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紧盯孩子,他真的能往好的方面发展吗?

今天读完这一小节,面对着小宝现在一步一步发展,回忆着大宝当时的状况,真的,这就是孩子本身的自我成长、自我引导的力量慢慢的促使自己在长大,变得强大起来。

小宝现在已经达到了,头部颈部自由活动的阶段,每晚睡觉前,帮他脱下衣服,四肢都在强有力的运动着,嘴巴时不时的发出“唉、嗯……”声音。这不就是孩子强烈的内驱力,再促使自己快速成长吗?即使我们成人,常说,这么大点儿孩儿,他知道什么?回忆一下,大宝当时成长的过程,也是这么过来的。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发展着,遵循着成长的规律。可随着大宝慢慢长大后,就很少再有这么清静的时候了。自打他能听懂话,能开口说话,可以和我们交流了,我们的教育就开始“侵入”了。

比如:饭要吃完,不能剩!多吃点,对身体好,长得高。来,再吃一口。

怎么会不冷呢?再多穿一件。

这个你不能爬,你太小,爬不上去,摔着了……

这就是我们对孩子不相信的问题,不相信孩子冷暖自知、饥饱有数,不相信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力。当然,涉及安全问题,我们确实要及时提醒孩子。但有好多时候,我们过多的教育,让孩子成长的“原装系统”开始出现“乱码”、变的混乱,甚至影响到孩子的独立意识,最终事与愿违。

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说的好:如果要破坏一个人对什么东西的兴趣,我们可以不断地对这个人强调这件事的重要性。这是人类经常做的一件非常傻的事——把自然而然的东西赋予一些非自然的意义,把来自这个人内心天然的动力变成来自外界的强加压力。

而这,不正是我们教育中经常干的事吗?

玩,是孩子天然的兴趣,我们不难理解,可学习、练好一项技能需要付出很大的决心和毅力,而且经常是枯燥的事,没有大人管着,监督着,真的能行吗?

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到孩子自身就有想变得更好的原动力,来促使他学下去,坚持下去。说到这,想起了,昨晚大宝亲子日记写的内容,说:“延时服务时,数学老师问他在家练过字吗?(意思是说字写的不错),他说,练过”。写时,脸上还洋溢着笑容,中途我试图想看看写的什么,直接用小手盖住了,说写完再让看。事件表述清楚了,说最后总感觉还差一句,需要来一个结尾。我就顺势给他说,我们现在才一年级了,就能写好,得到老师的表扬,随着年级的升高,那我们的字……他说:会写的越来越好。我想这就是孩子自身的想变的更好的原动力。不需要,一直催促这,练字吧,该练字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只想表明一点:要对孩子抱有“相信”。但也不能代表我们作为父母,什么就没必要做了,对孩子放任不管就好。这种对于人性最基本的信任,可以为我们带来两点关于教育的深入思考。

(1)对教育行为的自我纠偏

一旦我们相信每个人内心最深处都有向善向好、自我实现的渴求,那么,当孩子的行为与信念严重偏离正轨时,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检验——尝试将我们认为的“因果”倒置,进行反思。比如:

我们认为孩子不好好吃饭,我们就追着喂;

因为孩子学习不自觉,所以我们不得不每时每刻盯着;

因为孩子脾气不好,我们就要严加管教。

那么,如果“因果”倒置之后,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

有没有可能因为我们追着喂,所以孩子才不好好吃饭;

是不是因为我每时每刻监督着孩子学习,所以他越来越不自觉呢?

会不会是因为我管得太严,所以孩子脾气不好呢?

一开始,我们这么问自己,可能会感觉到很荒谬,但我们只要认真细细想想,思考思考,就能发现肯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如果这些基本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孩子的内在动机就会被破坏。

首先是归属感,它是指孩子能感受到爱与归属。

比如,孩子学习好,我们就爱他,学习不好,我们对其就大发脾气,觉得孩子丢我们的脸面,那么孩子的归属感就被破坏了。也就是说,不论我们想促成孩子做什么,在整个过程中,都要让孩子感受到爱。

其次是自主感,是指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时感到自己是有自主权的。让孩子在一定范围之内有选择权。

最后是胜任感,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有能力胜任某件事的。

(2)探索如何借力而行

既然孩子天生就有向好生长的力量,那么我们不妨借力而行、顺势而为,让教育成效事半功倍。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不紧盯孩子,他真的能往好的方面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