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第27课2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618天。2021.11.02

    认知疗法

    创始人:阿伦•贝克、雷米

    工作程序:

    1.建立咨询关系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任何一个学派都重视的,《三级技能》一书关于建立咨询关系的五要素: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焦点解决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就是确认当事人知觉的过程。

    2.确定咨询目标

    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即改变什么样的错误认知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通过咨询师提特定(与来访者错误认知有关)的问题,使来访者注意到被忽略的经验(具体问题和观察到的事实,错误认知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并对之进行体验和反省后认识到其不合理性。提问是基于具体的可见的事实,而非是理论层面的说教。

    目的:引导来访者进行体验和反省,发现思维过程中的不合理成分。

    提问:提出特定问题,指导谈话方向,引发忽略问题,找出思维误区、主动加以改变

    自我审查:摆明观点,体验反省,觉察忽略,重新评价,走出误区。

    例句:你可以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你认为主要问题是什么?

    你似乎正在假设……

    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

    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是那样的话,还可能发生什么其他的事?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是来访者对自己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

    建议:建议来访者进行某一项活动来检验自己对问题原来的解释是否正确。

    演示:鼓励来访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使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直接观察和体验。如心理剧的方式。

    模仿:先过程模特完成的动作,然后要求来访者通过想象或模仿完成同样的动作。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常常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如我毫无价值,它们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也难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加以检验。就需要用一些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如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这三种技术的使用离不开对句子的语义分析。所以,语义分析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揭示并纠正深层错误观念的方法。

    灾变祛除: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让来访者认识到其对事物的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估计过高。

    重新归因:对来访者的非现实的假设作严格的逻辑批判,使其看到自己思维的不现实性,从而作出对挫折和失败更为客观现实的归因。即从不现实到更客观现实的归因。

    认知重建:使来访者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思维工具来代替非逻辑的认知。

    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来访者错误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表现为“主——谓——表”的句式结构。我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应修正为,具体“我”,包括与“我”有关的各种客体(我的头发、我的身体等)或与“我”有关的各种行为(我说话、我走路等)。即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再者谓语后面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用焦点解决思维就是具体化、像剥洋葱一样一步一步具体化澄清。如我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哦,毫无价值,能具体说说怎么就毫无价值了,比如……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认知过程决定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

    错误认知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错误的认知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些情绪和行为往往会使来访者获得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与成长的经验,从而反过来影响认知过程,给原有的认知观念提供证据,使之更为巩固和隐蔽,同时也使来访者的问题一步步严重起来。行为矫正技术就是努力让行为与认知之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就是家庭作业或让来访者阅读有关的认知疗法材料的方式给来访者提出某些相应的任务。

    即强化在生活中就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行为,充分调动来访者内在的潜能来进行自我调节,形成一种新的习惯模式。

      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规则

    共同感受:是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即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

    自动化思维:人们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时,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上述认识过程,因此,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是模糊、跳跃的,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贝克理论中的自动化思维的含义。这样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也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

    规则:使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追寻的一定的准则,他们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依据她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来指导现在的行为。贝克指出,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照规则行事,也会产生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

    总之,如果个体不能正确运用共同感受、对自动化思维不能加以内省,过分按规则行事,就会造成认知歪曲,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

    贝克的七种歪曲认知:

    主观判断:没有知识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论,包括灾难化或在大部分情景中都想到最糟糕的情况和结果。(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

    选择性概括:根据一两件事或细节就做出结论。(关注失败)

    过度概括:将偶然事件得出一种极端信念,不适当的运用到不相似的情景中。如孩子生病了,便认为自己不是个好母亲。

    夸大或缩小:用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景。

    个性化: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外部事件与自己连接,某朋友过生日,邀请自己,但是有事没去,事后,朋友因酒后驾车去世,都认为是自己的错,要是接受了邀请,也许朋友就不会去世。

    贴标签或错贴标签:根据过去的缺点和错误来描述和定义某人的本质。如,认为自己笨得像头猪,丑恶可恨。

    极端思维:用全或无、黑或白,是或不是来思考和解释。或按不是/就是两个极端来对经验进行分类。

  贝克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识别自动性思维:提问、演示、模仿;

    识别认知性错误:概念和抽象性的错误;

    真实性检验:验证来访者原有的观念是否符合实际,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

    去中心化: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并非别人注意的中心。(人人都很自恋,没有人那么在意你!)

    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鼓励来访者通过对自己情绪进行监控,发现情绪的波动特点。

 

    注:贝克的理论强调错误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观念;雷米的理论则主要强调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即这些观念以什么样的顺序和方式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的。

    雷米提出的“中心—边缘”模型。他认为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要揭示并改变那些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而治疗的手段则应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

    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

    梅肯鲍姆关注的是来访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

    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一样,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

    CBM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来访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感受的和行为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

    要发生改变,来访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式,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景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指导重点:多注意帮助来访者觉察他们的自我谈话。

    三个阶段:梅肯鲍姆提出 行为的改变需要经过一系列中介过程的,包括内部语言、认知结构与行为的相互作用,以及随之而来的结果。

    自我观察:关键是对方愿意和有能力倾听自己;

    开始一种新的内部对话;

    学习新的技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筑基第27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