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与少?

多与少,如何看待,如何理解,如何抉择,我们真的懂吗?断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造就了现代人追求名利,唯利是图,争强好胜,认为世间的物欲越多越好,小到晒口红,手机,大到攀比奢侈品,品牌汽车,甚至宁愿借款负债去供给这些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本来不富裕的生活捉襟见肘。这些东西真的越多越好吗?亦或是自己的负担?而人拥有的越多就真的越好吗?其实,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

前不久看了一本书,金句无数,但是有一句话却脱颖而出。少即是多,真是句如其实,就4个字,却给我带来多少想象。我理解为,个人拥有的物质也好,权利也罢,其最底层的认知应该是精简,短小精悍。如信息化时代,自媒体横行,知识和拿来主义泛滥,各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但大同小异,有的老师甚至鼓吹如何一年读100本书?看到此是否信心满满?但事实上,根据不同人的文化层次,大多数人没可能3天读完一本新书,更不用说一些逻辑思辨,专业的书籍。就算自己硬撑这去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到头来一本书也没有读精,更不用说学以致用,读完之后,时间也花费了但好似没有看过一般,什么也没有记住。就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李笑来的《十年五本书》会更有实际意义,书不需要读太多,但必须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人都听说过,再普通的书本只要多读,里面的点滴都会慢慢浮现出来,并且不断发散,同其他认知相互交叉,引发人的思考,指导人的行为,这才是学到用到,意义的所在。少即是多,精兵几万,足以击败号称百万的乌合之众,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什么事物都贵在精,而非泛泛的多。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人生在世如沧海一粟,子曰:逝者如斯夫。我们真的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抓住我们所希望要的所有东西呢?知识永远都学不完,美女永远看不完,企业也永远干不完。抓住已有的物质和精神,不断打磨,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和丰盈内心世界,也许才是根本,如道家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都在于根源,在于最初的地方,在于最少的地方。少的选择让我们更为专注,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一项特长,其他多面,瑞士军刀式的人才。多少人在尘世中追逐,什么都不惧,什么都想要的更多。但他们并没有把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看透,把舍与得的道理看清。因为时间仅此一份,应该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为精炼的学习和成长中。否则,过于追求越多的物质和享受,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丧失自我。

也许,少,这个字的概念,才能真正帮助我们通达和升华人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难道不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