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包容

date:20180306
从Eris的朋友圈看到的,觉得很有意思。拿其中一段来学习:

每个人都在她/他的当下,运行她/他过去积年累月的经历行成的认知,做着他能做到的最优选择。

kevin:这里更倾向于Y人性理论,主要适用脑力工作为主的人员。不适合当下的产线操作员工的素养--未来随着整体国人素养增高和自动化产线所需操作人员素养的提高,这个划分也是有变化的。还需要考虑下,对方在该系统中所在的位置代表的利益,其当时的情绪状态对个人和团体利益平衡点的影响

就像观众在看一部电影,电影里每个角色都很无辜,但是大家凑在一起 形成的系统却很悲催。彼此指责抱怨憎恨愤怒。每个人都是无辜的,都在尽最大努力想把事情弄好。

kevin:比如自己宝宝下棋的问题:他也许是习惯性的在等别人落子时,都要四处看,或分心玩耍,或自言自语,或跟我们说话。可是父母觉得需要专心做事,才能做好。而且下棋结果也是负的居多,那么冲突就来了。 父母关于专心的认知来自经历过程中各种信息的烙印集合。这种认知在大多数人那里是得到验证的。因此父母就把它当成真理。违反真理的,而且结果不好的,我自己就愤怒了,不管自己是否已经做到。但是,反思这种愤怒的行为表现和希望得到的结果。其实二者是反的,孩子在父母愤怒情绪下,是不会学到被要求的专心的。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习惯下棋时专心呢?其实他玩迷宫时,是专心的。写东西,画画时是专心的。是否是因为等待落子的时间段问题?

放在一起,结果适得其反,被现实压住、动弹不得。系统里 没有一个人能靠个体的力量 改变 这一切。

kevin:这里也是说个体力量和系统惯性的对比。1-
95%的情况下,个体力量是无法改变环境的。那么那5%的变量,是谁,如何形成的呢? 毛选中是否有可以借鉴学习的。2- 也就是说95%的情况下,普通个体改变环境带来的个人生存状态变量,远大于在一个环境中尝试改变,所能带来的生存状态变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