是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还是长时记忆,都没法绕开刚才我们说的那个“神奇数字7”,都没法打破记忆的局限性。

那问题就来了,我们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记住东西呢?

答案是对信息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把他们进行归类分组,或者找出他们内在的逻辑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将信息进行归类分组。当我们在短时间内接收到大量信息时,可以先快速地把信息过一遍,把相同类别归类到一个范畴内,然后按照大的逻辑范畴去记,就容易多了。

举个例子,你去超市买葡萄、橙子、苹果、香蕉、土豆、牛奶、鸡蛋、咸鸭蛋、酸奶、白菜、菠菜、豆角……我说到这儿都累得够呛,估计你也肯定记不住。

但我只要对这些物品分下类,就完全不同了。

仔细听,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可以归纳到三个类别:葡萄、橙子、香蕉、苹果是水果类,白菜、土豆、菠菜、豆角是蔬菜类,牛奶、酸奶、鸡蛋就是蛋奶类。这样简单的分类组块后,只要记住需要买水果、蛋奶、蔬菜三大类,到超市后顺着三大范畴去回忆,很快就能记起需要的商品了。你看,这样分门别类的记忆,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其次,我们要从信息中找到它们的逻辑关系,再按照内在的联系去记忆。

比如2471530121987这组数字,一眼看上去一长串,远远超过了7位,很多人都说,这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记住。

要是死记硬背,大部分人都没法在短时间内记住这组数据。但只要你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就能找到这组数据之间存的联系。

24我们可以当成一天来记,那么7就是一星期,15则是半个月,30就是一个月,12是一年,而1987就是具体的年份。这样“2471530121987”这一串数字,就可以被记成“一天一周半个月一个月一年,这一年是1987”。只要按照时间组成的逻辑关系来记忆这组数据,你就会发现这串看似复杂的数据其实也并不难记。

你看,只要我们选择主动把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多项事件进行分类组合,找到复杂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就能拓宽记忆的维度,在短时间内记住更多的知识。

真正的原因是我们陷入了信息记忆的局限中,没绕开“神奇数字7”。只要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把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它们归类组合,或者找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你就能突破记忆局限,提升自己的记忆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打破记忆力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