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心得9.18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记得在前年夏天的时候,骑着车子,突然想通一个道理,就想到了这句话。樊登老师说的好,老了走了的时候除了带走一个更好的自己,啥也带不走。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恶衣恶食,即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对自己衣着不好而感到羞耻,对别人衣着不好而厌恶。以外在取人,不好。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以义为先。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与小人不是指两类人,小人也不是骂人,而是每个人体内就有君子与小人两种状态。每个人每个当下都有自己的追求,各取所需。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有过于的意思,过于追求利就不好了,过犹不及,合理的利是可以有的。中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


《樊登讲论语》精彩语句

士志于道:如何从人群里识别真君子?

不得不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周围“看起来”彬彬有礼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么如何辨别君子的真伪呢?孔子就给我们支了一招:这个人是不是过度在意穿衣打扮等外在物质因素?是不是会瞧不起那些不在乎穿着的人?真正的君子在内不在外,在交朋友、谈恋爱等需要“识人”的场合,这一招尤其好用。

义之与比:从道义出发看世界

有一句流行语是这么说的:“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这句话在孔子眼中一定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一件事利益丰厚,但做了会违法,那你还会去做吗?所以成年人做事应该从道义出发,看看此事在当下是否合乎道义,然后再判断自己该采取什么行动。


我该去大城市打拼,还是回老家陪着父母,过安逸的日子?

该“怀德”还是该“怀土”,这个问题从孔子的时代就已经开始被讨论了。千万不要觉得“君子”和“小人”是在区别两种完全不同的人,身为凡人,我们都会有“君子”和“小人”的状态。不管怎么选择,这都是自己的人生。但是后半句就要注意了,如果不“怀刑”,只“怀惠”,让小人占据自己的身体,那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放于利而行:你以为有钱就能拥有一切?

“你以为有钱人就快乐?有钱人的快乐,你根本想不到!” 但是生活中有没有“钱在帮倒忙”的时候呢?孔子认为,如果你张口闭口谈的都是利益,而且妄图只用利益去推动他人,那么不用多久就会产生大量的抱怨,而且组织也很有可能因此而瘫痪。不要忘了,大多数人都是有使命感和愿景的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心得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