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一章《道德经》——第一章0528

        《道德经》原称《老子》或《五千言》(通行本5162字),分上下篇。如今流传最广的是王弼注本,《道德经》是后人给加的名字。《老子》一书的由来,传说是这样的:老子不愿再当官,出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拦下讨教学问,老子没有教,尹喜说不留下什么就过不了函谷关,老子就洋洋洒洒写下五千多字后得以离开函谷关。如下摘录的是王弼版本的道德经,及韩鹏杰老师的部分译文,如有不同请查阅对比提示。

道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初读《老子》的时候,觉得“道可道,非常道”这句的意思是“道有道需要遵从的大道,非常人可识的道”,后来详细看了译文之后才了解到,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言说的道,便不是恒常的道。还是和文章的本意是有一定差异的,孩子在我听天猫精灵播放“晓声”《道德经》时,特别感兴趣,就一直坚持听。

        第一章一直强调的重点是“无”,无是一切的开始,是不需要实物化,形象化的。从“无”的角度观察它的妙处,像风、像精神、像感情、像人脉等等,这些无形的东西你用眼睛看不到,手摸不到,但是却能以很大的力量影响你的生活和人生的方向。“有”就代表有形的事物,我们可以观察、测量它,就能见识到它的边界,就能知其整体边界,就能用有形的理论或者数据去定义它。

        我们起源于无,起源于不可丈量物化感知的玄妙的无,强于丈量事物的边界(徼),识别出实体事物的规则和规律。总结来说,我们对于“有”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无”,所以活于世,并不长时间感受到“无”的玄妙,只能短暂的意识到“有”形事物的边界的美妙。

        思考两句话: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读一章《道德经》——第一章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