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理想自我

                                                                               前言

“理想自我”(ideal ego)是个被弗洛伊德、霍妮、科胡特等人都在理论中特别放置的概念,在古典理论中,ego是一种结构性的精神装置,而我更愿意用一个体现着主体性的self来替代它,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想就ego和self的内涵差异,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或者发源性及变迁性的角度去澄清它,我单纯想就体验层面来聊聊我对理想自我的理解。

                                                                                 正文

我曾经在我带领的学习小组里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现实失落后人用幻想(the idealized image)来补偿,还是人在与生俱来的完美理想化表象里遭遇挫折,然后走向现实。

这个问题所包含的是对一个人的原初精神面貌应该是什么的追问,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这个问题的背后,隐含着的是我们更愿意将婴儿看作一个在幻想中寻求原始满足的精神个体,还是认为TA只是在用自己仅有的沟通能力表达着合理的情感需求。前者是理所应当的执着于自己应该得到的,后者是在用一种影像拒绝承认(体验)需求背后的丧失。

对这个先后顺序的确定,产生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观念以及人性态度,约翰鲍比曾经在这个问题上和克莱因分道扬镳,越来越多的后继者们在有着明确研究目的设置情境里看到了许多与经典理论不相符的观察现象(Mary Ainsworth,Beatrice Beebe,Daniel Stern)。而分析师的克制与开放,匿名与真实几乎都隐藏在这样一个已被无意识认同的,却又不可见的人性视角中。

在一个充分考虑主体间复杂性的人际过程里,我不再假设人存在某个唯一的最初精神动能,我相信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是复杂社会及人际系统下的自组织构造过程。它们或许是某些近似情感需要的变形版本,但却不可能被精确还原至相同的唯一,它只能在独特的互动视角中被理解。

当代母婴关系理论中,三位很具前沿探索精神的婴幼儿心理学家曾有过这样一种共同看法:“心理源自于可分享的心灵"(Meltzoff, Trevarthen,Stern)大意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动力和精神内容,源自于有多少自发性的情感表达,在关系中被镜映和确认,或被调谐性的回应,即可分享的。可分享的体验将成为统整性自我的一部分,不可分享的经验意味着不再属于自己,它的命运就是解离或分裂。

可分享的经验,因其发生在真实的现实情境,所以它所表达的需求也不会超越现实,所以也总是会获得回应。

而不可分享的经验,将被防御性的排除在自我意识之外,它们或被无意识的压抑而不能再被觉察,或以否认的形式活动在自我意识层面,却无法掌控。

不可分享的经验因其在内隐预期里不可能被回应,但又因其受创的情感张力已被前符号的表征,这种既能体验却又不能认识的状态,会加工成一个可以在幻想中得到满足的版本。这些加工的过程和结果,就是一个人的理想自我表象的素材和成因。

这种理想自我表象,既是精神自我维生的认同基质,又是苛求自我和他人的内隐标准,同时也是一个人幼稚行为或丧失行动的原因。因其早已与现实自我划清界限,所以它在现实的人际情境中总是会被抑制表达。而一旦解除抑制,就会被行动化为亢奋的期待,愤怒的苛求、或无助的抑郁。

因为二者不可弥合的割裂,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将变成一种对立关系,前者对后者要么不切实际的承诺,成为夸父追日般的完美主义。要么罔顾事实的苛求,成为不能原谅的自我贬低。它们的距离会变成一次次的,以各种形式付诸行动的精神动力。

而动力之下,描述的是那份久远的互动关系里,所发生的不可能被还原,只能被重新演绎,重新理解的,包含着真实情感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理解理想自我)