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认为,对旧经验的重新阐释与领悟,并不一定带来新行为,这是因为仅仅理性的认识并不能使人真正改变。人们往往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在实际行为中却做不到,正所谓“知易行难”。
软软糯糯香香甜甜的小婴儿长到两岁,发生令人惊叹的变化的不仅是体重和个头,更有那疯长出来的十足的个性。很多家长这时会深感“教子无方”,除了吵吵打打,无计可施。
很无奈,我也是这些可怜的,不,无能的家长中的一员。身为一个全职妈妈,孩子的很多表现都让我对如何选择感到犹豫。
孩子两岁了,半夜还要吵着喝奶粉,见我睡的朦朦胧胧地应和着但一动不动,孩子就挥舞着她的胳膊拍打我还喊着快点快点,再不行就大哭,我是该训练她不吃夜奶养成睡整觉晚上不尿床的好习惯,还是应该无条件接纳他的要求?
不知何时,她拿了宝爸用完后随处放的笔,并以涂墙的形式开始了她的绘画启蒙路,我看孩子可能有绘画的天分,便给她置办了画板、彩笔和颜料,但是她就是不在画板上画,她涂满了墙、地板、自己的手脸,有一次连自己的脚丫子都没有放过,专注地涂出了一个红脚丫。我是该严格限定她就只能在画板上、纸上画,还是任由她发挥,大不了最后再重新刷回墙呢?
孩子走在路上喜欢跳井盖,现在的井盖也好看,上面会有各种各样丰富的绘图,我对井盖没意见。孩子也好奇的很,跳着欢呼着,我是应该无条件的爱她让她享受这份快乐,还是要告诉她一个规矩说不能跳?
虽然我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妈妈,一直追随着科学的育儿理念养育孩子,但是现在的育儿理念太多了,各个学派一会儿东风压倒西风,一会儿西风压倒东风,加上自己一直有着人本主义的思想,所以对于如何具体选择哪一个来作为指导真的很仿徨。
通过这两年的全职带娃经历,我也总结了几点自己给孩子立规矩的心得:
01.立规矩前首先相信自己的直觉,同理心孩子活用规则
可能是受过人本主义思想的熏陶,所以总是会设身处地地去为孩子考虑。但是2岁的孩子还太小,很多问题无法共同商讨来制定规则,所以这个阶段主要是父母依着直觉立规矩,并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孩子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确立教养孩子的规矩和底线。比如,夜奶问题。很多专家说人类夜里是不吃饭的,所以人类的孩子理所应当夜里不吃东西,而且夜里吃东西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也是人类的一员,小时候我也有半夜渴醒的经历,1岁之前的孩子一夜不吃东西,即便不是饿了也可能是渴了,大人又无法分清,孩子真的会受不了。所以即便是身体很累,但仍然坚持。但孩子到了一岁半以后,我感觉孩子可以断夜奶了,便果断给孩子断掉了。宝宝在两岁之前很少撒泼打滚,即便发生了,我也会立刻蹲下来耐心的去安抚。但是两岁以后直觉这招不好使了,平时还好,但遇到在公共场合、不合适的时间就会严厉禁止,对两岁多的孩子用说的可能不太管用,所以我会二话不说先带离现场,到安静处等孩子平静下来再教育,灵活的运用规则,因地制宜的制定方针,更有效果。
02.时刻提醒自己:阻止不了孩子,是因为本就没想阻止孩子
小区里有一个人工湖,湖水常年只没到我的小腿肚并且清澈见底。2岁多的女儿每天必备的一项运动便是拉着我的手去湖边让我给她折根树枝给她“钓鱼”。这一次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起在湖边玩,她用力的挥舞着树枝拍打水花,溅的小朋友们一身水花,我呵斥着她,她不听,伸手夺她的树枝她大叫,我只好尴尬地跟别的家长解释,孩子不听话,同时再对妞妞补一句,快回来,别拍了。表示我已经尽了力。
“你阻止不了她,是因为你根本没有阻止她。”一位邻居说。是的,这句话看透了我的内心,因为我心里是乐呵呵的,我觉得孩子拍打的水花就像下雨已让落到小朋友们的身上,他们笑声多么快乐呀,为什么要阻止呢。邻居担心孩子会掉到水里,让孩子们远离湖边,哦,妞妞已经掉进去过一次了,在那一刹那我把她抓了上来,难道因为这样就不让孩子来湖边了吗?这没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03.2岁以后,更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但是要坚定说不
五彩缤纷的棒棒糖总是深受每个2岁孩子的喜爱。妞妞也脱不了这个俗。每次去超市,妞妞都会要买棒棒糖,大多时候她都能得偿所愿。(宽容,哦,不负责任的妈妈)棒棒糖可以吃,但是也要分情况,如:她正在吃着棒棒糖,来了一个小朋友,嘴里也吃着一个棒棒糖而且手里还拿了一个,便立刻感到了对方的奢侈待遇,还要一个糖,我摇头,她大哭起来。我平静地说不,你已经有一个了,我知道你也想要跟这个小朋友一样再要一个,但是不行。妞妞就大哭起来,我深吸一口气转移注意力,顺便斜眼瞥一眼妞妞,她虽然还在嚎但眼神中有一丝犹豫便趁机说,棒棒糖真好吃,真甜,今天吃完明天可以再吃一个,但现在不要了。妞妞还是哭,我不理,又过了两分钟我又重复一遍,妞妞说好,我便抱起她走了。2岁以后,她就有了更多的要求,觉得不能满足的需要立规矩的,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坚持说不。
随着孩子年龄的日益增长,旧的经验和心得很快就难以指导新的实践难题。还好正面管教知识进一步完善了我的育儿心得,如果说上面3点是给两三岁儿童立规矩的2.0版,那么新总结出2条底线3个尊重的育儿规则就是最新的PLUS版本,下面分享出来,让更多的家庭不再知易行难。
01.2条底线
安全第一
很多时候,带娃的第一责任就是安全。我们只要想阻拦孩子,当然可以成功做到。但首先大人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平时带孩子出门不凑热闹,不明原因的人群围观不凑近,遇事让有礼三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有意无意见缝插针地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明白生命的可贵与安全的重要性。
懂得尊重
孩子的养育者尤其是全职妈妈,要首先懂得尊重自己。如果你的爱没有边界,只爱孩子不爱自己,孩子就感受不到爱。“爱”的尺度,对核心家庭来说,应该是夫妻相爱,对于妈妈而言,应该是在爱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爱孩子一点。在安全以及尊重的底线之上,整个家庭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度,才是有规矩的适度的爱孩子。
02.3种尊重
大人要学会尊重孩子,这是亲子顺利沟通建立亲密关系的基本。但尊重从来不是单向的,大人要学会尊重孩子,还要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
教孩子尊重自己。告诉孩子每天早上要梳头发,因为打扮干净整洁是对自己的尊重;告诉孩子生气时不在地上打滚,哭闹的行为吸引路人指指点点的目光,因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告诉孩子
教孩子尊重他人。如果孩子的行为涉及到对他人劳动的不尊重,就应该禁止。比如,孩子不能玩食物,因为这是他人的劳动成果;孩子去童书馆读绘本,要养成一次只拿一本,记住在哪里拿的,看完放回原位的习惯,因为这是对童书馆工作人员整理工作的尊重;孩子在见到幼儿园的老师时应当主动问好,离开时和老师说再见,说再见时不能背着老师,要和老师有目光交流,真诚地SAYBYE。
教孩子尊重环境。小区的路边有一簇花开的十分鲜艳,孩子顺手就要摘下,告诉孩子花是有生命的,摘掉了花,花会疼,而且其他的人也看不到花的美了,小区整体的环境也会逊色;在自己家爬到茶几上蹦来蹦去无伤大雅,但是如果到了公众场合或者别人的家里,则不合时宜,哪怕对方表示没有关系,也不能让孩子破坏他人家里原有的生活规则;孩子再活泼可爱,在电梯里大吼大叫、蹦蹦跳跳也不能被接受。从小教孩子言行一致,尊重环境,在家里和家外没有分别,是立规矩的重要部分。
人们经常说,仅仅理性的认识并不能使人真正改变,知道怎么做,并不一定会这么做。但如果大人可以经常用以上这些原则和大方针提醒自己,对两三岁的孩子立规矩就不再知易行难,一起试试吧。两条底线不可逾越,三种尊重上不封顶,如果宝爸宝妈们有更好地给这个阶段孩子立规矩的妙招点子,欢迎留言共同探讨哦。
https://www.toutiao.com/i677438606818043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